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压迫感
这次的见面让我最深刻的感受是:
他爱我,他想和我在一起。而且这份爱还是如此强烈。我感受到了一种他带给我的压迫力:你必须是我的,你必须和我在一起,你不和我在一起就是不行。如果你不爱我,如果你不和我在一起我就要发怒、我就要发狂。这样的一种非常非常强烈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让我感到害怕,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要退却。
他的这个样子让我特别特别得陌生。好像他突然之间完完全全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好像那一个如同“管家仔”一样热心的少年突然之间就消失了,那个被我当作无话不谈的男闺蜜、可以放心与舒心地与之交谈、与之开心地开玩笑的那个好友一样模样的男生突然间消失了。他长成了一个非常强势、非常有压迫力、非常令我意想不到的男人。
他就好像在突然之间把这十一年的伪装全部都撕扯下来,就好像《美女与野兽》里的野兽突然之间变成了王子一样,把那层厚厚的伪装全部扯下来扔掉。他就像是不停地用强势性的语言、眼神与动作说着:我压根儿就不想当什么朋友,你就得是我的。这样的话。(他的这个表现让我想到钟汉良在《来不及说我爱你》里面对着李小冉生气地大声说:我才不想当什么老什子大哥,你就得是我的。)
当那层我无比熟悉与放松的伪装被他一瞬间全部扯下,露出他本来的面目时,我感到非常的陌生、非常地吃惊、非常地难以置信、非常地害怕,如果当时不是我已经做好了放弃他的决心,因而有足够强大的气场,不然我在这样的他面前一定会瑟瑟发抖。
即使我回到了家呆了几天,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感觉到害怕。他让我感到害怕。就好像如果我拒绝了他,他下一秒就要发狂一样。
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当他知道我在家过得并不开心以及与母亲的关系非常有毒有害的时候,他非常生气,替我生气,他一直说着让我离开家离开家乡。他还想让我在他眼皮子底下,与他在同一座城市。他说的这些,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并没有过好我自己的人生,他想要“插手”我的人生,他想要“全盘接管”我的人生。
回到家后的这几天,我在脑海里不停地浮现与回顾这次见面的种种与幻想着未来见面的种种,我才发现,我在一种毫无希望的状态下一个人坚持着等了他七年,就好像钟汉良在《何以笙箫默》里毫无希望地等着唐嫣七年一样。虽然我到处找男生聊天,会和一些男生见面,甚至与英国小哥来了一场短暂又炽热的轰轰烈烈的跨国精神恋爱,但是我知道我内心最深处一定是留给他的。
就像是在17年底他以“我们是朋友”的理由拒绝我之后,我在18年和他说,如果我未来交了男朋友,我在内心处的位置一定会把他放在我男朋友面前。那个时候我还说,女孩子的青春很宝贵,我妈让我抓紧时间找男朋友。
为什么我一直认为他是“不喜欢”我的呢?因为他每一次拒绝都是以“我们是朋友”的名义。17年底我第一次告白,他说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和我是“朋友”。我问他“你觉得男女生之间有纯友谊吗?”他说他觉得有。18年底我第二次告白,他说他看到我的告白很开心。但我的幸福不是他。他会当我儿子的“教父”的。20年底我第三次告白,我说我对他“亲情、爱情、友情”都有。他回感情本来就是复杂的。他没有和我在暧昧。他对我是朋友。然后我急了,就骂他为什么不喜欢我还对我这么好,他这不是“中央空调”是什么?
就因为他每次拒绝我,都以“我们是朋友”来拒绝我,所以无论每次我被拒绝自尊心有多么大的打击,我最后都只能承认“他对我没有朋友以上的想法”。虽然有时候和我妈说起,我妈说因为他给不了我什么,他不敢。可是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问题他应该和我说呀,我们一起讨论、一起面对呀。而不是“我们是朋友”这样令我痛苦绝望的回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的确确在我最青春的二十代里,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执着的人。对梦想执着、对他执着、对我的这份爱执着。即使屡战屡败、即使伤痕累累,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如果不是从我们结束冷战之后的三年里,除了一年见一次面打两次电话之外的信息大部分他都不回复,我可能真的放弃不了。只是太伤了、太痛了、太累了、太消耗了,我才最终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看着我写的那句“我一直以为你不喜欢我。我认为你曾经在高中和大学喜欢过我。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喜欢了”,我真的是哭了很久。正因为我认定“他不喜欢我”,所以才在今年四月份给他发的长长的语音里,说他这么有能力,未来一定会结婚生子的。我也会找一份很好很挣钱的工作,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工作,当一个我从高中毕业就想当的女强人,也因此没有时间去恋爱了,所以我打算一直单着,好好赚钱,大不了就孤独终老。但是这些话在他那里他都没有回。
我和我妈说起,我说我就是说了我所有的想法啊,他为什么不回复我。我说我被拒绝过很多次了,既然往前走不行,那我就后退一步,朋友总是还在的嘛。我还说了我所有的男生朋友以及认识的男生们的优点与带给我的影响,包括前男友的优点与带给我的影响。
我说这些就是想让他了解我在与他冷战的一年半里,以及之后几乎不联系的一年里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和他说这些男生朋友们带给我的影响,是因为我认为他们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优点,我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他们的这些优点与长处,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的这些东西,是很值得分享给他,让他也学习一下的。因为我认为朋友之间就是要相互了解与分享好的东西。
我妈说,他不回要么就是他就是不想回,要么就是他“嫉妒”。他“嫉妒”?他“嫉妒”什么?他“嫉妒”我说的那三个男生吗?可是我又跟他们没有怎么样。再说他为什么要“嫉妒”呀。这次我专门去问了他为什么没有回复那些语音,他果然闪烁其词,然后说我是在“发泄”。“发泄”这个词我真的听不得,我真的当场对他绝望加上气炸。我这么迫切与渴望拼命不想失去他而和他很偶尔很偶尔地说说自己,也了解一下他,怎么就成了我在向他“发泄”了呢?
我当时听到这个词就彻底对他“死心”了。既然我说说话都是发泄的话,那么他还想与我联系吗?说实话大学毕业之后这七年,如果不是因为我就是不想失去他,拼命努力想在不打扰他的前提下与他偶尔联系一下,他这么被动,这么不想说话,那我们是不是很早就不怎么联系,甚至几年才联系一次呢?那样我们不就真的“形同陌路”了吗?即使是好朋友也得一年联系一次啊!
想到我“被迫认为”他是不喜欢我的,加上巨大的自尊心受挫,再加上我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放弃他的,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再想到,如果,如果他真的是一直都在喜欢我的话(从他现在表现出来的对我喜欢的强烈度与浓度,我觉得是有可能的),那我这么多年的毫无希望的漫长等待以及漫长等待之下的痛苦与绝望又是什么呀?那我们两个为什么要这么虐自己,这么虐对方啊?
我是一个对恋爱非常不敏感、对男生的心思、对男生的喜欢非常不敏感的人。我也是一个对自己的喜欢很不敏感的人。当我意识到我喜欢他的时候,还是16年我意识到我很想和他一起做所有的事,想和他一起学习、一起做题、一起做事、一起见面、一起吃饭。我甚至还问过表姐,我还说,啊,这就是喜欢啊。你看,我是一个连自己的喜欢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自我确认”的人。
所以,对于男生的喜欢,只有他们说出来了我才能相信,不然我会一律当作朋友。很简单,因为我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确认他们的喜欢,所以最简单、最不花费我时间与精力的方式就是他们自己说出来。如果他们的喜欢能够达到让我看出来的程度,那么他们的喜欢一定非常非常明显与浓烈了。就像是我之前很喜欢的那个温柔的男生,因为他的表现就是眼睛都要长在我身上一样的浓烈与热情,甚至常常往我的嘴唇上面看。我当时常常想对他说,你控制一下自己。
或者就像这次的好友,他表现的实在是太明显了,他说的话就差一点就是打名牌了,如果我还听不出来他的话是说给我听的,如果我还感受不到他如此深沉的爱的话,那我怕不是个傻子了。为什么我能和英国小哥在一起,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给了我足够的“确信”,他可以大声地表达出来:我是喜欢你的,我是爱你的。他的这份通过不断重复而不断加深的“确信”,是我“安全感”的来源,是我不需要花费自己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揣测、去推断、去猜测才能明白的。
而我与好友的关系,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持续着“好友”的形态,除了他因为现实原因一直拒绝我之外,就是我们两个就像是一对“对抗体”一样。他懂,但他不说。而我不懂,我需要猜测、推断、揣测,而即使是猜测、推断,揣测了很长时间,如果不是极其明显的情况,我仍然需要对方亲口说出我心中所想的答案,我才能最终确定。这应该是由于我内心深处还是缺乏安全感吧。需要由男生给我“确信”,我才能够相信自己的感觉,我才能够“确信”。
虽然我不懂,但是关于自己能够确信我喜欢他之后,我是会表达?会说的。我的确在漫长的时间里因为绝对的冷漠与绝对的克制而有“情感障碍”,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感受不到。无论是任何感觉与情感,都像是麻木了一样,像是装满了弹簧、绷紧了弦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弹性”。
我恋爱的水准也就是一个小学生的水平。我恋爱的层次与段位也是一个小学生的水平。所以这么多年里,我们两个人纠缠、纠葛、纠结了这么多年、这么久,是因为我们两个人,一个懂但不说。一个不懂但会说。
虽然古今中外的影视剧我刷过那么多,甚至其中还有的刷了几遍,我能够理解其中男女主的感情,我也可以把我很深层次的感情随着故事剧情的推展与人物纤细柔软的内心世界发展而充分地调动起来。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非常内敛,无法将自己感情外放的人。就像是好友,他的眼神、他眼中含的泪,我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我自己很难在别人面前,很难在除了我自己的外部世界面前,给显露出来。我永远只会往内收。
所以,至今为止,我都没有展露过我自己喜欢是什么样子的、心疼是什么样子的、难过是什么样子的,尤其是需要流泪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只憋着自己的全部情绪与感情,然后把它们全部都在别人走后,在只属于我的世界里,自己把所有的一切情绪与情感涌现出来,让我自己全盘接收、全盘消化。如果我是一个演员,我一定是全世界最差的演员,因为我的眼神戏基本是零。
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我的人生分分钟、秒秒钟过成了电视剧,我甚至就像前面的电视剧一样能找出好几处电视剧里的场景。但是既然已经如此,我不得不厚着脸皮迎上去。过了这几天大脑疯狂运转的时间,这段时间我睁眼闭眼都是那天与他的对话、那天他说的话与眼神。后面我自己的时间里,我要好好为自己的目标与前路与未来努力奋斗了。我要走出他带给我的影响。其实我已经走出了我妈对我的影响,不是因为爱不是因为原谅,而是因为我可以完完全全靠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正因为我可以靠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了,所以我不需要我妈对我的任何影响了。而且我也开始完全地可以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做出决策了。所以,我对我妈没有恨了,我对她的心情很平静,她依然是我妈,我与她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屋子里仍然非常习惯了。所以,她仍然是我的习惯、我的安全区与保护区。我不可能完全脱离她。因为如果我在外面受到任何伤害,包括我未来可能受到好友的任何伤害,我都需要一个避风港、一个安慰区。而那个避风港与安慰区,我知道只能是我妈。
说白了我需要我妈来平衡我与他之间的关系。因为任何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会有矛盾、有不合、有起承转合、有矛盾发展。所以,如果我完完全全只依赖他一个人,往往这样的全部专注点只专注在一个人身上的关系,往往容易失衡。尤其是他这种不想别人打扰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更不希望我太话唠太粘人,就像我之前那么多年我对他的话唠与粘人应该让他很有负担吧。所以,我需要有外界的人际关系来平衡掉我与他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外界的人际关系,最好的、最值得信赖的、最保险的就是与我妈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然风险过高。我学这个专业的,实在是认识的太过于深刻了。
任何感情,无论多么浓烈都是暂时的,后面的感情会变淡,会发展、会变化,甚至会像之前几年的我们两个人一样,关系变成了他所说的“消耗”。所以,在还爱的时候,尤其是他这么爱这么上头的时候,仍然还喜欢他、还爱他,只是这份喜欢与爱因为太久的没有回应消耗而减弱的我,最优选择就是立刻马上的回应,而不是像我刚从他那里回来,还信誓旦旦地想,我要“顺其自然”地发展与他之间的关系。说实话,如果我“顺其自然”地发展与他之间的关系,那我们一年见一到两次面,那三年五年才能慢慢发展成情侣的话,那个时候我们都多大了呢?三十五岁了。虽然三十五岁也不大,但是那个时候再谈起来的恋爱将会完全没有现在三十岁的心境的。
其实我现在想想,幸好我们没有过早在一起。如果我们二十四五岁在一起了,那个时候我们两个都自尊心超强、心高气傲,两个人又完全都不会服软、都不会去哄对方,那么我们两个人在他这么忙、工作之余的时间里能打打游戏、去爬个山放松一下自己都是得之不易的情况下,而我又特别话唠特别需要人陪的情况下,我们两个可能早就消耗掉两个人的全部美好记忆,早就分手了吧。
而在我们两个人都三十岁的这个年纪,虽然我们两个都算不上有多么成熟,但是我们两个人对自己、对对方的了解与认识越来越深入,我们两个知道要各自退一步、让一步,我们两个知道要相互迁就、相互包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两个都人居高气傲、都不想占下风,那样矛盾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调解与解决。所以,三十岁的年纪,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最好的年纪。我们也经历了一年半的冷战与一年半不怎么联系,三年才见面之后两个人对彼此的珍惜。我们两个正因为经历过失去了对方的难捱的日子,我们才能够珍惜拥有对方的那些岁月。
其实从这次与好友的见面,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失衡了。他强势又霸道地处于“上位”,而我弱势又惶恐地处于“下位”,还好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我的任何“弱势”与“惶恐”,而是强装自己气场强大,不能被他完全给盖住了。他现在变得如此强势与霸道,我真的惊讶与完全难以想象,所以未来我得把自己的气场炼就强大,才能够与他现在如此强大的气场相平衡。但是其实我觉得在未来,很可能我稍微弱势一下,在他如此强势霸道面前,我可能都是“小女生”一般的弱势了。
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让自己强大,努力平衡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失衡,也就是不要变成他特别强势与我特别弱势的关系。这种关系其实我也受不了,他也受不了。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弱势的小女生,而他本来就认为我是“高知女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女生。
以上是我对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过往与未来发展的分析。虽然这么多的理性分析与思考,但感性上我还是下定决心要迎难而上。正因此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选择与做出了回应。(虽然还是要等待。)但就像是小Orm说的,耐心一点,只有耐心一点才能做好,才能克服一切的困难。
因为我知道,在我人生之路走得如此艰难,在我非常清楚我身边的人根本就在伤害我,在身边的人全都令我绝望的时候,只有他能靠得住、依赖得住,只有他是真正站在我的角度为我着想的人。换言说,只有他是真正爱我的人。这一点其实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是真正希望我好、为我好的人。我只是认为他在这七年里不喜欢我。
因为我从大学就知道他是真正站在我的角度为我好的人,所以我就一直以为真正的“好朋友”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可是当我也这样对待我的闺蜜的时候,我才发现,如果要真正站在一个人的角度为对方好,是非常非常要付出自己巨大的能量的。当终有一天,我能做到他对我一样对待我的闺蜜,我才意识到,做到这一点有多么难,而且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爱了。而他能够站在我的角度为我着想了这么多年。(就像是这次见面我对他说我对女生多么为她们着想,多么仁至义尽,多么两肋插刀。他说,你交个女朋友吧。看来他也知道对一个人能够做到为她好,就已经是女朋友的程度了。)
我曾经在漫长的时间里,都一个人沉浸在非常非常浓烈的自我感动之中,认为他是“李大仁”,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程又青”。认为他是Connell,他是Dex,而我是Marianne,我是Em。我在漫长的岁月里沉浸在这种感动的自我状态中无法自拔。我甚至靠着他带给我的这份持久的无法褪去的感动努力克服极致的孤独与艰难的日子。这份他带给我的感动甚至是我的精神支柱般的力量。我靠着它活过了所有艰难岁月。
我在18年的见面对他说,他对我太好了,我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像他对待我一样对待他。然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这句话居然成为了一个之后这么多年的Flag,在这之后的六年里,我对他的狂热、我对他的需要、我对他的追求,远远超过他对我的好与热情了。这之后的六年里,我居然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厉行着我曾经脱口而出的Flag:我做不到你对待我那样对待你,我做不到你对我那么好地对你好。然而,我全部都做到了。在这之后的六年里,我做到了我对他的那么好,我做到了我所能做到的一切,我做到了问心无愧,我做到了仁至义尽,我做到了我们两个互相对待对方的程度的平衡。
所以,正因为我在这六年时间里做到了他曾经对待我那样的好,所以我才能问心无愧、心怀坦荡地接受他现在对我的好。
未来我的人生是会把他计划进去的。我的计划顺序是:工作、梦想、他。前两个是我自己。后一个是他。因为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把自己顾好,好好爱自己,才能够拥有正向、健康的亲密关系。
以及,我们两个人之前已经浪费了这么多能够在一起的时间,所以未来我们的时间应该用在好好相爱、好好制造美好回忆上面,而不是仍在互相试探与确认,以及治愈之前岁月中对方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上面。我们的时间有限,为什么不拿来好好相爱,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对方呢?为什么不拿来去感受幸福呢?
我想让他看到什么?我想让他看到快乐、爱与幸福。还有一种天真纯真的人生模样。在某种意义上,我希望我能带给他我所能带给他的一切。让我们不要再像过去一样浪费任何时间。好好地爱一场。因为我们已经浪费掉我们的青春里太多的时间了。
所以,我的好友,未来让我们尽情相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