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寻古 | 见证百年商业繁华的东关骑楼
崖州寻古 | 见证百年商业繁华的东关骑楼
崖州古城是我国最南端的古镇,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名人足迹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就有一条历经百年繁华的南洋老街——东关骑楼街,今天黄剑博就跟大家聊一聊这条见证崖州百年商业繁华的老街。
东关骑楼建筑群位于崖州东关解放街,建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是崖州最早的老商号南洋风格建筑群。骑楼因何得名?据说是楼房向外伸出在人行道上的部分,仿佛骑跨在马路上一样,此种风格建筑因此得名骑楼。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琼州从此海运四通八达;至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即被批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到上个世纪初,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
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从此,骑楼也成为了海南当时极具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崖州其实有两个骑楼街 ,一个是在崖州古城门的东门街区,称东关骑楼街,也就是现在被人熟悉的崖州骑楼老街;另一个是在崖州保港地区,当地人称临高铺子街的地方。












民国初年,一批到福闽、粤桂等地经商的崖州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崖州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用于商用和居住。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黃劍博采風追影 #JumboHuang #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