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从校招就业瓶颈想到的:觉得没有选择时,主动搜索吧
目录:
1. 道——主动搜索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上)从校招就业瓶颈想到的:觉得没有选择时,主动搜索吧
2. 法——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主动搜索,主动搜索应该注意避免的误区:本文
3. 术——能帮我们搜得更好的一些小技巧:下篇
一、【适合主动搜索的内容】
当我们谈论“主动搜索”,到底要搜的是什么?是普遍规律吗?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规律无需搜索,他们会不断以稳定的面貌出现在各种信息流中;而且,规律对个人的命运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其实,我们要“主动搜索”的,无非是我们的四类信息:
1. 具体的时间:
比如应届生找工作,一定要注意信息时效,就业形势风云变幻,你拿去年学长学姐的经验帖,都未必有今年刚上岸的普通人经验有参考价值;
2. 具体的身份:
换工作时,我们经常会搜“XX岗位性价比怎么样”,但容易忽略的是“回答者本人的身份和我是否相同”。比如网上有人认为“公务员性价比低”,那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说这句话的人,是什么角色——ta是一线城市公务员?还是十八线个体工商户?还是大厂打工人?如果能搜到对方的收入参照系,“性价比低”这样的评价才对你能产生真实的参考意义。
3. 具体的目标:
还是换工作时,我们是不是经常发现“任何工作都有人劝退”?但有意思的是,不同人的职业追求目标不同,劝退的含义也大相径庭。我们在搜索时,就要侧重去搜和我们有相同目标者的观点。比如你想实现经济独立,就要搜“XX岗位”+“薪酬上升空间大”,而选择性忽略“价值感低”这类观点持有者的看法。甘蔗没有两头甜,在海量的信息里,我们必须对目标有取舍,信息才更有参考价值。
4. 具体的条件:
除了时间维度,还有很多条件会导致我们的搜索出现偏差。比如研究范围的差异——国内和国外的国情就很不一样,搜一些宏观分析时,要注意报告研究对象是否是国内;再比如研究者的视角差异——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的研究方向不同,同一主题的分析,前者会更注重大而全的宏观视角,后者则更注重挖掘商业社会的视角。我们在搜索时,要注意尽量全面地添加自己需要的具体条件。
二、【主动搜索的常见误区】
误区1:小红书、抖音只适合搜集真实个例,不适合搜索普遍规律;
1.找真实个例,我们应该参考的方向是“看看哪些情况会存在”,不适合参考的是“哪些情况不存在”;
2.找普遍规律时,只是简单参考“流言”,懒于查证权威分析。
想看普遍规律,左转google搜索,用【研究报告】【行业分析】等关键词搜专业机构的数据分析——再多个例也很难给你可信的规律,请相信大数据的力量。
举个典型错例:小丽是想转码的英专生,她去小红书想搜一下如何转码,结果很多帖子说:英专转码概率微乎其微。正在申请master的小颖准备毕业后留在国外,她搜了一下小红书如何找工,发现大部分声音说“现在X国留不下来”。于是,小丽和小颖都感到迷茫,考虑要不要放弃。 她俩做对了的地方:小红书上确实有很多真实个例可以参考。做错了的地方:不应该在小红书上听取所谓的“趋势”“规律”“现状”,因为每个素人博主基于自身经验推导出的“趋势”几乎都是不可信的、要素模糊的、对你没有参考价值的。而因为社交平台总是需要煽动焦虑,所以其中“负面的”、“消极的”趋势往往更容易推送给你,不建议轻信。
正确的做法:
① 有选择地看介绍个例经历的帖子,重点观察那些成功上岸的人做对了什么、有什么资源和策略、当时的环境有没有什么和现在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他们没写,可以留言和他们讨论;
② 至于转码和海外找工的真实成功率到底是高是低,不妨尝试去google搜搜媒体报道、大型机构的统计,小诀窍:国内媒体要搜、海外媒体也要搜,一些社科学术论文的数据会非常翔实,不需要全看,巧用简介速读,大致搜搜有没有你想要的数据即可。
误区2:搜索词太粗略,没有考虑自己的特殊情况,搜不到有用的信息;
这是很多人的痛点——搜索其实是有方法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特殊情况,直接用1、2个关键词搜不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此时,请牢记搜索的6要素:时间、地域、身份角色、已有的资源、想要的目标、不希望用的方法。
但是这么多信息,我们直接一股脑搜,能搜对吗?这时候,就要请出一个便宜好用的良师益友了:那就是chatgpt。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会用chatgpt来辅助自己的日常工作,比如生成文案、画图,但其实gpt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地方,它能辅助你思考,帮你找优质的信息渠道。比如前面的转码与找工问题,我们普通人可能只知道小红书、抖音、微博,但如果你问gpt,它可以帮你再找到几十个能搜集个例的平台。
此外,gpt还能对你的搜索思路加以指导:比如你可以问它“我已经去小红书搜索了如何转码的例子,但我的情况比较特殊,例如XXX和YYY,这种情况下我如何优化搜索关键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我的转码学习方案?”总之,它相当于一个廉价的良师益友,不仅能帮你干活,更能指导你思考,帮你检查你知道的信息,补充你的盲区。
误区3:判断不了搜索结果里什么人可信,什么人不可信,被居心叵测的结果牵着走;
其实网络上的信息,分享动机无外乎几种,每种都有其痕迹,大家不妨留意:
① 盈利机构,想卖你课or商品:表现为说话娓娓动听,但情绪价值给到、大方向的饼也画给你,唯独具体实操不写,等你私信了再下饵——其实我的上篇帖子也运用了这个套路,我这样的帖子我也会建议大家避雷;
② 表面是分享,实则是炫耀:表现为情绪>事实,通篇鸡汤,渲染个体的毅力坚韧、运气爆棚、一路遇贵人,但绕开具体的能力项和成果不谈,这样的博主可能很多小白会默默关注,以为后面ta会分享干货,其实不会分享的人永远也不会分享,不必浪费时间关注;
③ 以偏概全,试图用个人经历向你证明一种普遍规律:素人经验可贵在于真实,但你最好看100个素人经验,胜过轻信1个素人的100篇帖子;因为再真实的经历也源自个人,有其局限性;
④ 官方媒体:报道往往分两类——采访个体经历的,和介绍宏观数据。大家多关注后者,少关注前者,还是一样的道理,局部摘出来让你细看,一定是因为它和整体不太一致,所以局部信息对我们的参考价值没有那么大。
误区4:听信了大V背书,在靠谱大V的推荐人脉那里搜索信息;
我们常常不止一次提到过“人脉”概念,在很多人眼中,接近优质人脉是搜集信息的最有效途径。而粉丝量众多的大V自媒体又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接近的“人脉”,所以他们推荐的“专家朋友”、“老司机”、“行业师傅”,我们往往更容易采信。 但其实这正是一个大坑:
① 每个大V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他们推荐的东西,未必真的懂,甚至不一定比你懂,比如读书博主推荐的保险,旅游博主推荐的母婴用品;
② 大V的每条动态其实都有商业报价,很少有真正无偿的推荐,那么商业推广的成本从哪儿来?当然是从被推广的账号收割你我的韭菜费里来。甚至,有很多大V会把自己的割韭菜小号在大号分享出来,打着“无私分享”的旗号,所以,即使是大V擅长的领域,他们的“推荐人脉”也不建议轻易采信。 如果实在想看看,先关注至少30天,翻翻这个“人脉”过往的发言有没有让你觉得“虚头巴脑”的地方,再付费也不迟。
误区5:总在众所周知的搜索引擎里打转,找不到专业人士内部的信息渠道来打听信息。
很多求职者会发现,你在百度、谷歌搜到的就业信息往往很粗略,一个行业的平均薪资你还能勉强搜到,哪些公司高薪、哪些公司恶心,哪些岗位有35岁危机、哪些岗位越老越精……这些信息如深埋海平面的冰山,似乎挖不出来了。但这些其实是有很多办法的。 信息的挖掘,本质上是对“正确的人”的挖掘,也让我们进入下一篇章——聊聊哪些小技巧能帮你快速挖到正确的“信源”。
-
胖桃桃桃桃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9 16:23:25
-
skuensd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2 23:06:24
-
金无獍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13 16:27:15
-
一岁穗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30 00:56:30
-
豆友193118461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0 22:10:14
-
还行吧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13 23:43:46
-
姥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13 14:12:28
-
水龙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13 13:20:45
-
Wi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9 12:53:56
-
Coconut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4 15:07:47
-
板栗牛奶🌰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30 13:29:36
-
豆芽大超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27 13:16:36
-
Frida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23 17:55:44
-
mio0口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9 19:10:11
-
豆友52WDMIy10U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5 12:37:3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3 12:16:47
-
王胖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2 20:33:40
-
豆友XWD7XFnkt8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2 01:13:4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0 13:39:18
-
纯黑珊瑚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9 09:15:14
-
Plut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6 09:20:33
-
一坨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9 06:21:15
-
国家栋梁穆霓凰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9 00:14:53
-
狼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8 14:46:23
-
Mr-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8 05:05:43
-
doubany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7 19:20:2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21:48:14
-
去鳩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19:38:40
-
不要命的怕死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10:29:1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6 09:38:0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5 13:32:07
-
th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5 12:59:08
-
shan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5 12:37:38
-
杜树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5 12:06:25
-
潺潺馋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5 01:42:15
-
清澈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4 23:50:48
-
ro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5 19:13:07
-
罗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3 12:21:18
-
卡勒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2 01:05:31
-
安哥拉狂🐇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5 23:41:59
-
吃了有文化的亏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5 00:50:35
-
不要往下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8 14:12:22
-
茶叶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7 16:12:53
-
Rook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6 19:25:34
-
早睡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6 11:53:1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5 21:58:33
-
暴躁网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5 12:13:13
-
还在摸鱼的魔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5 11:53:46
-
青青子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5 07:45:1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4 17:59:57
-
矿物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4 15:57:06
-
user9265358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4 12:53:17
-
dora哒哒哒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4 07:57:14
-
Jo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4 00:29:58
跳水海岛_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过来人有话说 | 离职时遭遇千层套路,如何破局拿到最佳结果?[3000字干货] (47人喜欢)
- (下)从校招就业瓶颈想到的:当一个做题家打破了信息差 (5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