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216:与庄子学医
琥珀潭日记216:与庄子学医
晏弘
庄子自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也”,寓哲思于就近取譬,或怪诞或玄妙,或邈远或幽微,时而信手拈来,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虚构,时而纪实,博而广,精而深,几乎无所不通,他对生物学、医学也颇有研究。《逍遥游》中,庄子就“所用之异”向惠子讲起一则“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宋国有户人家,全家老少以漂洗丝絮为业,长期水里作业,发明了不皲手的药物,有位外地客人打听到了,愿以百金买得药方,全家人一合计,觉得世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百金唾手可得,于是就把药方卖了。外地客人得到药方后,便去游说吴王,适值吴越交战,吴王派此人统率军队,在水上与越军作战,时值寒冬,吴军有不皲手之药,大败越军。吴王大喜,给他封赏领地。同样一种药,有人靠它一辈子漂洗丝絮,有人靠它一时建功立业,获得封赏,天壤之别。“不龟手之药”,就是防冻防裂膏,不知庄子可知到底是什么药方。我猜想,此药方里应该有白芨、藁本、老鹳草、辣蓼、花椒、生姜,油脂必不可少,狗獾油也可,蛇油也可,猪油也可。
庄子所处战国时期,“医圣”扁鹊周游列国行医,弟子众多,“扁鹊言医,为方者宗”,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尤其精于望诊和脉诊,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更擅长针灸、砭刺、热熨、按摩、成方制剂等。庄子在《养生主》中写道:“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向后沿脊柱上行,过腰背中央,经颈后至风府穴,入脑部至头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至鼻尖,过人中穴,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督脉不通,有病有灾;督脉若通,三阳开泰。庄子说“缘督以为经”,就是遵从自然之道,如同使督脉畅通,作为顺应事物之常法,可以护卫自身,可以保全天性,不会拖累父母,可以终享天年。果能如此,顺物自然,道法自然。
庄子在《徐无鬼》中写道:“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癕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庄子说古时候的真人,能生存时就听任生存,不能生存时就听任死亡;要死亡时就听任死亡,不能死亡时就听任生存。药物如乌头也好,桔梗也好,芡实也好,猪苓也好,依照辨证施治,因时制宜,各为主药与它药配伍治病,如何能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呢?中药配伍有“君臣佐使”,药性有“寒热温平”,制法有别,用法有异,剂量有轻重之分,奥妙就在其中。庄子所言的“堇”,是毛茛科植物,药用其母根名乌头,其形长的块根名天雄,其侧根(或子根)名附子,均有毒,需炮制,制乌头可祛风止痛,制天雄可散寒助阳,制附子可回阳救逆。堇,大矣哉,三足鼎立!
想必庄子熟识诸多中草药,知其用途。曾几何时,我亦读医书,背诵过《雷公药性赋》,如今已忘大半,其中有云:
“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
“天雄散寒,为祛湿助精阳之药。”
“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
“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