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年代的龙门到90年代的新龙门到2024年的越剧龙门,客栈里发生了什么
先介绍下背景资料:
《龙门客栈》1967年 胡金铨
《龙门客栈》是由胡金铨执导并担任编剧,上官灵凤、石隽、苗天、徐枫等主演的古装武侠电影,于1967年10月2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以明朝中期为背景,讲述了武林侠士萧少镃(石隽 饰)、朱辉(上官灵凤 饰)等为救助忠良之后,与以太监曹少钦(白鹰 饰)为首的东厂高手在龙门客栈展开激烈拼杀的故事。
《新龙门客栈》1992年,徐克作品
《新龙门客栈》是由李惠民执导,徐克监制、编剧,张曼玉、梁家辉、林青霞、甄子丹等主演的动作武侠电影,于1992年8月27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讲述了明朝景泰年间,东厂大太监曹少钦(甄子丹 饰),将忠良兵部尚书杨宇轩陷害致死,并以流放杨宇轩的儿女为诱饵,引出杨的部下周淮安(梁家辉 饰),妄图将其旧部一网打尽。江湖女侠邱莫言(林青霞 饰)受周淮安之托,经过浴血厮杀,救出杨家儿女,与周淮安相约在大漠边关的龙门客栈会,在龙门客栈与东厂曹少钦手下发生尔虞我诈的遭遇战故事。
越剧电影《新龙门客栈》2024年 茅威涛艺术总监作品 编剧孙钰煕
主演李云霄,陈丽君等(只谈电影版)2024年8月底上映。因为故事基本雷同于92版,不再赘述。
从作品的时间线来说,抛开乱七八糟的网络乱炖,有影响力的是胡金铨版,徐克的92版,徐克在2011年的翻拍《龙门飞甲》,再到2023年的剧场版沉浸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从个人观看的时间线来说,90年代在西湖剧院看的电影徐克92年版,2011年影院看的《龙门飞甲》,2023年线上的越剧剧场版。再特别去找了胡金铨版,再看了一次92版,11版,2024年越剧电影上映的时候去看电影院看了越剧版。也算看的次数多了。
先说结论:
《龙门客栈》是大师之作。艺术性和开创性是启发式的,断崖式的,后继无人。
《新龙门客栈》是新武侠的开山之作。是顺应新时代新技术的,新观念的表达,也是香港电影编导演各方面大放异彩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是票房和艺术的双赢。
越剧《新龙门客栈》是一个现象级爆款,成就主要体现在捧出越剧花旦和小生,吸引了年轻人在传统戏曲上的关注,作为记录电影,它偏向于舞台记录,而非电影创作本身。把它当成剧场版的动态写真集更合适。
先来说说67版的龙门。
彼时34岁的胡金铨已经完成了从演员到助导到导演身份的转变。从香港的邵氏转到了台湾。个人风格基本形成。第一部武侠电影《大醉侠》(捧红了郑佩佩的武打巨作)已经完成,后一部《侠女》(尝试了聊斋志异的玄幻,鬼气森森。融入了佛教思想的因果,杀戮和救赎。著名的竹林戏滋养了李安惊艳西方的卧虎藏龙。文人电影的雏形已经具备)已经提上日程。在这个中间出品的《龙门客栈》一经推出,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在他虏获的人心里,就有徐克。功成名就后的徐克为了追星,安排了92年的那版《新龙门客栈》。最初是想和偶像联合拍摄的,只是双方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最后导演找了其他人挂名。
后面看到的所有关于龙门的元素,关外,沙漠,黑店,救忠良之后,东厂,女扮男装,男女侠客,武打动作设计,曹少钦等等,最初都来自于胡金铨。
胡金铨是一个细节狂人,从他第一部接替李翰祥的《玉堂春》开始,他对明朝的历史就有种近乎历史学家的考据。所以在电影中明朝人的民间服饰,锦衣卫东厂的官方着装都是有据可考的。以后的历代侠客和千岁们,服饰虽然进行了时尚调整,基本的颜色和纹理都没太大变化。
他构建了一个侠义的世界,定义了侠义的概念。在67版作品里,男主女主之间没有爱情线,是被客栈老板请来救遗孤的,里面有人情的部分,也有各自行侠仗义的需求驱使,毕竟老板给的也不多,面对的敌人可真的很多还要搭上命的。客栈老板是新旧两版最大的变动,67版老板退休前是杨大人的手下,有带兵经验的,所以在电影里,他遇事沉稳,能排兵布将。押送遗孤的官差,也不是无脑且冷漠无情的,为了完成自己工作顺利回家,路上尽可能的保护了遗孤。
敌对方自然是很强的。曹少钦就是最大的BOSS。不仅智商高,诡计多端还武功高强。一群侠客围着他基本都要战损完了才勉强打倒了他。鞑靼的元素有,但不是主要角色。主要是来投诚和关键时刻让主角团得以完成杀敌重任的。按照官位的大小来配比武功强弱,大概就是在67版里就被定义下来了。从此每个版本的大反派都是曹少钦。
和后面的写意武打不同,67版的一招一式看起来就像是现实生活里直接搬过去的,和后面的比起来一点不美观,一点不连贯,还肉眼可见的打的很辛苦。但在昂贵的胶片时代,在无法即时看回放(拍完电影必须要洗出来,在专业设备上查看样片)的时代,大师已经营造出了大漠的荒凉,风吹动着漫天黄沙,头纱飞舞,乱箭齐飞,短兵相接,兵器和拳脚划破空气的声音,铿锵作响,武侠的影像具体化了。
比这些更为难得的是,贵族公子胡金铨在讲故事的时候,有种不慌不忙的耐心。要等一阵风,要等一阵烟。镜头讲究,故事又讲的引人入胜。东厂亮相的时候,他创造性的采用了京剧的鼓点,京剧的身段,加一点京剧的念白。虽然东厂那个年代京剧还远没有诞生,但是这个混搭造成的冲击力如此之强,导致后来被纷纷效仿。(题外话,可能放几年年前我不一定能看懂。所以有的经典为什么觉得不怎么样,是因为自己的感受力不够,如何提高感受力,就是多看多读多思考。从量变到质变)
92年的新龙门
和同学翘课去看的。张曼玉,梁家辉,林青霞是知道的。徐克也是知道的。甄子丹那个时候还没什么名声。什么演技,什么内心,什么结构,什么艺术,完全不存在的。看个故事认个人脸就是全部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评价这么高,不就是一本香港片么,只不过是电影院里看的而言。屏幕是大了点,好像和录像厅看差别不大,更别说礼堂里放的雷瑟电影了。但是当2011年的那个《龙门飞甲》上映的时候,激动的我语无伦次。觉得演的好,特效好,故事好带感,好国际范,哪哪都好。好新颖好好看。那时我的见识和阅片量相比92年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对徐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迷信,徐老怪又很鸡贼的用上了李宇春,范晓萱,陈坤,周迅这些最红的明星。但是当我2023年再次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觉得基本上它就是一个商业项目,精准找对当年的痛点和时代潮流打造的快餐。多吃一次就是味同嚼蜡。经不起推敲的剧情,胡乱拼凑的寻宝元素,把新龙门这个故事切割成无法互通的一片片,当年吃的各种味道刺激如今看来全是工业调味品,廉价,浓郁,不健康。而重新看92版新龙门的时候,发现原来它才是和67版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最好继承。虽然徐克版没有了那么重的书卷气。
回头去看,才知道90年代是一个文化和精神多么富足的时代。世界范围里,导演是大师级的,演员的颜值和演技是天花板级别,编剧是殿堂级的。
90年代的徐克,进入不惑的40多岁。已经拍出了《新蜀山剑侠》《刀马旦》《倩女幽魂》《英雄本色》以及《黄飞鸿》。每一部基本都是一个流派电影的开始。每一部都是爆款。正是创作力旺盛的年代。在沿袭了龙门客栈这个地址和主要故事脉络后,徐克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主要人物上,客栈老板从中年男性变成了风情万种的年轻女性;男主角从纯粹的江湖人士变成有官职的周淮安;邱莫言这个角色和男主有了感情纠葛,还有了爱情信物;鞑靼变成了刁不遇,黑店掌刀,隐藏的武力王者;曹少钦的年龄依然不变,属下的年龄上去了,增加了捏着嗓子的贾公公这个戏份很多的角色。而饰演这些角色的演员,梁家辉正33岁左右,那一年他还拍了一部电影叫《情人》,蜚声国际,获得了亚洲最美屁股的美誉。当他的周淮安从沙漠深处而来,从模糊的剪影到特写,由不得赤身裸体的金镶玉要多看两眼了,在一群灰扑扑的糙汉中,他是如此脱俗。儒雅中带着风流,世故中带着纯真,骄傲却不冷漠。林青霞的邱莫言,着男装的时候帅气逼人,好看到可以自动忽略掉任何的瑕疵,只需要静静对着那张脸,她做什么都是对的。那一年,38岁的林青霞还有另外一部徐克作品迷死万千少女,叫做《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而最出彩的金镶玉,当年张曼玉才27岁。那一年她有两本电影被提名第12界香港金像奖,一部是以金镶玉的角色,另外一本是《阮玲玉》中的阮玲玉。最后她自己的阮玲玉打败了自己的金镶玉获得了最佳女主角。那一年,张曼玉摆脱了花瓶的标签,跻身演技派。张曼玉版的金镶玉,从此把客栈老板这个角色固定成了女性,而且是风情万种的女性。事实上,金镶玉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风情,她有一闪而过的寂寞,有一丝丝好奇,有在浊世讨生活的狡黠,还有,埋在内心深处的侠义。她是如此鲜活,如此生动,所以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打动了所有人。饰演曹少钦的甄子丹作为唯一有真功夫的演员,武打动作自然流畅一气呵成。那一年虽然还没红,但是28岁的他这一年还拍了《男儿当自强》,借此获得了当年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提名。次年,《铁马骝》《苏乞儿》送他成为了功夫巨星。除了这些在黄金时期的明星演员,一个小小的配角,一闪而过的镜头,都是逻辑自洽,行为合理,并且紧扣主题的。
和胡金铨时期的探索不同,香港的功夫电影,经过七小福这个京剧训练营里出来的成家班,洪家班,元家班和袁家班探索和实践,已经把武打动作推进到了技术和艺术的顶峰,还研究出了吊威压的辅助设备。再加上徐克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新龙门客栈》的武侠世界飘逸极了。武术指导因材施教,不会功夫的演员可以结合舞蹈,再加后期剪辑,照样可以打的美不胜收。发展到90年代,不断革新的摄影技术,胶片可以可以做出各种效果。即使回头去看,那些动作的设计都好看极了。而且那个时候武打动作刚进入写意和诗意,还保留着对地球引力的尊重,飘逸又不失真。不像后期,只剩花里胡哨。
和67版相比,这本电影快工竟然出了精品。奔着商业目的去的工业流水线作品,出来的也不一定都是快餐,也可以是无法复制的艺术品。好像当年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做出来的东西一样,你说它流水线,但是出了很多精品。作品的好坏和制作时间长短没有任何关联。
2024年的越剧记录电影-新龙门
这是一个多拗口的前提,记录电影?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定义。就我所知,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
说明它不是一个记录片,纪录片一般是要介绍个生平事迹,幕后花絮之类的。它没有。
作为越剧电影,拍的好的比如宗师年代的《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放眼出去,即使王君安,茅威涛这个咖位,她们拍的越剧电影,都很尴尬。这个锅不能由她们背,因为没有好的导演,没有好的编剧,导致电影无法克服舞台表现和实景表现之间的转换。当我在实景里看到舞台表现手法的时候,比如台步,比如身段,真是尴尬极了。最近的那本《汉文皇后》因为没有影院放,没看过没法评价,但是就网络上的片段来说,一样尴尬。既然这里没有用越剧电影这一说,说明它不是一本纯电影。
从它的立项到拍摄完成,速度快的让人瞠目。从这个速度上来说,它的确,只是一个剧场的记录电影。而且它不侧重在幕后,它侧重在剧场实况本身。
这好么?剧场版新龙门,一次演出算上它120个座位(纯属随便计数),一天演一次,一个月演20场,一个月能去看的观众是2400个人。10个月只有24000人。君霄一个月基本只演一场。票价高,含君或者霄的场根本抢不到票。电影一张票40-20元一张,平等对待每个观众,今天不看明天还有,供应稳定,演员发挥也稳定。在自己的城市就可以看到。不用千里跋涉来看剧,剧场里还有位置受限导致视角不同,电影怼脸拍的特写保证你看的清演员的眼泪,微表情,心理活动,肢体语言。其次,作为青年演员,她们的表演再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拍成了专业的影像资料,固定下来了。在她们青春正好,技艺最纯熟的年纪里,做了最好的保鲜。从此无论多少年以后,在越剧和电影史上,都有独属于她们的那一个作品。
故事沿袭了92年版的设定。最大的改变就是贾庭这个角色。成就这个戏的主要在贾庭和金镶玉身上。李云霄完成的很好。就电影来看,李云霄的金镶玉是立体的。从头到尾她的金镶玉逻辑是自洽的,行为是合理的。所有外放的妖娆都是有合理的内在支撑的。一个孤身在外打拼的女子,一定要够圆滑够聪明才能存活下去。只有自己存活下去才有余力去照顾其他弱小。所以她身上还要有几分侠义在的。对周淮安的也没多少恋爱脑,更多像是试探和好奇。贾庭好帅啊。从造型就帅。陈丽君唱作俱佳。即使不看她的内心戏,这个角色也活该她要出名。何况我们君君赋予了贾庭心高气傲的少年感。虽然评价都说亦正亦邪,说实话邪没看出来,纠结是有的,主要体现在忠还是义的拉扯。诡计多端和深谋远虑也没看出来,武力值也很迷,但就是帅啊,那一张帅脸,足以原谅她的其他缺点。张亚洲的周淮安是有惊喜的。大概是因为听到最多说她面无表情的评价,所以补偿性的多观察了她的表演,从唱到作到内心戏还是很清晰的。对邱莫言是真爱的,对金镶玉没啥感觉,如果他前后态度有割裂的话,那是编剧的问题。有些剧情上的漏洞即使到了电影阶段也没修整过来。演员最多只能修补个人角色的心理动态,没法交代更多的剧情。千户的打工人形象塑造的挺好,很风趣。千岁的至死做忠臣的感慨发的有点奇怪。没看出来他需要有如此的觉悟,皇权还是黄泉,他来客栈的目的只是忠么?人物有点扁平了。邱莫言的角色也许是施展空间太小,谢江慧唱的不错,演的也没毛病,就是不吸引人。刁不遇的角色看起来也没有太大施展空间,或者说演员找不到更好的表现空间。
作为越剧,因为去年出圈出的猛,各种唱段轮着上,导致看电影的时候听到一段又一段耳熟能哼的唱段。当越剧变成流行歌曲那么通俗的时候,越剧的种子就载种成功了呢。从这点来看,茅老师的推广的目的达到了。
但是作为电影来说,它算不上是一个好的电影作品。看的出缺少时间来打磨缺少成熟的团队去设计电影语言。从头到尾,就比抖音直播版好一点。有时候机位给主要演员的还是个死亡角度。可能是录制的样本不够导致,也可能是事先缺少设计导致。电影中金镶玉加入的峨眉刺这个技能,呈现效果都不如湖南卫视的特别直播节目。属于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改编。
无论如何,也是年轻 的越剧演员们第一次接触大银幕。替她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