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比爱更像爱
爱具有迷惑性。
一个人对你(所谓的)好,亲你吻你,给你买好吃的,送你贵重礼物,背后很可能是爱,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一种可能性。
但是,也可能是把你当作消遣的玩物,那些付出是他认为的玩乐成本,他愿意承担。也有可能他是觉得你是他的财物/所有物,这是他维护财产的日常消耗,他愿意承担。更有可能你只是他逃避人生某种无聊、转移当下注意力的工具。
你永远都无法知道,那些被冠予爱的头衔的示好,背后动机究竟是什么。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不爱,是极具迷惑性的。
而尊重就简单多了,因为它不涉及到性欲、金钱、社交需求以及某种亟需被满足的情感黑洞。
尊重的情感简单直接,它的核心就只有一个:个人存在的被看见。
这里所提及的尊重,并不包括那些因权力等级而衍生的“尊重”,因为后者所尊崇的不是本体(那个人),而是权力本身。
一个人被尊重,是他/她的主体性被看见的过程,它不需要用物质来传达,甚至都无需用行动来传达,要获得别人尊重,是不需要向对方谄媚的,只需要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
尊重本质上是一个人的理想世界在另一个人身上的投射,这种投射不具有功利性,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是被尊重个体的主体性被充分认识和肯定。每一次尊重的表达,都是对对方个体性的明确肯定。
真正的爱也基于被看见。
任何本身(主体性)不被看见的爱和尊重,都不是真正的爱和尊重。
但爱这个概念,在通常引用中,往往带有索取的意味;当我们提及爱的时候,潜意识中不是去爱,而是被爱。
被爱很幸福,但如果我们把幸福寄存于被爱的状态之下,就会丧失和整个世界的连接。
而去爱,是主动地与世界连接,这种主动与世界连接的状态,会大大拓展一个人的精神空间。广阔的精神空间,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韧性。过于渴望或依赖被爱,会让我们丧失和世界连接的主动性,我们的精神空间就会日渐萎缩。
这就是“爱”的迷惑性,它让我们沉迷于被爱的幻觉里,并在这个沉迷中慢慢失去自己的个体性。
它让人不再在意被看见,甚至不再在意被尊重:只要被爱,连尊严都可以丢弃。
而真正的爱,永远是基于尊重、个体性被看见的基础之上。
尊重很重要,但也很简单,因为它易于辨认,每一份尊重,都是一种对个体性的直接承认和重复确定,包括爱在内的任何健康关系都是从这里开始。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尊重比爱更像爱,更接近爱的本质。
过往日记
在交往中,被看见,很重要 【热门推荐】
《一个低能量者的自白》系列
© 本文版权归 Christopher 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Christopher R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感受,理解,有必要时再说话 (6人喜欢)
- 我们这不断无意识地让渡自由的一生 (9人喜欢)
- 坚持就是不断打破完美预期的过程 (4人喜欢)
- 警惕压力下微量创伤的累积 (9人喜欢)
- 20 我们越远离自己,能量就越低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