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对「简洁」收纳的幻想
①
最近感觉灵感枯竭,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可能是上周用发泡胶堵院子雨棚的洞,顺便把脑子也堵住了吧。
昨天老吴不在,我又得了闲,加上有过节搞卫生的习惯,决定来个大扫除。
旧衣服旧鞋扔,不用的杂物也处理了,窗帘床单洗了,从上午十点一直干到晚上七点。累的我腰酸腿疼。
②
多年来,我一直想成为一个细致、有条理的人。比如电脑文件。
我幻想能把它们整理得系统有序,重新设计归档逻辑,按名称和日期分门别类保存,方便查找。
但现实是,我的电脑桌面一片狼藉,被乱七八糟的文件对的电脑壁纸都快看不见了。
桌面上还有一个文件夹叫“待整理”,当桌面满到要溢出来时,我就把没整理的文件统统拖进去,眼不见心不烦。
③
其实,建立一套更细致的文件归档系统对我来说没什么用。
以前尝试建立过许多不同的归档系统,但最终,文件都被扔进了“待整理”文件夹。
我确实想要有序,但花时间保存和归档文件不是我的风格。
我希望能做到,也试着去改变,但最终没有坚持下去。
④
在家居摆设、收纳、办公桌面、书柜等方面也一样.我桌子上总是一堆东西,但我可以毫不费力的在一堆东西中精准的找到自己想要的。
后来在一本书中看到,我们是视觉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整理风格。
我们并不需要像断舍离博主那样把一切都隐藏起来,收纳进柜子或箱子里。
我们天生喜欢把东西放在看得见、够得着的地方。
对于传统的简洁空间,我们感到焦虑。
⑤
受此启发,我开始琢磨适合我的整理方式。
我用开放式置物架、挂钩、标签和透明塑料盒,把日用品放在看得见、够得着的地方。
我喜欢色彩图案丰富的纺织品、藤条编制物等装饰,这类物品的视觉效果让我感到舒服。
⑥
我以前总抱怨是因为住的房子太老旧,装修太老土,我没办法施展收纳才华。
我想,等换了房子,换了空间,我就可以随自己心意重新装修、布置,到那时我会拥有“完美”的收纳空间。
现在我从这个幻想中走出来了。
为什么要去模仿别人的那种收纳方式呢?
如果我用起来不舒服,就不需要去模仿了。
我决定扔掉对收纳的幻想,不再去模仿,试着去创造,我应该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