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古村长桥老厝探访之旅
南安,泉州府重邑。该线路有上百座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的“奎霞建筑群”;有现存古代著名跨海石桥——安平桥,顺着一块块石板古民居建筑群,漫步其中,恍如身处一座五光十色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民居,藏在深山里的“皇宫式古厝大观园”。
奎霞村, 五里桥, 蔡氏古民居, 李氏民居等组成“福建·南安古村长桥老厝探访之旅”,列入“营造之美,自在乡村”。
李氏古民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这里有闽南风格的燕尾脊,南洋风格的“番仔楼”“八角楼”“雨伞厝”,苏联风格的“石印厝”,以及古厝内精美的洋砖、木雕、石雕、砖雕,一梁一柱、一砖一瓦,诉说着南安人敢拼敢赢、爱国爱乡的情怀。

安平桥:又称五里桥,跨晋江市安海与南安市水头之间的海湾而建,是古代建成的世界较长的梁式石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誉。南宋绍兴八年(1138)始建,郡守赵令衿督造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竣工,历代均有修葺。桥身东西走向,长 二千二百六十米,以巨大石梁铺架,桥面最窄处三米、最宽处达四米。采用当时先进的“睡木沉基法”,筑桥墩三百六十二座。桥上筑有水心亭、中亭、官亭、雨亭、楼亭,两侧水中筑对称方石塔四座、圆塔一座,桥之东头建有高二十二米的五层六角空心瑞光塔,西头建有海潮庵,留存碑刻众多,是宋元时期泉州经济发达、港口繁盛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氏古民居:清朝同治六年(1867)始建,至宣统年间竣工。现存宅第十九座、书房一座,有序分布于东西长二百多米、南北宽一百多米的长方形区域,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宅第的主体多为硬山式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加两侧护屋,多幢建筑前后平行规整布局,厝前铺石埕,山墙之间留出2米宽、南北贯穿的防火通道,是清朝晚期闽南民居建筑群落的优秀代表。该建筑群装饰华丽、工艺精美,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受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奎霞村:石井镇奎霞村是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典型的“闽南渔村”,与金门岛仅一水之隔。自清末,在外拼搏的奎霞人致富不忘家乡,亲人纷纷回乡建置家园,一栋栋富有闽南特色的古大厝,中西结合的红砖洋楼成了如今闻名于世的“奎霞古民居建筑群”。作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奎霞村的建筑群就是一幅华侨寄托乡愁的立体画卷。每一幢老楼都有着清晰可辨的历史风格:清末古大厝气势辉煌,见证第一代南洋华侨的打拼史;各式西洋楼,土木石混搭着钢筋水泥,乃至金属材料、釉面砖,体现了中西融合的思维方式。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泉州市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锐自然博物馆,同时也是全球业界第一家以石材为主题的产业博物馆。博物馆综合主体为两栋互相连接的建筑,展陈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全馆紧扣岩石主题,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发现诠释并传播自然界中有关岩石的知识与文化,内设自然馆、人类馆、石材艺术馆、石材产业馆4个常设展馆,以及化石矿物清修实验室、博物馆文创中心和全球石材资源中心。

天心洞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呈美村琼花山麓,距离南安市三大古刹“泉南圣迹”天心洞二公里。景区内游玩体验项目丰富多彩,自然风光优美。

皇旗尖休闲庄园: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坐落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皇旗尖山脉,海拔800米,常年云雾缭绕。是一家集农业休闲观光、有机农业、养殖业、生态有机茶园种植、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