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遭遇滑铁卢巨变
前些天产生的生活感悟,今天重现了一些些,跟丽丽聊起,她说听着觉得有意思,是她之前从未想到的角度,问我是否考虑写下来。这是近期第二个让我记录的人了。
上周末和chris爬山,路遇一些行人,有的会打招呼。我与人一贯的打招呼方式是东方女孩甜甜的微笑,在我人生的前三十五年,我这抹甜甜微笑被我丝滑使用着,为我赢得很多人的良好初印象好感。
但到这里之后我的甜甜腼腆的微笑似乎完全失去作用,相比之下,chris简单的不太有表情的一句hi似乎更为他们受用,几次招呼过后,我发觉擦肩过的行人有些会忽略我无声的微笑,只看向chris。
到美国后 我的孤独和挫败感是呈千丝万缕袭来的,好在我捕捉到了其中一条丝。
在我生命反而前三十五年,或者精简到近五年,我的生活哲学基本稳定,我深谙和朋友 同事 上级 健身房遇到的女孩 甚至快递驿站的老板分别该如何相处,我受益于这些生活哲学,在离开工作单位时收到大家的贵价礼物, 被教练关照,在健身房交到终身好友丽丽,寄快递还能有快递费用折扣,在这五年,我始终是受欢迎的那个女孩。
而来到美国后,一切竟然不适用了,我对人展露甜甜笑容却让我变隐形,健身房看上去没有人在意我 想和我产生关联,目之所及似乎其他人都比我更自如,知道他们要去往何处。我失去了和这个环境的链接密码,也丢失构造个人魅力的路径。
我对丽丽戏称,如果我在健身房看到一个女孩,想和她做朋友,却只是点头微笑的话,她会觉得我是奇怪的人吧,而”正确‘的方式应当是,拉住她 热情赞美她身上一切细节。而这是我的生活哲学吗?所以以三十五的高龄,需要重新钻研我的生活哲学了吗,我不想。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