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和无序
离职之后的日子比想象中要忙碌许多。随着大大小小的事情逐渐增多,我并没有如预料中的那么有条理的安排时间,而是常常处于一种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某件事情的焦灼状态中。
很多事情,虽然不复杂但是耗费时间。比如为了和导师讨论课题的想法,我都会用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充分查找和阅读一些论文来理清自己的思路,帮助与他的视频会议讨论。比如申请宿舍失败,又紧急联系中介来推一些房源,走海外审查等等的流程,头金,定金等等的处理。再比如申请语言课程,又是来回邮件询问一些流程的细节,然后等待申请开始按照流程的要求填写信息。诸如此类。
听着都不是很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就能讲完,但是这个过程又伴随着很多的不确定,让我不得已产生焦灼。
对,我害怕这种不确定的感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人生里的无序。
我自认为是一个有序的人。我喜欢对一天的事情做好安排和假设,并且基本遵循这样的计划进行。这种假定式的想象并不会占用很多时间,相反,有时候乘坐地铁,走在路上,听歌间隙或者家务过程中,我可能就把接下来的明天的事情有了大概的描摹。粗略的话就是大概要去完成的几件任务,细致的话可能会把午饭吃什么以及在几点开始做菜这样的细节都定好。于我,这更像是一种电光火石间的灵感,但是能够在遵循完成的时候获得非常满足的心情。
长久处于自己设定的有序之中的时候,偶尔的无序会让我获得释放。这也是我很喜欢和自己对立的性格的人相处的原因。突如其来的一个想法去执行和实践,意料之外的一次出行,这种不确定的提议和过程都带来了另外一种刺激的感受。可是,我会明显的感受到,当处于无序状态的时间连续好几天的时候,我会变得混乱。
这种混乱带来的是一种心情上的懒惰。就好比今天,当我打扮停当兴高采烈准备出门看一场精彩的演出,才发现记错了时间,演出是昨天晚上。我不可置信自己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比起去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出现下降,我更相信是因为前面的将尽一周的时间我都处在无序状态下。于是,在我明明很清醒知道演出在这周的时候(哪怕我还是记忆成周五而不是周四),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当我依然在有序的人生状态里的时候,我必然在演出前一周左右就会去检查演出的时间和地点,而不是像这次,直到我记忆的这一天来临,才发现自己犯下了错误。而这周,正巧好在我各种来回奔波,和老师、朋友吃饭聚餐,此刻想想,感觉一股脑儿的事情做了很多,但是真正提出来可说的却很少。
这让我想到了昨天看到的一个话题,杨天真问:我们是应该以自己的感受为先还是尊重他人的感受/期待?我的第一反应,那当然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先。但是事实上我并没有真正做到如此。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更容易去迁就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于是也就造成了我对自己的生活会丧失一定的控制。错过一场演出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不可挽回的过错,但是它让我怀疑自己,怀疑自己为何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我对自己、自己生活的掌控难道也开始失控了吗?这绝对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状况。
所以,不管是无序的生活还是有序的生活,每个人的选择或许都不同。那是个体适应自己人生的节奏和方式。于我而言,有序代表着我对生活的安排,我对时间的计划,和我对自己的要求。当我回想起这一天的时候,我觉得宁静、美好而又充实,而当我想象着明天的时候,我觉得充满期待,有一些未知,又有一些动力。虽说宇宙中的所有都倾向于无序(熵增),但在意识层面,无形的思想、感知或许能超越这些定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