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读书就是在找自己
做自己想做的事,读自己想读的书,不要将自己锁在牢笼里。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定义你!
《白鹿原》是一部宏伟的文学巨著,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和价值:
**一、史诗般的宏大叙事**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展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小说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将历史的风云变幻与小人物的命运沉浮紧密交织,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二、深刻的历史洞察**
1. 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剖析:
- 作品生动地刻画了白鹿原上传统的宗族制度、乡约民俗。白鹿家族作为原上的名门望族,代表着传统的封建秩序和道德规范。族长白嘉轩以其坚定的儒家信仰和严格的家族管理,维护着白鹿原的稳定。这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瓦解,反映了旧有秩序在时代变革面前的无奈与挣扎。 - 小说中对土地制度的描写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以及土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归属变化,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
2. 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呈现:
- 《白鹿原》中穿插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作者通过白鹿原上人们的生活变化和反应,客观地展现了这些历史事件对普通百姓的影响,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三、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
1. 白嘉轩:
- 他是白鹿原上的灵魂人物,正直、坚毅、传统。他坚守着儒家的道德规范,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准则,是传统乡村社会中道德楷模的代表。然而,他的固执和保守也使他在面对新思想、新潮流时显得有些僵化。
- 白嘉轩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他的正直和善良让人敬佩,但他对新事物的排斥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
2. 鹿子霖:
- 与白嘉轩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他精明、世故、自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在白鹿原上争权夺利,与白嘉轩明争暗斗,代表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
- 鹿子霖的命运也反映了在历史变革中,那些追逐权力和利益的人最终往往会自食其果。
3. 黑娃:
- 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人物。他出身贫苦,不甘于命运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理想。他从一个土匪转变为一个革命者,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 黑娃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农民在历史变革中的觉醒和反抗,他的形象代表了那些勇于突破传统、追求进步的力量。
4. 田小娥:
- 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她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又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她的存在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成为白鹿原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 田小娥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奈和抗争。
**四、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1. 关中方言的运用:
- 《白鹿原》中大量运用了关中方言,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方言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关中地区的文化和风俗。 - 例如,“咥”(吃)、“谝闲传”(聊天)等方言词汇的使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白鹿原的生活场景中。
2. 民俗文化的展示:
- 小说中详细描写了白鹿原上的民俗文化,如婚礼、葬礼、祭祀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例如,白鹿原上的祠堂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传承。
3. 自然风光的描绘:
- 作者对白鹿原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如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麦浪翻滚的田野、古朴的村庄等。这些自然风光不仅为故事提供了背景,还营造了一种浓郁的乡土氛围。
**五、深刻的思想内涵**
1. 对人性的思考:
- 《白鹿原》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作品中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也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人物在面对权力、欲望、爱情等考验时,展现出了不同的人性选择。 - 例如,白嘉轩在面对家族利益和道德原则的冲突时,展现出了人性的挣扎;鹿子霖在权力欲望的驱使下,逐渐迷失了自我。
2.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 小说中对儒家文化、封建礼教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方面,作者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白嘉轩的正直、善良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
-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作品引发了读者对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命运的思考。
3. 对历史与命运的追问:
- 《白鹿原》中人物的命运往往受到历史的影响,而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又不断地进行着抗争。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追问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命运走向。
- 例如,黑娃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的命运既受到历史的推动,又受到个人选择的影响。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丰富历史价值和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巨著。它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对历史、人性的深入思考,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