最高境界的养生秘籍,竟然只有一个字!
最好的养生,不是食补,不是睡觉,便只是做到一个字——微!
一、肚子微饿
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饮食亦然,过度则病生。
民国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虽起居节俭,但却有个坏习惯——非荤不餐,长期暴饮暴食导致身形发福,最终心脏受损,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俗语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口腹之欲无穷,然过度则伤身。人生需留白,肠胃亦同。腹中微饥,身体方健。故应节食七分,常存三分饥,才为却病良方。健康,是从嘴里养出来的,控制口腹之欲,才能为身体减负,为余生增福。

二、身体微汗
常言道“人生有度,过犹不及”,运动养生亦遵此理。尤其年岁增长,汗出过多反伤身。
据研究表明,每日短时活动可有效延长寿命,故运动宜适度,微汗为佳。
国学大师梁漱溟享年九五,其养生之道便在于每日适度活动,如晨间操、散步、太极等,至高龄仍保持身体热感与活力,每次运动微汗即止。
古医云:“汗出排毒,祛邪安正。”适度运动,犹如对身体大扫除,可帮助排除毒素。平日宜缓慢运动,如出门走走,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适度运动,与时间同行,会让你越老越年轻。

三、心智微愚
古时,有一愚人拜访亲友,亲友为之烹佳肴。愚人尝后赞之,问其做法,亲友言仅加入适量调料。愚人好奇欲尝调料味道,亲友遂取出油盐酱醋,然愚人尝后不解其奥妙越发苦恼起来。其实,美食之妙在于调和百味,人生亦然,历尽百味方知甘甜。凡事若要凡事若要都计较个清楚,反而容易不快乐。正所谓,世事随缘,勿过计较,心宽则病退,精明反使生活紧。
养生的前提是先养心,清醒做事,迟钝做人,看淡世事,方能喜乐人生。
钟南山院士曾说过:“寿命长短不取决于疾病和衰老,而是把正确的生活方式带入生活。”想要生活得健康快乐,首先要寻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当你守好以上三个微条件,便能为身体铸好城墙,抵御更多外界的疾病和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