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桂花与白塔之夜
2024/10/03,周四,晴,甲辰年九月初一
昨晚梦见自己身处哆啦A梦动画片里的恐怖片桥段,具体内容忘了,醒来后梦里的惊惧感还绵延着,……多少有些离谱。
早上六点半闹钟响,七点多起床洗漱,这几天变冷后在寝室楼活动已经需要裹上毛绒长袍了。出门觅食,早餐小咸菜送南瓜粥再加个水煮蛋,清真食堂一楼空间不大,近距离的话来话往更见人与人的互动连接感。我吃着早饭,听飘入耳的食堂动静,匆忙打包了食物离开的男人,吃着早餐拉家常的两个阿姨,带着一个小朋友来吃早餐的两位奶奶。其中一位点餐时打餐阿姨估计有些走神,于是“两碗粥一碗豆浆”,(复述)“一碗粥”,“三个鸡蛋”,(复述)“两个鸡蛋”,“三个鸡蛋,我们三个人要三个”。对话双方没什么反应,反倒默默吃饭的我莫名被好笑到。
吃过早餐去紫竹院。昨天在小红书看到紫竹院桂花,东门两棵,东门有多几棵,看得俺有些心动,今早便也去“赏桂”了——到了秋天总觉得应该见到桂花,也算是一种身心的季节雷达,亦或此前南方生活经验对记忆的刻划吧。在早上寒冽的空气里骑小电动至东门附近,停车入园,发现不是小红书上说的正门,便又随导航步行三四百米过去。行至中途已能闻见熟悉又久违的淡淡桂香,再往前走,瞧见一株盆里的桂花,及花旁拍照的人。我在边上等跟花拍合照的几个大姐拍完,再找角度拍几张花儿,期间听见刚刚请路人帮她拍照、拍完热情答谢路人的一个阿姨边看相片边自言自语“拍得不怎么样”,然后又邀请我也看那张相片,问我是不是画面里花较人少的比例不好看,让我帮她重拍张。笑。

东门看完去北门,导航显示距离一公里多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想了想折返骑车子过去。北门这边除几棵桂花外,还有一棵树上挂满小果子的大树。我拍着桂花想起往年在南方所历花瓣遍地的场景,再一比对如今见着一株都觉得甚为珍贵的自己,感觉又可怜巴巴又好笑。唔,没办法了,毕竟生活来到了这里呐。拍完桂花想拍一下大树上的果实,奈何怎么找都找不出好看角度,正寻思着应该将俺的长焦镜头带出来的,一个叔叔上来搭话问这是什么树,我“呃,不知道”,叔叔“应该是槐树吧”,接着又被科普了国槐跟洋槐的区别。

差不多九点打道回府,途经国图前排着的长队。骑行至北一区附近,想起差点忘了的逛超市日程,又拐去大物美买了几个小苹果跟几盒打折高钙奶。
十点左右坐定机房自习座位,在似尚萦绕鼻尖的桂花香里开推今日份论文。这两天从3C转移到楼下2C机房,发现这边位置也挺好,像国图北区影音空间的隔板桌布局,每个座位有俩单独插座。要不是椅子没楼下舒服,俺都考虑转移阵地来这儿了。

读了两天理论,卡住的思路终于又找到口子,夸夸自己“咱是会写论文的嘛”2333。上世纪80年代中叶译入的一本美学论著,内容从我这个理论小白看着都觉得有些“过时”,却意外地有可读性,适合俺艺术入门hhh。
下午继续推论文。
四点半多些离开图书馆,先去清真食堂吃晚餐,再回寝室添衣出门,赴白塔寺尼泊尔自然音乐会去也~出了校门犹豫了一下乘地铁过去还是骑车子过去,导航显示二者用时相差十几分钟,看看还蛮笔直的骑行路径,再想到这会儿的地铁应该很多人,便决定扫辆小黄车骑过去。

这会儿骑行在路上没有早上冷,风甚至带着些微的暖意,路边的行道树多数还着墨绿外衫,估计再过一个月就会染上秋黄了。一路骑过航天桥西东,白堆子地铁站,钓鱼台,首都地界常见的各机关单位,进入阜成门内大街,道旁房子变为青砖灰瓦平房……在记忆里,再留下些在北京生活这几年的画面。

到地儿,先见白塔寺药店,锁了车子望见不远处一条排着的长队,估计是白塔寺夜场活动的。过去问一下排最末的女生,答曰“我不知道”,?女生是和两三个同伴一起来的,好像真不知道前边的人在排什么队,实在忍不住的俺“那你在这干啥呢?”最后终于搞清楚状况又没票的几个人离开了,我又问了下再前边的一个女生,确认是入口没错。正排着队,一位女士从检票方向朝我这边走来,一边走一边说“他们说放票当天八秒钟门票就被抢光了”,我身后的男人接话,原来俩人是一起的。又听两人在说不知道哪里抢的票,我便接话支付宝,再简单介绍了一下每年白塔寺之夜的活动。感觉自己这会儿跟路人对话的表达状态,比上午要自然流畅一些。待两人离开,想起刚刚那位女士说的“八秒钟就被抢光”,回想自己操作时还出了点小插曲的购票那天,有些怀疑本秒杀废材现在抢票手速这么厉害了吗?笑死,比起秒杀技巧,俺还是更愿意归因运气,自身有没有秒杀手速这点我还是拎得清的。
音乐会六点半开始,六点左右进场。我进到活动场地时前边三四排已经坐满了,便选了中间一排最边上的位置,寻思等会儿方便拍照些。将包包放椅子上,准备趁活动开始前四处逛逛拍拍照。先扫码进群领等会活动会有互动环节的精油,正好我最近隐隐有想入个什么香水的心思hh。赠送的精油小样有好几款,工作人员鼓励大家盲抽跟自己有缘的,我前边女生抽了个玫红色底纹的,我抽中藏蓝色,再一看底纹上写着“乐释”二字。乐释……释迦也好、释然也罢,确实蛮像给我的?后来在群里看到其余几款的文字分别是热情、欢欣、静谧、宽容、抚慰,对比之下“乐释”更像是俺抽出来的了2333。
领完精油往外逛,正打开相机对着一处檐角聚焦,屏幕显示张老师打来微信电话,呃,好吧。假期前我问张老师我要不要趁A股连涨将手上被套的一只股票卖些出去、等跌了再接回来,对方的回复be like“别”,让我不要卖在最低位,今天大概是不放心,又打电话来详说几句。聊了十几分钟,我听见殿前活动快开始的声音,便和张老师结束通话,回归座位。
回到位置上时听到主持人在报门票抽奖号码,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纸质票根,没瞧见有啥数字,就问边上一对情侣里的男生,然后发现男生门票上印有数字的地方,我手上这张的是空的。?还问了一下人家的数字是不是刮出来的,笑死。不过作为分母体质,俺对抽奖也没太大兴趣,反而觉得拿到张空白票根“何尝不是另一种运气呢”。直到后边主持人抽完第一波,宣布拿到空白票的是可以坐到表演台边上听音乐会的特别奖,噢~今儿真“中大奖”了hhh。
拎上包包到石台边的蒲团就坐,等活动开始,在主持人和白塔寺研究员康蕾老师对白塔寺与尼泊尔渊源、及对设计白塔寺的尼泊尔工匠阿尼哥等的介绍中,逐渐沉下心来进入状态。康老师介绍台上作为乐器的颂钵时特意强调了这是“乐器”不是“法器”,说白塔寺如今作为文保单位是“不可能”举办宗教相关活动的,让大伙儿如果结束后要在社交平台分享活动的话不要“乱写”。笑死,听得出在当下话语管控环境下真的很的小心翼翼了,只是怎么说呢,这种硬要将宗教产物剥离宗教色彩的行径,也是真的很分裂。

音乐会第一部分是自然音乐疗愈师雷洋老师跟舒兰老师的以锣和钵为主的尼泊尔乐器演奏。合眼,感受声音迎面席卷而来,听乐器之音似带人穿越隆隆历史隧道,抵达一场夏日的雷雨前,心念时而上天,时而回到旧日,时而去了西游记里……

演奏终了,两位老师向观众介绍乐器与听众互动,我感受了一下舒兰老师手上打造于满月时日的满月钵,在钵音响起之余真的能感受到空气的震动,“呀,真的有感觉”,声音就这么可触起来。又听两位老师介绍乐器的声音还有通筋活血功用,想起自己刚刚盘腿而坐,中途因为时间久了一度感到腿麻,后来没做任何放松动作双腿又自行缓和了过来,不晓得除打坐“底子”调整外是否有声音效果加持hhh。
第二部分是民族音乐人东方朔老师的自然音乐演奏,说带给听众“一个梦”。在音响的背景乐音下使用不同乐器模仿自然之音,其中一种似倒豆子的声响吸引到我,原以为是背景音,后来睁眼发现是一种手串摇响的。演奏结束后东方老师介绍他所使用的域外乐器有着和中国传统五音相同的五声音阶,我听着东方老师的介绍,接上了几个小时前在学校图书馆看的乐理教材和论文内容2333。
最后一部分是音乐家梁旭的人声吟唱,伴以前边几位老师的乐器演奏。表演结束后主持人问梁老师在表演方面有无什么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我正被吊起了兴趣,然后便听到梁老师“用心”二字的回答。笑死。但也是对外行选手学音乐的一种鼓励了,确实用心连接、用心享受才是更为重要的。
音乐会进行了一个小时不到,穿得不多的俺中途还是感到些凉意的,只能在互动间隙喝几口保温杯里出门前灌的热水聊以取暖。八点十几分音乐会结束,有安排听众跟表演嘉宾交流的环节,我虽然对刚刚东方老师的手串感兴趣,但更想逛逛夜里的白塔寺拍拍照,便还是选择了转塔拍照、摸摸建筑和植物。唔,这会儿走起来倒没那么冷了。
当人们转塔时……人们在转什么呢?思及来之前读的元世祖忽必烈建白塔寺的缘起,嗯……也有转一种历史的恢弘吧。

转完塔回殿前,看到除了梁老师以外几位音乐老师跟他们的乐器都还在,便上去请教东方老师刚刚的手串,东方老师介绍是非洲的一种多拉果壳手串,可以网购得到。俺回学校后搜了下发现价格也不算贵,便下单一个,这不比什么盘核桃好听嘛hhh。除果壳手串外,还有自带音阶的风铃、能模仿海浪声音的雨棍,感觉都很好玩。
八点半多些带着快乐离开白塔寺,随导航去地铁站,一路感觉能量满满。今晚真是太太太快乐啦~又是感应到命数的时刻。回看自己近段时间,入世的想要与挣扎,至今仍未能走出的一些人性认知,落落起起,而命数就在那儿。在身心惶惑脆弱之际,在冥冥之中,让你感应到一种善待。
无论朝向何方,会好的。
九点多回到寝室,歇一阵子收拾东西去洗澡。进了澡堂感觉一下就从街灯夜景的心念抽离出来,仿似过了十二点被“打回原形”的灰姑娘,笑死,这集体化的生活日常啊。
差不多十一点面带微笑准备入眠。
我可以挣脱,我可以建设,我爱我自己~
灶王爷保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十六公里和两万步的一天
- 假期前最后一天的图书馆 (1人喜欢)
- 心是轻轻的 (1人喜欢)
- 一晚上说的话比一个礼拜还要多
- Such is life.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