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不是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抬杠不求有贡献,不求解决问题

今天的话题很有趣,咱们聊“抬杠”和“科学精神”。
“抬杠肯定不是科学精神”,这个说法各位不会反对,但是要说“抬杠”和“科学精神”的区别,应该很多人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统治者乐意看到,被统治者分不清“抬杠”和“科学精神”,甚至以“科学精神”的名义去“抬杠”,统治者还故意把被统治者调教成,习惯性的怼天、怼地、怼空气,以及习惯性的弱鸡互怼,从而极致的削弱被统治者。所以,作为一款星斗市民,聊清楚“抬杠”和“科学精神”就很有意义的。

“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是一个意思。上来没有直接提“辩证法”,是避免误会这是政治课。

所以咱们核心问题是:
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这个大问题拆成3个小问题,各个击破:
1、辩证法和抬杠大法分别是什么意思?
2、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不同点?
3、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相同点?
下面简单展开。

1、辩证法和抬杠大法分别是什么意思?
先说辩证法,按字面意思,辩是辩论,证是证明,辩证法就是关于辩论和证明的方法。意思是为发现真理,大家就得在一起辩论和证明,所以就得解决一个问题:怎样组织辩论和证明才最有效?使得沟通的成本最低,接近真理最快、最严谨。所以,辩证法就是“为了发现真理,最优的辩论和证明的方法”。不难看出来,“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动机和行为。

这里插一句,“辩证法”一词,最早是柏拉图在《美诺篇》和《斐德若篇》里提出来的。另外,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真理与修辞】、【为哲学而死的理由】等章节,记录了公元前399年,距今2400多年,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是怎样实践辩证法的。

接着聊抬杠大法。抬杠大法的动机是:怎样最有效的消耗听众。消耗听众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假话,比如让人难以自证清白,比如你说a我说b,比如你说部分我说整体。所以,抬杠大法是“为了削弱听众,最优的消耗和捣乱的方法”。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不能让听众发现我在抬杠,如果听众发现我在捣乱,就不搭理我了,我就达不到消耗听众的目的了,所以抬杠也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能瞎杠。

这里顺便带出一个问题,真理是什么意思?真理就是不能再质疑的结论。比如1+1=2。杠精们已经杠无可扛的结论,杠精们把自己都杠吐的结论,就是真理。
2、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不同点?
辩证法:强调善意,不能故意说假话,争取贡献最大。不光提出问题,还要尽可能解决问题。辩证法是发现真理的有效方法。
抬杠大法:强调恶意,真话假话掺着说,争取消耗最大。只需要提出问题,不求解决问题。抬杠大法是削弱敌人的有效方法。

这里顺便聊到修辞学,修辞学是关于修饰言论的方法。意思是为赢得辩论、说服听众,最优的语言组织的方法。善意的修辞学就是辩证法,恶意的修辞学就是抬杠大法。

3、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相同点?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的【惩罚与荣耀】章节,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话语,“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过(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意思就是,生活没被充分杠过,就没有价值。咋一听这话,苏格拉底是直接质疑我的人生呀,直接质疑我不配活,这不就是杠精本精吗,还有比这更消耗的吗?。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的【惩罚与荣耀】章节,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话语,“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过(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意思就是,生活没被充分杠过,就没有价值。咋一听这话,苏格拉底是直接质疑我的人生呀,直接质疑我不配活,这不就是杠精本精吗,还有比这更消耗的吗?

前面聊了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区别,咱们知道:辩证法,是善意的、不说假话的、为了有贡献而杠;而抬杠大法,是恶意的、选择性说假话、为了消耗而杠。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是善意的、不说假话的、为了有贡献而杠,苏格拉底肯定不是杠精。

用苏格拉底举例,是为了说明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真的很难区分。质疑是否“善意、讲真话、为了有贡献”,需要长期的、完整的证据链才能确认。说的直白一点,在“贡献”出现之前,是区分不出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就像天才和精神病,天才是能创造奇迹的人,奇迹是超出我们理解的事实,所以我们理解不了天才;而精神病是逻辑混乱的人,所以我们理解不了精神病,如果天才和精神病都处在不可理解的状态,在“奇迹”出现之前,是区分不出天才和精神病的。
简单总结就是,“贡献成为事实”的辩证法,就是辩证法;“贡献没成为事实”的辩证法,和抬杠大法没有区别。

再简单聊一聊,辩证法和抬杠大法的方法论。
先说“辩证法是怎样发现智慧和真理的?”其实就是辩证法三大定律。
1、一分为二,矛盾统一。意思就是,什么结论都可以加个“非”或者“否定”或者“反面”,先杠为敬;
2、质量互变。意思就是,经过无数次质疑的结论,最后实在质疑吐了,智慧和真理就出来了;
3、否定之否定。意思就是,即使真理也要勇敢的杠,不断证真证伪,让真理持续进化。
至于“抬杠大法是怎样消耗敌人的?”,这是个负能量的技术,就不展开了,分享一个现实中碰到的例子,还挺有趣。

我和他聊“形而上”,他就和我聊“认识论”;我又和他聊“认识论”,他就和我聊“伦理学”;我再和他聊“伦理学”,他就和我聊“形而上”;
用我们熟悉的说法是:
我和他聊“命中注定”,他就和我聊“挣钱”;我又和他聊“挣钱”,他就和我聊“躺平”;我再和他聊“躺平”,他就和我聊“命中注定”;
这里的重点是,抬杠有时候是善意的,说的都是真话,就会让人意识不到是抬杠,所以我们要警惕“善意的说另一个话题的真话”,也是极其消耗的。

最后得强调,辩证法是一个极其消耗的方法,需要谨慎使用。从形式上看,辩证法的三大定律:“一分为二”是什么都能杠;“质量互变”是持之以恒的杠;“否定之否定”是正确的事情也要杠,所以,在形式上辩证法和抬杠大法很难区分。从结果上看,因为真理是很稀罕的,所以辩证法大概率是不能发现真理的,所以大量以“发现真理”为名义的辩证法,结果和抬杠大法没有区别。结论就是:辩证法是一种极其消耗的方法,要把握好使用辩证法的度,避免以“发现真理”为名义变成了杠精,避免以“追求进步、互相成全”的名义实现了“互相散伙”。

谢谢,欢迎点赞、点评和关注,有助于继续激荡有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