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好的文学之夜
第一次参加线下读书会,感觉很特别。
一切都是即时性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周围所有的表情,也同时被周围所有人注视着。你难免会感到紧张、局促,但也有一种隐秘的兴奋。
已经有互联网了,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有实体社交?
因为想要有回应,想要知道周围人都在想什么,想要通过和周围人的互动证明自己的存在。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韩国女作家韩江(其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虽然对于谁能拿诺奖大家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但诺奖能让更多人关注文学,总是好的。
推荐《素食者》《少年来了》《植物妻子》,《不做告别》和《失语者》我没看,但豆瓣评分也在7.5以上,应该也是很不错的。
对我来说,韩江最特别的一点在于:不管是讲述宏大命题的一群人对一群人的暴力,还是讲述个体命运的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暴力,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疼痛,都是人类的暴行。
《少年来了》很特别地使用了第二人称写法。
七个章节,视角反复切换,但不变的说话对象始终是此时此刻阅读这本书的“你”。
像这类直面历史和民族创伤的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进入。它不是仅发生在过去的事,是现在,也是未来。
你如何书写过去,你就如何决定未来。
不要让个体,消失在宏大叙事里。

来自 豆瓣App
林清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2025年04月,阅读21本 (21人喜欢)
- 随便聊聊,消失的搭便车文化 (3人喜欢)
- 【读书】2025年03月,阅读26本 (74人喜欢)
- 关于「我在家开了招待朋友的小饭桌」这件事 (658人喜欢)
- 短暂拥有一只小狗,却拥有了它无条件的爱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