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class
根据教员的概念,中产阶级主要指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打工人就不属于这一类。
打工人不掌握生产资料。
不过到了今天,作为一个人类本身的劳动能力,也可以归为生产工具中的特殊工具。于是,打工人天然占有打工人自身这一生产资料。“天然”的意思就是持有不等于自主可控。
今天的社会到处都存在“持有但不可控”的现象。“占有”被腐化掉了。资和社都需要去建设、保护它,似乎资还更理直气壮。
特殊工具有别于特殊劳动,后者产生特殊价值,特殊价值可能是人民性的正当利润的主要来源。
打工人类似于富农,相比富农,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不是能长作物的土地,而是虚、说不清的一种流氓性的资料。也跟“小市民”沾边。最沾边的是“店员”、"小手工业者",属于“半无产”。教员说店员的社会地位相当于贫农,是准确的。
打工人的地位相当于贫农,而革命性差于之。
中国工作的成功也体现在将大量贫农、无产者升级为了打工人。
这样看,“无产”其实也是代表觉悟的境界概念。
打工人需要工作换收入,通常是形式各异本质上普通劳动,让薪资能养活一个小平台,接着要思考如何发挥出特殊性,创造特殊劳动,同时保持觉悟,从而能融入到伟大中去。
在过去的年代,面对大量贫下中农,组织领导下进行土改,无往而不利。土地是广大、普通、单纯、实体的生产资料。今天的世界里,有这样属性的资料都收归了国有。那么,如果要团结今天的打工人,就没有了单纯的工作方法了。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土地”,土改思路也就不能纯粹了。所以“精神土改”就会抽象、多样、碎片化了。工作对象决定了这个情况。所以,像个草台班子似的社会混情况,会长期继续存在。直到生产关系再次将一种资料分离出来、纯粹、集中且不受国家中心控制,然后就可能围绕它再土改,从而促进意愿的团结。
比如AI算力、区块链、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将现实价值数字化,比如目前初形态就是虚拟币,它使得创立者可以定义和引导价值,相当于解放了个人特殊劳动的自由、雇佣合作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