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最松弛的人都在路上:联结自然的11种方式 | OpenBook


我想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
那里星光清亮,
人迹罕至,
风从四面八方吹来。
秋天的风糯糯的酥酥的,吹出了蓝莹莹的天空和遍地的金黄。如此美好的金秋,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家里?
从公园、艺术园区等城市中的露天场所,到远离文明的户外自然,甚至是无人之域,本期书单,不妨跟随《荒野之境》《Alex Katz: Autumn》《Parklife Hideaways》等文学、艺术、摄影作品,体味、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在《行走的柠檬》《Leaving the Comfort Zone》和《Tent Life》中,学习准备一次丰盛的野餐,户外探险的装备、路线、技巧,为出门寻找灵感,做好准备。
让我们这就出发,去寻找身边与远方的最美秋色,让自然与内心重新建立联结,也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获得内心的丰盈。
《念念远山》

作者:[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杭海
山是所有风景的开端和结束
《深时之旅》作者、自然文学领军人物罗伯特·麦克法伦,以行走滋养书写,横跨九年时间创作出“行走文学三部曲”:《念念远山》《荒野之境》和《古道》。其中,《念念远山》作为三部曲的启程之作,不仅开启了麦克法伦关于心灵与风景关系的漫长写作之旅,还书写了人山之间从恐惧到迷恋的罗曼史。
仅三个世纪前,山脉还被西方视作大自然的粗率造物,人们普遍对高山心怀恐惧。而如今,连珠峰山脊都变得拥挤,人们开始迷恋和向往高山,甘愿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山峰。带着如此疑问,麦克法伦在《念念远山》中踏上危险的山径,从苏格兰凯恩戈姆冰川蚀刻的山谷,到阿尔卑斯积雪消融的山脊,再到天山山脉的冰斗,历经冻伤与岩崩,亲身感受高山世界偏僻与宁静、荒芜与惊奇、危险与希望交缠的诱惑,并从地质学、历史学、生物学和文学等多重视角着手,书写下置身山峰的感官体验与登山者的探险叙事。
在麦克法伦这趟通往冰封高山的旅途中,每一道岩石褶皱都诉说着久远到令人晕眩的地球历史,每一个雪地里的遇难者都延续着一份迷恋高山的情感传统,最终绘制出我们隐秘的内心风景:我们所说的“山”,是地球物质形态和人类想象力的共同产物,是我们的心灵之山。
《荒野之境》

作者:[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译者:王如菲
向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去
爬上郊外的山毛榉树,遥望久居的都市夜景,罗伯特·麦克法伦难以抑制自己对荒野的想象和渴望。这世界上还存有真正的荒野吗?在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之二《荒野之境》中,麦克法伦开始了一系列探寻荒野的旅程,寻找藏于巨壑深谷中的野性。
这本书是麦克法伦最浪漫自由的作品,是献给所有都市人的希望地理学。书中,他抛下导航和地图,从威尔士的海滩到埃塞克斯的盐沼,从苏格兰的红峰到多塞特的陷路,途径十三个狂野的无人区域,用细腻的文字写出其在孤岛寻觅的隐士居所,在海岬撞见的世界大战遗骸……在这趟地理与哲学之旅中,麦克法伦以其优雅的写作将历史、记忆与风景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一份记录荒岛、沼泽、墓群的荒野文学地图。
在书的结尾,麦克法伦又爬上那棵山毛榉树,远处都市的夜晚也焕然一新,重新闪耀着野性的火花,并告诉我们:只要心有荒野,在日常和附近也能捕捉诗意。
《野外视野:荒野的景象与对其的想法》
Wild Visions: Wilderness as Image and Idea

作者:Ben A Minteer, Mark Klett, Stephen J. Pyne等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认识“第三种荒野”
通常情况下,人们常以二元的方式看待“荒野”:它要么被尊崇为不可侵犯的“隔离之地”,要么被认为只存在于人类活动的框架之内,因人类活动而遭到破坏。在这两种看法之上,本书将“荒野”描绘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理解范围,一种仍在进行中的观点和想法的拼贴。
这本书提供了对美国荒野理念的一次发人深省、内容丰富的探索。它通过对风景照片的汇编,以及对近两个世纪的散文、对话和著作的阐释,讲述了“荒野”这个词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定义,将增强我们对荒野及其保护不断发展的理解。
《森林之歌》

作者:[加] 苏珊娜·西马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胡小锐
去找一片森林,你的森林
还记得《阿凡达》里令人惊艳的“灵魂树”吗?这一设计正是源于顶级森林生态学家苏珊娜·西玛德的研究。她是其领域内最受赞誉,以及文章被引用频次最多的科学家之一,提出了“树维网”概念,并成为广受认可的“树维网之母”。
《森林之歌》是西马德以亲切而真挚、感人而深刻的笔调撰写的一部爱与联结的生命史。书中,她讲述了自己的独特人生旅程,并将她的生活经历与学术融合在一起,探索森林隐秘地下网络的种种。在她看来,森林中的树木与真菌互利互惠,构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树维网”。它就像我们的神经网络或互联网,既能传递养分、水分,也能让树木之间借此交流信息,守望相助。事实上,在一片有活力、能自我复原的森林中,树木与树木、与真菌之间的合作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与竞争关系相比,利他才能自利。
类似的思维沿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将我们与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交织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视为前行中不断回顾和汲取能量的根源,以及治愈创伤的力量。阅读这本书,将永远改变你看待树木的方式,也会令你倍加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旅行之木》

作者:[日] 星野道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曹逸冰
人生遍地是际遇
以记录美丽而严酷的极北之地阿拉斯加而闻名的星野道夫,既是日本国宝级生态摄影师,又是一位旅行作家,创作出令众多读者喜爱的“星野道夫三部曲”:《魔法的语言》《旅行之木》《森林、冰河与鲸》。
这本《旅行之木》精选了星野道夫创作于1993年至1995年的33篇旅行随笔。它们发表于作者成名伊始,33篇旅行手记,也是33个故事,33段邂逅,犹如树木般随波逐流,令人在翻阅时暂时忘却日常,汇入无关悲喜的另一种时间。
全书内容皆围绕“我”的视角展开,更像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信,讲述他在旅行路上邂逅的种种:从棕熊到驯鹿,从冰川到极光,从座头鲸到几位老酋长……在星野道夫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文字中,我们仿佛能够与他并肩感受阿拉斯加的冰雪世界,游览许许多多的风景。
《行走的柠檬:意大利的柑橘园之旅》

作者:[英] 海伦娜·阿特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译者:张洁
“遍地都是橙子和柠檬” “这里就是天堂”
意大利,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也是安徒生笔下的天堂。安徒生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这里拥有“整片的橙树和柠檬树林”,“遍地都是橙子和柠檬”。资深园林作家、皇家文学基金会会员海伦娜·阿特利以此为契机,在《行走的柠檬》一书中从意大利的北部向南,展开了一场非凡的“柑橘之旅”。
这本书通过精美插图与生动文字的交织,将旅行、历史、医学、园艺、烹调术、前人文献、文化变迁等重大而纷繁的因素巧妙结合,书写了一段出人意料的意大利水果历史。从2世纪香橼到达卡拉布里亚,到阿拉伯人在9世纪控制西西里岛,再到21世纪的慢食运动和先进的基因研究,书中不仅描绘了柑橘园的美景,探究了阿马尔菲柠檬、血橙、迪亚蒙特香橼等各具特色的意大利柑橘的奥秘,揭秘那些隐藏于古老村落中的柑橘园,还穿插了意大利传统美食的制作秘籍,如柠檬蛋糕、意式柠檬鸡等,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
跟随柠檬的脚步,我们还可以了解意大利伊芙雷亚“橙子之战”的原始暴力,黑手党组织犯罪与柑橘产业之间的关联等等。无论你是意大利文化的爱好者,还是美食探索者,这本书都将成为你一览意大利文化、道德、烹饪和政治过去的宝藏。
《阿历克斯·卡茨:秋》
Alex Katz: Autumn

作者:Alex Katz, Vincent Katz
出版社:Richard Gray Gallery




看一眼卡茨笔下的秋天
美国艺术家阿历克斯·卡茨(Alex Katz)开创的具象绘画风格,有着相当“自由”的创作手法,他致力于寻求用绘画捕捉一种“绝对意识”的状态。在他于2022年至2023年期间绘制的新作中,卡茨将调色板扩展至高调的蓝色、深邃的红色、柔和的粉红色以及金黄色,充分捕捉了秋天的斑斓风貌,并在《Alex Katz: Autumn》中有所呈现。
这本书随艺术家在芝加哥格雷画廊举行的同名展览而出版。它对卡茨2018年以来首次展示的大型风景画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从艺术家的《田野的尽头》系列,到《树顶》系列,书中收录了其全新画作的彩色版本,展现出卡茨以绿色、黄色和灰色塑造的细腻风景,并摘取了艺术家之子文森特·卡茨(Vincent Katz)的一首新诗作为开篇。
《舒适区外:一生的冒险》
Leaving the Comfort Zone: The Adventure of a Lifetime

作者:Gestalten, Olivier Van Herck, Zoë Agasi
出版社:Gestalten




探索舒适区外的风景
奥利维尔·范·赫克(Olivier van Herck)和佐埃·阿加西(Zoë Agasi)是一对比利时-荷兰夫妇,他们用四年时间,以六种不同的旅行方式探索舒适区以外的未知世界,并将二人所经历的妙事、趣事记录在册,塑造出这部生动的《Leaving the Comfort Zone》。
这本书展示了这对夫妇全方位体验生活的感觉,详细介绍了他们历时四年,徒步横跨多个国家和大陆的长达4万公里的旅程经历。从邂逅不同的文化,到拥抱自然的自由,再到结交新朋友、看到新的风景,书中充满了引人注目的图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见解,包括在哪里住宿,吃什么,以及沿途可能遇到的人等等,帮助我们规划自己的探险之旅。
《帐篷生活:露营和户外爱好者的灵感指南》
Tent Life: An Inspirational Guide to Camping and Outdoor Living

作者:Sebastian Antonio Santabarbara
出版社:Frances Lincoln




露营,另一种生活方式
塞巴斯蒂安·安东尼奥·桑塔巴巴拉(Sebastian Antonio Santabarbara)是一位作家、媒体撰稿人,也是Vanlife房车露营的爱好者。在《Tent Life》一书中,桑塔巴巴拉向我们展示了露营生活的奇妙灵感。这本书介绍了34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露营爱好者,例如拥有令人羡慕的生存技能的无畏樵夫,追逐完美浪花的低调冲浪者,单人吊床上的独行者,豪华钟形帐篷里的家庭团体……对他们来说,露营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纯粹的快乐,也是现代生活的解药。
书中对每一位露营爱好者都有采访和摄影作品的展示,分享了他们在露营中最难忘的经历或挑战,露营时的独特方法,不可或缺的露营技巧和工具,以及实现自己的“露营风格”的建议,并推荐了具有类似环境的世界旅行地,为我们计划下一次旅行提供灵感和工具。
令人羡慕的露营设置、让人渴望旅行的故事、值得一去的地点,以及来自专家的顶级建议——《Tent Life》是所有露营爱好者的完美伴侣和指南。
《园地:美国国家公园的小径和秘密》
The Parklands: Trails and Secrets from the National Parks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Gestalten, Project Parks
出版社:Gestalten




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到美国大峡谷,再到死亡谷和大苏尔,美国的国家公园面积高达8400万英亩。它们拥有着地球上最高的树木、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数个巨大的瀑布和一望无际的植物,适合所有人前往参观。而《The Parklands》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游览这些美丽公园的极佳路线。从观鸟、徒步旅行和观星的最佳地点,到“狗狗大使”B.A.R.K Rangers的奇特故事,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美国公园的基本信息和一些古怪离奇的事实,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公园更为隐秘细节的一面,规划自己的冒险之旅。
这本书还与重视环境保护的服装公司Project Parks合作,传递了诸多环保的旅行方式,对于注重可持续、低影响的美国野外风光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完美伴侣。
《公园生活:隐居地》
Parklife Hideaways

作者:Gestalten, Parks Project
出版社:Gestalten




住在“公园”里
公园建筑(Parkitecture)是美国国家公园中最受欢迎的建筑风格,也是《Parklife Hideaways》一书的灵感来源。这部汇编着眼于藏身在北美一些最美丽的自然景观中的住宅和离网隐居地:从纽约州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翠绿森林,到阿拉斯加白雪覆盖的山峰,再到亚利桑那州日落般的沙漠,以及崎岖的加利福尼亚海岸,其中不乏舒适的小木屋、树屋、海边小屋或别墅。
这本书不仅展示了许多独特的保护区,还证明了环境保护以及人类设计如何与自然相结合。书中收录的这些令人心之驰往的神奇住宅,让我们看到了几十年来公园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人们适应偏远地区生活的方式,也让我们遇到了一些特立独行的人,看到他们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梦想变成现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S
北京SKP店
朝阳区大望桥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北京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 2F010-87955088
北京DT51店
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DT51 3F
010-67025888-5301/5401
武汉SKP店
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 武汉SKP 4F
02759615888-5677/5655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10F
029-83699073
西安SKP-S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4-5F
029-83695733
成都SKP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 1-2F
028-68385888-5031
成都SKP-S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S 2F
028-68385888-5033
北京SKP RDV KIDS
朝阳区大望桥 北京SKP 5F
010-65305888-5638
北京DT51RENDEZ-VOUSKIDS
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 4F010-67025888
西安SKP RENDEZ-VOUSKIDS
碑林区长安北路 261 号 西安 SKP 6F029~83699072
成都SKP RDV KIDS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成都SKP 2F
028-68385888-5031
武汉SKP RDV KIDS
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 武汉SKP 4F
02759615888-5688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