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共住招募 | 第三年,我们在沙溪古镇稻田边等你来
又到了2025年的共住招募了,这是蜕隐小院发起共住项目的第三年,很开心在2025年继续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与同频的伙伴们链接。迄今为止,我们在沙溪的小院一共接待了30多位共住伙伴。
掐指一算,今年已经是小院接待共住伙伴的第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的位置从沙溪古镇中心搬到了更加安静的稻田边。而在我们生活于此的期间,可以说这个生命阶段下的所有酸甜苦辣都在这里发生。很多人常问我为什么选择沙溪这个地方,我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当我来到了这里,我就知道我需要在这里停留」这样的感受。
是我的内置宇宙导航仪给到我的答案。

我们的蜕隐小院是一间坐落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古镇乡村中紧挨着稻田的小院子。小院远离喧嚣,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常会听见的是风吹过玉米地的簌簌声,还有虫鸣、鸟叫与隔壁邻居家阿牛打鼾的声音。小院原有的主人是长久生活于沙溪古镇的原住民一家,原本的小院一楼有两个空间是专为牛所居住的牲畜棚,房东一家四口人常年生活在院子一楼的位置。


据沙溪本地人说,“上到二楼还需要爬楼梯,真的好麻烦。”所以这里白族本地人常住的院落二楼通常都是一派空荡黢黑的样子,也基本没有隔断,堆满了杂物和干草。
我与北斗因缘来到沙溪古镇,并忽然像“着了魔”一般决定在此定居。透过几个月的院子找寻,最终也因缘际会的选择了这间最初看似不那么起眼的小院。或许也是因为慢慢找着找着就有了经验,当北斗问询“对于找小院的标准是什么”时,我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说出“想要可以在院子二楼看见一望无际的旷野稻田”这样的答案来。

虽说最初我们俩只计划着将小院做一些翻修,但最终却愈改愈大,几乎将小院拆得只剩下了几根房梁。虽说如此,小院整体仍旧延续了本地房屋的风格,由几根大木头梁作为支撑房屋的主要承载点,房屋顶部的瓦片也选用了在地的风格,二层楼朝向院子的窗户保留完整,屋外是一方可享受惬意生活的庭院。二层楼房间内所有铺设的木地板是从本地废弃房屋里低价购置的一些二手的实木地板。虽说外表看上去不那么新,但却也符合我们喜欢的复古感。
蜕隐,拆分开来看是「蜕于心,隐于野」。我们之所以会想要在生命这个阶段暂停下来隐退于稻田边改造小院,是一种渴望对当下的回归,也是一种缘分的使然。在生命阶段的这个当下,我们基于真切想要回归内在、探索内在,以及自我沉淀的理想而有了此名。或者说,如果生命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如同金蝉脱壳,那么我们选择在这个即将或已然三十而立之年选择隐退,则不失为另一种对于每一个自己由衷想要的瞬间的捕捉。
「如果我们怀着真切只是去做自己内心想要的初心,自然也能吸引到同在我们的这条宇宙轨道上的生命伙伴」。
——阿绵
但也因着小院所处在整体中国版图上并不那么显眼的位置,所以当下小院算是仍在以一个相对如水一般温润缓慢的方式,在接待着一位又一位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伙伴,并与每一个伙伴产生了非常深度的联结。

蜕隐的故事
「为什么想要做共住这件事?」是这几年也频频会被问到的问题。因为共住需要耗费我们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一周共住的时间中,我们所有的精力都会用来与这七天生活在这里的伙伴共创与链接。而在共住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需要重新调整与恢复自己的能量。因此,大家会好奇为什么小院这两年仅仅一年只能够接待10位伙伴,因为这也是我和北斗能够接待的最大上限。
我们希望透过蜕隐小院这个目前还是小小的,不太为人所知的空间,能够让来到过这里的人拥有一颗能够播撒在自己内心里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个瞬间提醒着我们「我究竟是谁?我又想要去到哪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时间不复存在,金钱不复存在,我们希望自己以什么样的形状存在于这个世界。」

我们也希望,能够透过这样深度链接的形式,让一条在现在社会或许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也非常孤单的一条宇宙轨道上,会有那些本就想要出现在这条轨道上的人能够大胆的、勇敢的走进来。“这里好像空无一人,我真的能够一个人努力在此航行吗?”是曾经低谷期里我常常问自己的问题,而后来出现在蜕隐的生命伙伴们,他们常会告诉我,我好像终于能够找到一些非常理解我,知道我在想什么,知道我想要做什么的人了。
当然,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个浩瀚的宇宙。但是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宇宙,究竟能否被这个世界接纳。走在自我觉察与向内探索道路上的我,在这些年的亲历与实践中,发现原来每个人存在的本身,就足够被丰沛的爱所包裹。
因为每个人心中的那颗种子,就是爱本身。

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借由蜕隐这个空间,传递出我们内在非常认同的一些理念,譬如健康有机的生态食物,喜悦而自洽的内在成长,环保可持续的生活状态。传递的形式会有许多不同的窗口,我们也在这几年慢慢地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将它们分享出去。
蜕隐的成长和我们的成长一样缓慢、螺旋上升。无数次受到社会规训过的我们会忍不住想要加快自己的步伐,但又总会在被大自然所环抱的环境中不断提醒自己,我们的成长也如同宇宙万物自然生长规律一般,小院的成长也是。一切都在缓慢而如其所示的生长,我们并不知道蜕隐小院会生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形状,就如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会成长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只是观看着,观看着这一切的缓慢生长,如沙溪黑惠江的水流,也如此刻窗台前大朵大朵飘过的云朵。我们是蜕隐,蜕隐是沙溪,这一切都是自然。
我们在这两年慢慢慢慢地以边生活边改造的状态将蜕隐一点点打磨出来,小院的边边角角和摆设在不同位置的家具都是北斗亲力亲为动手打造出来的。一方面我们希望蜕隐本就是以质朴而自然的方式呈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一种可持续的乡村生活方式,即便我们没有多少钱,可我们依然能够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两年以来,我们将大家付给小院的共住费用一笔笔的投入到了小院的改造上。大家每年再回到这里的时候,会看到这个角落多了一盆植物,那个角落多了一个桌椅,楼梯拐角重新被翻新了一圈,小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这个过程就如同在看着一个在生长的孩子,我想它是一个被爱包围着养育长大的小孩。而这里,也在逐渐地成为了每个来到过这里的伙伴们的家。大家每年不断地再回到这里,我们就如同看着小院的变化一般,看见每个人从第一次来到这里,再到离开,再到重新回来时候的变化。
一切都像是自然中的四季更迭那样美妙。
我们三位主理人以不同的形式在让小院可持续的运转起来,其中一个愿望是能够让这种生活变得不再是滤镜下理想中的生活,而是一种可能性的选择。我们不需要等到退休后有了足够多的金钱才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而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它本身就能够实现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尽管不知道它究竟能够生长出什么样的枝条,但确是我的内在声音告诉我,「去做吧」,这样笃定的“咚咚咚”的每一个震动。
25年如去年和今年一般,它是蜕隐小院发起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招募,今年我们将招募最多10位伙伴,价格会在小院改建完善后相对调高,因为第一、二阶段的共住伙伴陪伴着我们一起将小院完善成长为了它最终的样子,这是大家这两年的成果与结晶;此外,我和北斗也将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设计每个月仅此一期(一位伙伴或与你最想要一起探索的某一个亲人/好友/伴侣)的共住体验。但我们为每一位伙伴设计的内容都是不同的,仅仅只是在不同的季节来到沙溪,你都将能够看见不同季节下的风景,甚至你吃到的新鲜蔬果都是不尽相同的,而我们则会根据大家不同的状态与我们对每个人的感受来订制独一无二的一周。


所谓的共住,究竟是什么?
“阿绵总说让我写点什么,说点什么。说实话,我总觉得语言和文字在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和片面。就好像怎么做,都不让我满意一样,不过也是跟我这个理科思维不善书写的缘故也有关系。因此我不太爱在互联网上表达太多自己的观点,朋友圈的随手记录生活仿佛更适合我。
之所以要做共住其实一定程度上我也是想要和即将建立链接的小伙伴建立深刻而立体的关系。你可以看见美好的生活也可以看见柴米油盐,一个立体的生活方式和立体的我们。现在的我还在一个属于自己成长的重要阶段里,虽未到达但是也有一些收获,日常的生活有一些间隙我也希望去链接合适的人,给予合适的支持。就像是在圆当初四处奔走迷茫的我的一个愿一样。在那个迷茫的阶段里我多想有个人可以和我真切的聊聊说一说,或许是我性格要强又或许是我机缘不到,有个阶段的自己是那么的孤独和痛苦。
我真真切切的在这条路上走着,我知道这些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道路 ,是属于很多人的。我确定我的经历是宝贵和充满价值的,所以我想要去分享,但是这场分享又不能是一场演讲,只是能一种存在。我存在,好好生活,即可。所以这场共住,其实一点也不特别,就是你来到我们的生活里,这个生活本身当中,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全然的真实的生活着。但是这场共住又很特别,就像是我发出了一张生命体验的邀请函,邀请合适的人来到这场旅程。至于收获多少,全看你多深入在这场体验中,你可以观望可以参与,那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存在,没什么特别。但是我又是很特殊的存在,我也拿着一部分的真理碎片。所以我想和你去交流,去分享,走进彼此的生命之流,拿到更多的真理碎片。这个过程你可以理解为是一场疗愈,一场对话或者一顿晚餐。所以我们对你要求很高,需要你真诚的用心的来参与这场体验。你不需要多有成就多有智慧,来到这里,如果你到来,我希望能和你真实的灵魂有一次对话。就此而已 。
写到这里好像变成了一封写给未来伙伴的一封信,那我真心的欢迎你的到来,也饱含真诚期待你来到沙溪,说实话,一路到来真的很折腾,像我就很晕车,走到沙溪我自己都不想出去。所以,不管你是谁,你只要到来,我都很感恩你的存在。谢谢你 ,愿意和我们玩这个生命游戏,也期待你和我们共创的七日是轻松和愉悦的。”
——北斗

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接受生命可能会赋予的一切可能性。在这样的一周时间里,我们会和你一起深度的看见这片土地,这里的山林、植被、种子,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们会也和你一起深度的看见你自己,回到你的内在宇宙导航仪,真正地听见内心的声音。

小院的共住体验是我们从2022年开始运行的深度共创方式,在每一个共住的时间里,我将与北斗一起为每一个到来的共住伙伴设计独属于他们的七天。这七天我们将全身心地陪伴大家去深度链接自然、链接沙溪这片土地及生活于此的人们,以及最重要的是,链接自己。这七天,小院会给每个人提供最适合大家当下状态的环境,当我们需要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时,我们会拥有整个安静的小院;而当我们想要走出去向外探索与链接时,属于每个人的缘分自会来到。(这三年下来我们最常见到的便是大大小小独属于每个人在这里的缘分)
在离开小院后,大家都常会告诉我们,自己的身上多了沙溪的影子和小院的影子,“似乎不知道身上有什么东西发生了改变,但的确有什么东西发生了改变”。有的伙伴离开后回到了自己生活里换了一套带着阳台的房子,开始种起了植物;有的伙伴鼓起勇气离开了自己当下并不满意的生活轨道,开始全然地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共性是,我们就此成为了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小院每年在仅能接待10位伙伴的前提下,却又开始不断增加新的人数。因为这里成为了所有人的家,大家开始陆陆续续地带着自己最爱的人们再度地回到这里。有时,巧妙地想到,这样的状态就像是我们在蜕隐的周边建立起了一个共生的小型社区。幸运的是,这条轨迹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某种极其相似的特质、和不谋而合的想法。
因为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正走在向内探索的道路上,都走在渴望与自然、与一片土地、与人深度链接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全然地放松下来,回到了自己。
不再有快节奏的裹挟,也没有身后不知名的推力,没有了比较,也没有了评判。
大家常说,“好像这里就像是个乌托邦,离开的时候偶尔也会带着恐惧和彷徨。”
北斗笑言,“如果这里真是个乌托邦,它也就要垮了。”
可回到了生活中的大家在和我们分享时,却也常说,“好像我没有那么恐惧了,好像我越来越能够找到在生活中修行,与回到当下的力量。”

很多概念是模糊的、抽象的,但是感受与行动确是真实而立体的。每一位伙伴与我们之间的链接,才让这个项目持续了三年之久,才会让我们想要不断地分享这种深度的意义。而缘分往往是巧妙的,每个人在这里的经历都是全然不同的,而在这里发生的所有故事,却又与他们当下的生命状态生生相息。
巧妙的让我们觉得,小院或许就如一面镜子,一扇窗户,一颗种子。它不仅照见着我们、滋养着我们,也同样照见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伙伴,播撒着一颗又一颗新的、带着生命力的种子。种子连接着生命,连接着我们本来的样子。

我们想要透过这样的方式,让有缘来到这里的伙伴能够真实而立体地看见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不是完美无瑕的、也不是残缺破碎的,它是生动的、鲜活的、有瑕疵的、立体的。我们也想要透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回归与自然的那份链接,脚踩在这片大地上,仰躺在一棵森林里的大树上,认真观察一片叶子的形状,清晰地看见四季更迭带给我们最新鲜的植物与蔬果。那时候,我们会忘记城市正在为我们制造烦恼与焦虑,生活正在为我们制造失眠与内耗。那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手里拿着的东西,是这个世界。
我们本来,竟就如此富足。
原来,当我们脚踩在这片大地时,我们就已经是最富足的孩子。
我们拥有了一切。
一切疗愈,都在自然发生。只要我们放松下来,听见内心的声音......

我们的共住体验将可能但并不限于包含:
1.私人定制旅行
我与北斗都有多年的旅行经历,北斗曾经在云南做过多年专业的私人定制旅行师,因而我们会陪伴想要深度体验与感受沙溪的伙伴们看见一个更加「真实」的沙溪。为什么说是真实呢?我想这里面包含的不仅是这片风景、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深度链接在地这件事,在几年前自己慢慢感受到是我身上最强烈的一项天赋后,我们便在这两年将它们融入进了我们的所有项目里。
至于为什么是为期一周的共住体验?因为没有一周的时间是无法看见与感受一个地方的。

2.内在探索工作坊
我们将视不同到来的生命伙伴的状态来评估能够给大家提供到的workshop,可能是某个午后与我的一场深度life coach教练对话,也可能是北斗陪伴着大家看见自己的模式,深度的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也或许是一场欧卡,以及任何可能的工作坊。
我们始终希望,哪怕是回到自己或许不那么喜欢的「现实世界」里,大家都是能够带上一份在蜕隐收获到的觉察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中的。

3.看见在地人的生活方式
如之前的文章曾提过,沙溪的居民分为新村民与老村民,老村民指的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新村民则是如我们一般迁到这里生活定居的外来人口。他们都分别有着各自的特性与故事,或许这也是一个你将能够深入看见“闻所未闻”的生命形式的一个机会。
今年来到小院的共住伙伴小婧说,“原本觉得自己框架内的生活方式只有那一种,来到这里后才真正觉得,原来什么样的都可以。”

4.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与食物和这片土地发生链接
生活在这里一年后,某一天我惊奇的发现自己在赶集的时候已经能耳熟能详的背出沙溪每个季节的果物了。共住伙伴连连称奇,北斗笑着夸奖“不错不错,又进步了。”以前的自己与身体和食物并没有太深的链接,而生活在这里后,不同季节朋友们便会喊着去不同的地方摘蔬果,我们将采来的青梅做成了青梅酱青梅露和青梅酒,将秋天的板栗囤起来留着冬天烤火吃,将柿子做成柿漆用以染衣服等等。

而同样的,大自然的疗愈是我们切实体验过并且渴望能够作为一些可表达的媒介传递给更多的伙伴。我们脚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此时,我们却离它如此遥远。
之前看书时读到了一段话,“你在吃冰淇淋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吃一朵云,因为云化成了雨,雨化成了草,草化成了牛,牛化成了牛奶,牛奶化成了冰淇淋。”深观的时候,你会看见的不是冰淇淋,而是一朵云。
这是多美的一种正念与正定的体悟,也是多好的看见自然的机会呀。
这或许是共住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自己回到自然里去,从而链接到最真实的自我。

北斗常说,“大家习惯于花很多钱去做疗愈、做心理咨询、做健康咨询,但所有的这一切,当你回到大自然里的时候,一切改变与疗愈就会发生,最重要的是,它还不要你花一分钱!”
但似乎对于脱离了很久的我们而言,仍旧需要一些机缘与时间。

5.生活在稻田里
我们所直接营造的空间就在大自然里,蜕隐小院位于稻田边,整个小院一共仅有两个房间,一间为我们自己居住,另外唯一的一间客房设计成榻榻米的样子,房内有一大片的玻璃窗,窗外是一年四季的稻田。每每有共住伙伴问起,“好奇怪,本来有着很严重的睡眠问题,来到这里后奇迹般的消失了。”
我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已经睡在自然里了呀。又一实证:大自然的疗愈功效无穷无尽呀!
那就直接上图吧:





以上的所有可能包含的体验只是所有我能够以文字所呈现的一小部分,而究竟什么时机会迎来什么样的伙伴,如一行禅师所说,“一切都是机缘。时间到了,事情就会呈现。”
像一朵向日葵,它始终都存在,不过时机未到时它以种子的形式呈现,而8月,便是它该盛放的季节。
我说,“我们就等待着宇宙发来的信号吧,就如同以往的任何时刻一般。”
我们希望遇见的你
这三年以来,我们在蜕隐遇见的每一位伙伴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成为了哪怕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在同一个地方,不在同一个国度里但我们似乎都与彼此的生命状态紧紧连接着。在下一年他们回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会与彼此分享着这短时间的成长与经历,我也从最初送别每一个伙伴离开沙溪时伤感的心情再到如今带着欢喜与祝福的心情等待着大家下一次的归来。

蜕隐是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家。客房现今已摆着各种各样伙伴们留下来的东西,有他们留给下一位伙伴的明信片,他们每一个人留下来的文字,他们留给其他伙伴的衣物,书籍,和一份又一份的祝福。每位伙伴,从最初在这个空间里「跨时空的相遇」到后来的线下见面,在我看来都是一种一见如故的状态。“凑巧的遇见了你,但是我已经认识你好久啦。”
蜕隐家人们在留言簿留下的一些文字摘录:
“一周前,跨越上千公里、历经两个昼夜的周转我来到这里,只身一人,第一次独自远行,第一次踏足‘彩云之南’,怀着无与伦比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未知来到这里。或许是习惯做一个旁观记录者、回溯者,我曾努力捕捉每一个镜头,回忆每一处人和事的细节,并赋予无限的想象力,但如今此刻猛然去回忆,好像最深刻的是:嗯!我来过,努力并富足的拥抱了每一天,我将带上这里留给我的痕迹move on,去实践、去核验、再去变化...”
——小安

“沙溪的我,家乡的我,阿姆斯特丹的我,好像都是不同的我自己。沙溪的我,让我感觉无限地接近‘我自己’,又或者说是我理想中的自己,不知道‘我’是否又能把这部分的‘自己’带回我的‘生活’中。
来到沙溪的第一天,我就确定了自己一定会再次回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一定是‘一定’。我在这里感知到的幸福与快乐,似乎是我从来没感受过的,又或者说是,我忘却了的。这一次,我想记住,记住风、树、水、阳光和这里的一切。这里的人也让我觉得,我是真实活着的,她们也是,是一个个具体又让人倍感幸福与安定的人们。”
——祎祎


“夜晚寂静,菜园里却很热闹。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它们以为那只是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
——《当世界还是小时候》大风摘录

“在这里,我看到生活本应该有的样子,当一切化繁为简,又化简为繁。真正的充盈和可爱都来了,原来我们本身就如此富裕,头顶的星空,眼下的泉水,远方的花海,身边的陪伴都可以为我们所拥有,并为我们化身成幸福。
用心拥有它们吧!并用心打造生活与呵护自己!用心,而不是用力。”
——穗儿

“今晚沿着田边散步,我第一次仔细(试图仔细)观察桃树和梅树的叶子,第一次剥开一粒豆荚,第一次切实闻到农药味,了解量产的问题......我享受城市的便利,以为‘高效’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我们只让度了一点点代价。也许(对一些人)是,也许不是,但,并非与我毫无关联。
我很开心自己能够在第一天就见到了阿绵还有北斗的朋友们。他们身上的真诚(甚至很想用‘赤城’这个词)让我惊讶——他们坦诚的、真诚的、毫无保留的分享他们的自我成长与探索之路。即使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我,我也为他们走在这条路上&获得的收获真心的感到高兴。

往前翻开来时写下的文字,已会觉得短短几天,心境变化如此不同。这一周从一开始每天睁眼开始焦虑倒数结束的日子,到好像从第五天开始,结束的焦虑变成了‘今天会干嘛’的期待。我想应该是因为觉得这里是我可以真切做自己的地方,而不是某个‘七天美好体验营地’。我感到足够的安全与舒适。我很少会觉得某一天是充实和未‘虚度’的,但这七天我‘忙’得毫无打开手机的欲望,又‘闲’得十分放松与开心。我知道感受这东西十分个性化,而人人不同。假使现在的你,或未来的我读到某些令你我会心一笑或感到相近的内容的时候,我们便真的跨越时空完成了一次小小的击掌。对我个人而言,便是即使知道语言在充分描述感受上的贫瘠,仍努力书写的意义——一次次的共鸣与链接。”
——罐罐

“一切苦与乐最终都一样,是为旅途增添花样。每一种生活都是值得好好去过的。”
——42

“来到蜕隐小院必做的三件事:1.好好吃饭,享受食材本身的味道。2.好好睡觉,享受深度睡眠带来的放空和饱满。3.好好看风景,享受窗外的景色和‘自我’融为一体的感觉。
在当下,在其中,无论是去山上采菌子,还是和阿绵的教练对话,在其中就是在当下,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只有当下,全然的交托,全然的敞开,全然的放下,松弛、开心、自在,随之自然而来。”
——汪汪

“这是我第一次,但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来到沙溪,来到小院。这七天的生活让我深深感恩生活对我的馈赠。如果说这七天经历了什么,可以说只是简单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也可以说是深刻的向内探索、疗愈自我。来之前我带着亲密关系的议题来,没有和任何人说。但生活听到了我的心声,在这七天帮我安排了无数场神奇的遇见和发生。
来时带着痛苦、不安。走时带着自足和喜悦。谢谢北斗、阿绵,期待再次相遇。”
——惠棋

“在小院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惊喜与未知,与素未谋面的共住伙伴跨时空的相遇,与阿绵北斗和她们朋友们的深度聊天,对田野、森林的探索,和每一个小动物(桃心、莎莎小马、果果皮、阿呆、腊腊、羊羊、被我们喝了奶的牛牛)嬉戏都让我沉醉其中、着迷。
这里感谢一下我的亲密关系老皮,把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带我来到了小院,当我知道她偷偷和阿绵北斗安排好了这个大惊喜时,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极而泣!太爱你们了,mua
我和小鱼是24年共住伙伴的收官之作,期待25年及后面的小伙伴来享受这一刻的美好,这一刻与自己的对话,与伙伴的对话,与自然的对话。”
——小鱼与老皮
加入我们一起共住吧!
在2025这个崭新的一年里,蜕隐小院也即将迎来新的面孔,我也从三年前的不确信再到现在笃定的相信我们能够“一眼认出”这些因缘分而来,也就此会与我们的生命产生巨大关联的伙伴们。
而由于我与北斗的精力时间有限,我们2025年全年仅招募最多10位伙伴一同共住,共住时间为一周(7个晚上),大家可以选择一年中的任意时间来到这里深度体验沙溪并与我们链接。在来到这里以前,为了增进彼此的了解,更好地链接你我,仍旧希望每位伙伴能够发一份关于你自己的自我介绍,以便我们能够对你有个初步的了解:
希望你的自我介绍里能够包含: 1、你是谁:基本信息、兴趣爱好
2、人生阶段:现在的你,处于何种阶段,遇到何种困惑,经历过那些事情等等
3、你对于自我、他人、世界的理解是如何的?你思考过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吗?
4、为什么想要申请入住小院,你对我们的认识是怎么样的?
期待收到你的回复!
很多时候语言的表达比较苍白,无法具象的形容我们的共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如果你的内心出现了一个声音,那就只管放松自己,尽情来体验就好^ ^
我们会在认真阅读每一份大家的自我介绍中选择10位当下阶段与蜕隐小院最契合的伙伴来与我们共住,并且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次的共住体验不过是我们未来往后缘分的一个契机。
同样,为了增进大家对我们的了解,我和北斗也准备了一份自己的自我介绍便于提前链接:
关于我们

传统文化践行者、浪漫主义实干家、环游中国旅修者。大自然的小孩,致力于在山川湖泊里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曾经参与过各种组织(乡村振兴、基金会、公益组织、团队创业等),但最终仍希望成为一道连结人与自然的桥梁,让更多人在自然里觉察到真正的放松与自在,因为答案自会呈现。
关于北斗的文字介绍:

世界公民、生活体验家、跨文化狂热爱好者、探索中的life coach。
毕业后没上过一天班,6年环球旅居,前澳洲WHV,旅行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探索最深度的体验。目前定居云南沙溪,无限探索内在世界,希望将每一刻的终极自由分享给更多自由的灵魂。
关于阿绵的文字介绍:
又是崭新的一年,
这个全新的一年里,或许在这里
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
也期待着与你发生交集,
书写故事,
以及完成这个难忘的生命篇章。
关于共住申请及小院 在地体验报名、在地健康食材购买 请添加蜕隐小院微信 👇

沙溪人 | 北斗:为什么我决定回到沙溪种地? 或添加阿绵的微信:mianyan67申请(请备注来意)
更多关于蜕隐小院文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沙溪蜕隐小舍
-
AX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4 23:42:22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3 18:19:41
-
若水村村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23:03:36
-
阿绵M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0 10:57:09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0 09:34:52
-
蝌蚪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9 11:43:5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9 00:09:22
-
每天都是新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9 00:08:38
-
Kans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8 21:18:52
-
连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8 21:09:37
-
北极以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8 20:51:20
-
逃离地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8 20:32:41
Emancipate yourselves from mental slavery None but ourselves can fr...
阿绵Mia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要正式接couple coaching(伴侣教练)啦! (1人喜欢)
- 谷雨生活营招募 | 杜鹃花下的野餐 (4人喜欢)
- 共读《经典中医启蒙》 | 与万物沉浮于天地之间 (3人喜欢)
- 老挝琅多 | 一场遥远的 夏天的梦 (3人喜欢)
- 觉醒的一刻,从看见女性对女性的压迫开始时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