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太子:飞升之后的背景板NPC
打《黑神话:悟空》的时候,还以为小张太子是原创人物,因为89版西游记略过这号人物。后来翻书才看到,于是查了资料,分享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孙悟空部分原型源于无支祁,无支祁曾经被大禹降伏过,到了宋代演化为僧伽降伏水母娘娘的故事。所以吴承恩为了让黄眉这一难更加波折,特意演化了这个故事:有一位“大圣国师王菩萨”,昔年曾降伏“水母娘娘”,现在收伏了“水猿大圣”,并且还看管这水猿。由此看来,这位“大圣国师王”其实就是僧伽。僧伽在唐代曾被封为“国师”,以后又被称为“泗州大圣”。而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十七折《女王逼婚》中,女王曾说到“巫枝祇把张僧拿住在龟山上”。这个佛门的张僧,大概就是小张太子的出处,菩萨不能被打脸,所以就衍生出一个菩萨的弟子。
孙悟空到盱眙来请救兵,在《西游记》全书中完全是个过场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细节。作者加上了这个小小的插曲,意在增强故事的曲折性,使内容丰富多采。然而,它却让我们看出《西游记》的一些海底眼。它使我们确信淮河水神给了《西游记》巨大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大圣国师王”是僧伽的投影,而且“水猿大圣”无支祈也给了孙悟空以重大影响。“国师王”是“大圣”,无可非议;淮河水怪这只猴子也称“大圣”,这是一个重要内证。使我确信孙悟空的确曾以神猴无支祈作为原型的;并使我们确信,《西游记》曾从我国古代神话、宋元小说、民间故事、元明杂剧中的神猴故事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西游记》和孙悟空是我国古代文学土壤中的必然产物。这段过场戏写的盱眙地理名胜、地方故事,这比同一回中同样是过场戏的武当山一节写得真实有据,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足以证明作者是淮河下游一带的人。孙悟空西天路上遇到困难时,习惯上是西天请佛祖,南海请观音,上天请李靖父子,东海请龙王,
也挺能理解的,吴承恩在写作的时候,刚好想到老家盱眙的传说,那就显示家乡名胜、抖抖本地的风光。然后,佛教被打脸太影响取真经的政治正确,干脆虚构“民间菩萨”的徒弟来救场,更能衬托灵山的佛祖显灵。
最后说回来小张太子的生平:
祖居西土流沙国,我父原为沙国王。
自幼一身多疾苦,命干华盖恶星妨。
因师远慕长生诀,有分相逢舍药方。
半粒丹砂祛病退,愿从修行不为王。
学成不老同天寿,容颜永似少年郎。
也曾赶赴龙华会,也曾腾云到佛堂。
抚民高立浮屠塔,静海深明舍利光。
楮白枪尖能缚怪,淡缁衣袖把妖降。
如今静乐蠙城内,大地扬名说小张!
根据他的定场诗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网络爽文男主:出身皇族但体弱多病,出门奇遇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参与盛会、打败怪兽、人民拥护、归隐小城,基本和唐三、萧炎很有共同语言。但放到西游的环境中 ,真的是不能再弱的背景NPC,怪不得网络说:修真飞升,只是成为大圣面对的十万天兵中的一员。
所以,《黑神话:悟空》写道:小张太子真的有师父?是真有点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