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进入next level
8月初完成了一本书的翻译,我自己暗下决心这是我最后一本对着书,一个字一个字来翻译的作品。然后借助AI,在3周的时间翻译完了三卷本的一个系列,其中第一周的时间还是在OCR和用AI(豆包和星火)来做翻译转化,两周的时间才是校对和润色修改,每一天其实也谈不上加班加点,还算是比较轻松的完成,虽然也要保持几个小时连续的专注工作。每一卷中文译文大概6万字。在我看来,这已经是神速,因为刚刚8月初以冲刺的速度翻译了一本,所以正好对比了两者的速度,如果是维持我的翻译以最高速持续运转两周的话,也不是不能完成,但是还是那句话,前提是一直保持最高速,维持两周不能间断。论质量,传统的方式翻译质量可能会好一些,不过这也很难说,毕竟润色也是我的中文水平的体现,虽然润色和直接翻译还是有差别,前者已经在既有的翻译框架里,后者只需要受制于原文的框架。
如果说这种速度的对比,人力勉强还能达到,但今天试用了另外两个ai来做文档翻译,再次刷新了我对AI翻译能力的认识,一个是deepl,一个是kimi,前者是专为翻译而生的AI,后者以长文本著称。前者用了几秒钟就将一个英文原文1万字的文档翻译了出来,而且直接文档输出,输出的中文大概1万7千字。后者也能整个文档输入处理,只是无法整个文档输出,是像豆包那样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而且中间会暂停,点继续才继续输出。不过同样的文档也不过是分成了四次就输出翻译完毕。如果说deepl用了几秒钟,那kimi也无非是用了几分钟,人力已经完全望尘莫及。虽然效果堪忧,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就当是一边校对一边重写也是可以的。至少效率和速度和人力自己翻译,肯定是遥遥领先的。想一想自己手打一万七千字要多久。deepl的免费用户一个月的文档翻译的额度是3个,每个文档20M,虽然在现在这个动辄上G的情况下,20M实在是太小了,但如果是纯文字,如果真的一次能把20M的纯文字翻译出来,那这也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了。deepl免费用户单次翻译的限制是15000字。但kimi这些限制都没有,至少我还没遭遇到。
而且,人们都说AI的进化是越来越快,虽然也许经历好多年好像都是龟速的进步,但是一旦达到所谓的拐点,可能瞬间进化,就像,七龙珠里用了那么多卷才成为超级赛亚人,之后也许三本就成为超级赛亚人二代,一本就成为超级赛亚人三代,之后一本就达到超级赛亚人八代。也许用不了多久,翻译质量上也会突飞猛进,达到和经验丰富的译者一样的水平,然后远远超越人力的水平,当然,这种东西到了一定境界就无法再评判好坏高下,但至少速度上的提升几乎是无止境的。虽然我自己就在做翻译的工作,但我依然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因为我要翻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最后,虽然我并不想用一个这么有另一个平台风格的标题,但是我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词还真的就是这个。理论上来说,作为翻译,我觉得比较忌讳的就是中英混杂,这样会削弱翻译的能力,就像有一次我对着party这个词大脑一片空白,我总不可能翻译成趴体,甚至很有台湾综艺特色的轰趴,最后还是借助字典,回归到最传统的翻译,宴会。这一次就算不用这种表达,也可以用“翻译已然进入新境界”,不过我觉得拥抱一下潮流词汇也挺好,如果这个还没过气的话,趁着春晚还没盯上这个词。
我的树洞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千呼万唤
- 加了微信就再不说话是要干嘛? (1人喜欢)
- 运动记录20250514
- 今天天气太好了
- 出院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