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同学剪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些特质。留学的这么同学们来自于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生活背景也为他们赋予了——在我个人看来——与众不同的方面。我将记录同学们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或事件。
1.摆放桌子事件,アラン。第一次的教学法课程是3班和4班一起上,共计21人。但教室仍然在4班的教室。教室内摆放的桌椅仍然是11人的数量。随着同学们的陆续到来,摆放的桌子不够,很多人只能站着。但其实教室后面还有折叠起来的桌子和椅子,数量是足够的。印度尼西亚的同学アラン(男)进来后,马上就吆喝着一起摆放教室后面的桌椅。他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私たちも先生でしょう。”那个时刻,我有些惭愧,也有当头棒喝的感觉。自从来留学后,下了课就是和同学们聊天、玩耍,总之想办法打发下课后的漫长时光,似乎是故意让自己陶醉于这虚拟的大学时光。但“我们都是老师”,我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才是自己的工作。也许是从那一刻,我摆正了自己的身份,让自己逐步回到工作状态。
2.公园聊天事件,ヘルデー。这个巴西小伙性格很开朗,还是个油管up主,虽然日常播放量只有几百,但他主要是为了记录给家人看。有个周五的下午,他跑到距离学校步行40分钟的公园,特别想和别人聊天。行路匆匆的下班族不是合适的对象,他看到公园里有锻炼身体的大爷,便鼓起勇气上前搭话。我们一边感觉很好笑,觉得脑回路清奇,但同时又很佩服他的勇气。后来他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这6个月转瞬即逝(あっという間に),他想抓紧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口语、想抓紧一切时间体验一切能体验的。在这之前,他去东京时就认识了一个朋友,一边锻炼口语一边做伴同去游玩。对于他,我真的佩服:目标非常清晰,而且行动力极强,想到马上就去做,不会瞻前顾后。之所以佩服,是因为自己缺少那么强的行动力,做决定时优柔寡断。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事业的方向、娃的教育方向等等。尽快确定方向,才能明确目标,才能做出有效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