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小结|兴旺与衰微
“使徒回来,将所作的事告诉耶稣;耶稣就带他们暗暗地离开那里,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赛大。”
一
十月的头几天还在深圳。
十月一那天,揣着一支三头百合及两张明信片,乘坐十二号线,在四海站下车,沿工业八路往山上走。
从行道树的生长状况来看,这片街区少说有几十年历史了,建筑是老式的、旧旧的;沿路上有几所外国人学校/双语幼儿园的校址,也都是旧旧的;“儿童友好街道”的招牌也是旧旧的。这里的一切都在表明:在那个时代,我们相信过“一切会更好”,然而、然而,没有什么比这更像一种嘲弄。一柄刀插入毫无防备的柔软身体,这片街区立刻痛苦地蜷缩起来:新晨大厦附近设立了安保人员,面色铁青的黑衣保安来回巡逻,学校大门已经关闭,唯有侧门有两人驻守,整片街道寂静如斯。几位保安警惕地盯着我,我走上前询问,一位自称是社区工作人员的中年男子接过我手中的花和营养液,拆开明信片阅读:“你是……基督徒?”“是的。”他把那支象征三一的三头百合收进某间堆放花束的房间,我盼望着,某天它在一堆旧旧的干花束里绽放的样子。一定很美。
二
继续陪伴家人,保持着一个月回家两次的频率。
和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弟弟有一些精心陪伴的时刻;和奶奶时常促膝长谈,她总是切切地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衣食住行之外,我们也常常谈及死亡,在那将来的盼望里,她是坦然的;和爸爸的交流更多在哪里好玩、哪种咖啡好喝、哪样食物叫他回味无穷,他热衷于用一桌精心做好的菜表达对我的爱,特别的炖牛肉“绝技”每次都叫他炖的牛肉入口即化;我也终于开始体谅老妈妈的心,不再视她为我个人的职业规划路上的“拦路虎”,两人稍稍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我也开始做出一些在上帝的主权中顺服于她的举动。
矛盾的是,我在一种“他们不常有我“的紧迫感中,想要抓住陪伴他们的机会;但“近乡情更怯”,在真正面对父母时,我又时常是沉默而被动的。
在这两难之间,却也能感觉到,在漫长的陪伴中,和父母之间的坚冰正在融化。
三
拿出两周陪伴家人,也拿出另外两周陪伴朋友。
十月中旬,因为中转,两天奔波了四座城市,去见老朋友了:周五的晚上出发,次日凌晨抵达洛阳,次日中午从洛阳出发到南阳,在朋友家短暂停留了二十二个小时之后,周日下午中转平顶山,晚上十点到家。
短短的二十二个小时,也没干嘛,就是和他们坐坐、聊聊、手拉着手一起祷告,但神奇之处在于,朋友竟然和我分享,上帝藉此安慰了她——“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 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十月下旬的周末,邀请一位大朋友和一位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切蛋糕、吹蜡烛、一起下厨、参加退修会,虽享受其中,却也属实忙得团团转。
四
周末原本是休息的时间,却被排得满满当当,无怪乎我觉得十月特别漫长:见缝插针地完成了一本小册子的校译、一份允诺写给书店的稿子、完成教学工作中必要的写作,以及每周的课程和作业、持续准备资格考等等。
十月底,身体里积累的疲倦摇摇欲坠,虽然已经在顾惜保养身体,但仍处于一种暂时脱轨的状态:饮食不再那么有节制;睡眠不足,运动量也不达标;浑身没劲,精气神儿显然也不似从前,注意力质量下降、耐力也有所下降。
十月,金秋,衰败与华美、兴旺与衰微并存的时节,我的十月,也是如此,忙碌有时,安歇有时。
比起以前那个被完美主义所缠累的我,现在的我更容易能接受自己暂时的脱轨——我承认我是有限的,万物皆有时,何况我呢?
趁着这时候,把一切的重担卸给祂,与祂一同退回到无人之地去,安歇、等待,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且看祂怎样为我行那接下来的五饼二鱼的神迹。
另,感恩本月有机会听了两场音乐会,一场弦乐四重奏,质量一般;一场白俄罗斯管弦乐团巡演,酣畅淋漓。
在网易云整理了管弦乐曲目,以飨听友:http://163cn.tv/yA6jaHi (@网易云音乐)
(缺少Adolf Schreiner: lmmer Kleiner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的资源)
何斯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四月小结|与祂有份 (2人喜欢)
- 【基督教要义阅读笔记】第3~4章
- 【基督教要义阅读笔记】第1~2章 (2人喜欢)
- 三月小结|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 (2人喜欢)
- 大斋期默想碎片(2)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