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伏尔泰说中国历史的特性
民族学·
宗教干扰政法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人类生活史中太多太多。中国人没有编造历史的习惯,有就是有,孔子的历史态度就是标杆。但凡文献不足征考的,便付阙如,这在人类世界中绝无仅有。中国人决不会编造一个知前史,历史一定是从知道的开始写起。知道就是知道,不会造神、编上帝。非要给史前、未知安插一个什么,中国人没那习惯。所以说,中国文化是唯一的客观文化,其他人类文化都是主观文化。因为历史是客观的,而宗教是主观的。西方哲学就是主观的,印度思想主观性更强。从规律来说,只有人们的智慧把握不住、控制不了时,才会产生虚无主义、怀疑主义。例如、历史虚无主义,就是白人把控不了的表现。很容易滋生虚无、怀疑心理。这种主张也影响了中国学人,猪们认为,历史就是任由主观打扮的对象,说不准,也说不上。伏尔太说,这里有一个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的原则。即、如果一个民族,最早的编年史证明,确实存在过一个强大而文明的帝国,那么,这个民族一定在多少个世纪以前,早就集合成为一个实体。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民族。4000多年来,每天都在写它的编年史。而要掌握人类社会所要求的各种技艺,要做到不仅会写,而且写得好,那么,所需要的时间,势必比中华帝国仅从伏羲算起,存在的时间更长。这一点如果看不到,岂不又是一件荒唐事?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会怀疑,五经是在前2300年写成的。因此,这一不朽巨著,要比卡利斯太纳送到希腊的巴比仑天文观测记录,早400年。中国所有官府都认为真实的一部书,巴黎的文人、学士却怀疑它的年代。说实在的,这样合适吗?
这里的表达,如果翻译上没问题,那么,就应该精确化为,五经是从、前2300年开始写起的。即《尚书》尧、舜时代。而不是在前2300年写成的。因为13经的产生,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例如、春秋,距今就只有两千多年。当然,三千多年已经很悠久了。为什么巴黎的文人、学士会怀疑其年代呢?两个原因,一是白人的心理。自己没有历史,也不想承认别人悠久。例如、黑格尔。另外,法国人不学无术,也是世界有名的,他们只能搞搞文学。说到这里,顺带补充一点,法、中文化最相似的,就是两国的文人传统。文人的基本特点,就是内心狭隘,超级无聊,没有操守,乱七八糟。乌烟瘴气,昏天黑地,好吃懒做,一塌糊涂。所谓文人无行,这在两国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小人文化生态。我们说过,文人思想在历史中,一直对抗儒家思想,这从庄子就开始了。所以,若讲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内在逻辑结构,那么,文人思想史·儒家思想史,这一对比主题,显然是重中之重。我们看,庄子书中,处处都是揶揄、嘲笑孔子,而庄子就是文人之祖。直到今天,此种习惯仍然流行。人们笑骂孔子,茫茫然若丧家之犬。但结果却是,庄子并没有打倒孔子,反而衬托出,孔子是愚公,自己成了智叟。更何况是法兰西的无聊文人们呢?以至于,尤瑟纳尔在接受院士的时候,也是由衷地感慨,她要跟那么多让她不舒服的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