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坊的屋顶记忆

时常在武侠小说中看到对飞檐走壁场景的描写。那些武林高手们身姿绰约轻盈,侠客脚尖轻轻一点马背,便纵身一跃,宛如展翅翱翔的雄鹰般飞上房顶。他们步伐灵动轻盈,在房顶上飞檐走壁,所经之处,瓦片竟然未发出丝毫声响……诸多此类描写看似神乎其神,然而在我眼里,也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因为我和我的同安坊的许多小伙伴,从小就具备在屋顶走来跑去的本事。
同安坊的那些房子虽说从外观上看大多仅仅是两层。然而,这里的许多人家充分利用空间,巧妙地将两层上面原本用于隔热的区域加高,精心改造成了非常实用的三层楼,楼顶整整齐齐地铺着错落有致的大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独特的殷红色。如果你初次登上这高耸的屋顶,小心翼翼地往下看去,那离地的高度、屋面的倾斜带来视角的偏差以及高处不胜寒的习习而来的凉风,着实会让人内心涌起一阵强烈的恐惧感,似乎稍有不慎就会失足坠落,令人胆战心惊。
我初次登上屋顶还是在上小学期间,因为要制作矿石收音机,需要一根长长的天线引入室内,检波出电信号使耳机发出声音。而这一过程天线的高度、长度直接影响耳机声音的响度。为了制作高质量的天线就得经常爬上屋顶检修。
第一次爬屋顶的时,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恐惧,我小心翼翼地用手紧紧抓着扶梯,一步一步缓慢地登高,在房顶上四肢伏地,如同一只谨慎的蜗牛,慢慢地朝着目的地爬去,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不敢有丝毫的分神,明明只是一点点的路程,却感觉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要花费好多好多的时间才能抵达。
不久之后,我的爱好里再度增添了养鸽子。屋顶上多了一个鸽子笼,每日进行喂食和放飞操作时,都得爬上爬下。我觉得使用梯子实在麻烦。于是,便自创了登上屋顶的办法。在阳台上猛地向前迈出有力的一大步,与此同时,脚精准地在那平直的墙上轻轻一点,而我的两手则紧紧地扶着阳台的墙壁,接着纵身一跃,便能够轻松地一步跨上屋顶。那姿态潇洒至极,自我感觉一点也不逊色于古代那些威风凛凛的侠客。
在屋顶如履平地是有技巧可循的。脚踩的位置不能处于瓦片正中,而应落在上下两层瓦片的相交点处,因为这个地方瓦片下方有小梁支撑,踩上去既没有声响,瓦片也不会破裂。
在同安坊后弄堂,随着饲养鸽子的人逐渐增多,时常能看到有人登上屋顶照料鸽子。而后,上屋顶这件事已然变得司空见惯了。
屋顶上攀爬的人多了,偶尔也会发现有破碎的瓦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去带钢厂拾取一块油毛毡,然后抬起上层瓦片,将油毛毡平铺在破缝之处进行修补。经过这样的处理,屋顶便不会再漏水了。不过,时间一长,修补的地方多了,看上去就如同少女脸上的雀斑。好在同安坊是方圆几公里内的最高建筑,这些瑕疵只有在飞机上才能看到。更何况,同安坊的房管处每隔三五年就会进行一次修缮,到那时,同安坊又会焕然一新。
每至国庆节、劳动节等重大节日燃放烟火,无疑是我们小朋友最为兴奋、最为愉悦的时刻。就连隔壁丁家那几个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此刻也从自家的老虎窗口跨出,纷纷爬上屋顶一同观赏烟火
我们所有的小朋友没到傍晚便准备好了一些饼干和水壶,早早地坐在屋顶上静静等候。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平时可能会对高处有些许恐惧,但在此刻满心都是对即将到来的烟火的期待,恐惧早已不翼而飞了。
终于,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当那嘶嘶作响、犹如天龙般冲向天空的烟火腾空而起之时,大家一个个都紧紧地攥住了拳头。紧接着,当天上的烟火“啪”的一声炸响,无数烟火同时绽放开来,绚烂的色彩瞬间照亮了整片大地。此时,只听见一片哇哇的叫声此起彼伏。抬眼望去,同安坊的每栋楼顶上竟都坐着许多人。那璀璨的烟火仿佛将整个同安坊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屋顶上的人们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象中,似乎全然忘却了身处高处的危险。
烟火一朵接着一朵,一片连着一片在夜空中绽放,美如诗画。大家静静地欣赏着这人类智慧缔造的壮丽景观,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岁月怎样变迁,都永远永远也不会被忘却,那绚丽的烟火、那热闹的场景、那美好的憧憬,特别是同安坊的屋顶和那殷红色的瓦片,仿佛被镌刻在了灵魂深处,成为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珍贵回忆。
-
杨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14:15:19
上海悠闲老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穿越孤独,拥抱岁月余晖
- 插秧:知青岁月里的成长印记
- 插秧:知青岁月里的成长印记 (1人喜欢)
- 《端午粽香忆童年》 (2人喜欢)
- 童年春节回忆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