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学习笔记(上)
课程介绍
艺术设计是人有意识的创造活动。
艺术设计具备一定的文化审美内涵。
以目标为导向,以内容为载体,以组织为纽带,以评价贯穿全过程,以此勾勒美学的发展轮廓和历史脉络。
第一讲,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与基本特征
一,设计的本质
绘画,雕塑,诗歌,音乐,戏剧等,都只是提供审美经验,而设计必须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要求。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领域中美的产生,美的表现,和美的评价等问题的学科,它关注设计作品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探讨设计对于个体,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审美原则和方法来指导我们进行设计实践。
设计作为人的物质创造过程,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设计的本质
A,设计是人类创造的
B,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
(一),设计是人类创造的
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
A,人类按照一定的计划,目的,愿望,理想,通过实践制造出自然界无法直接提供的新的东西。
B,是在认识现实的基础上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新石器时代双肩石铲 贺州博物馆
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故宫博物馆
兽面纹鼎 故宫博物馆
喀山圣母大教堂
”包豪斯“建筑
人类的物质创造总要以特定条件为前提,要符合事务发展客观规律,造物文化的发展还要符合人类主观行为的善的目的性。
造物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一方面印证着人类对现实的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另一方面,造物文化也受制于时代和历史的条件。
强调了设计领域的创造性特征,但不能代替科技领域设计的创造性特征。
艺术设计和科技发明的区别:
科技领域的创造发明着重考虑的是未知的规律和成果。设计是掌握已知的发明与规律,进行重新组合,给予它完善的设计。
电的发明——电动的机车 磁悬浮技术——磁悬浮列车
(二),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
设计是设计人员依据现有材料和可操作工具,在人的思维作用下,对已有技术文明进行消化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构成了设计的大环境,环境状况的种种改变会改变设计师所选用的材料,改变设计方法和风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蒸汽机和电的广泛运用,还带来了材料的革新,各种优质钢材,轻金属以及其他新型材料被应用于设计。
设计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如:设计对形态,结构的认识,就借助于数学,物理的观察成果。
物理学,数学,植物学,矿物学等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对扩大设计的表现领域和扩大新的材料的使用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设计产品的最终完成正是人的智慧和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物态化成果。
二,设计的形态类型
形态类型指的是,不同设计作品或设计风格所表现的形式和外观的种类或类别。
现代工业 商业 公共事业 环境
是一种现代物质文明,艺术与科学更加紧密结合的产物。
设计与一般设计,创造有密切的关系,但一般设计与创造不是一回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A,从活动的动机和效果看,设计介于两者之间,它是为了寻找某种未知的规律,制定新的法则。
B,从活动范围看,它要运用已有的发明和新发现的理论,确立被设计客体内部的新联系,又要确立该客体外部的新联系(如消费者)。
C,从艺术的关系来看,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它对艺术和舒适的强烈追求。
D,从活动效果看,不仅追求质量效果,而且追求综合效果。由于涉及达到了经济,社会,道德和审美的综合效果,因此,”设计“理论也就获得了”设计美学“的称号。
现代设计
1983年,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技术美学大会上,将”从小匙到大城市“作为主题。
A,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指狭义的”工业设计“,即”工业产品设计“。
工业造型设计 工业艺术
工业设计的实质是工业意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美观,舒适方便,经济实惠的生活,生产,文化用品的需求。
工业设计要在考虑对象的材料,构造,加工方法,功能,经济性和审美性的同时,进行造型,肌理,色彩等的设计。
工业设计包括染织设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
B,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指综合现代生活实用,经济,心理,审美因素,对建筑物内部空间所作的艺术设计。它通过装修布置,装饰美化,满足使用者居住等多方面要求。
a,室内环境创造(室内环境设计)
主要指室内空间独特而合理的安排,包括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建材,室内环境设备,室内家具系列,室内照明及室内绿化设计等。
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
b,室内装饰表现(室内美化)
室内美化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审美要求,而且要注重室内空间的意境范围。
它包括室内色彩,图案装饰,编织和纹理的美化等。
香山饭店 贝聿铭
室外设计是指建筑物外观或外部空间形体的设计,其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基本上与室内设计相同。
以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外部空间为对象的艺术设计,这就与所谓”环境艺术“相接近了。
朗香教堂 1955年 法国
C,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广义的环境设计
狭义的环境设计,主要指区域环境设计(也属于广义的环境设计范围)
苏州拙政园
D,视觉传达设计
又称,视觉信息传达设计,视觉信息传播设计,形象推广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大致上划定是指以现代公共信息传播为宗旨的视觉造型设计。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来到一起共享某种信息时,传播行为和传播关系就发生了。
E,服饰设计
服饰设计和服装设计,两者不同在于,前者还包括与服装有联系的身体装饰品设计。
服装设计是指自工业革命以后的现代服装设计或时装设计。
三宅一生
服饰设计是审美的装扮设计。服装设计是与面料选择相结合的服装款式,色彩和结构的创造性设计。
F,展示设计
以造型美化来求得良好展示效果的设计活动。
由于展示的内容,目标涉及到商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所以展示涉及的对象及方式手段会有很大的区别。
展示设计包括:商业展销会设计,工业展览会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艺术展览会设计,旅游景点展示设计,购物环境设计,节庆礼仪场景设计。
设计的形态类型
纵观设计形态的范围,确实存在着交叉混杂的情况,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它们的归拢融合,而形成较为明确的,综合的新形态,或者导致它们继续分化而出现更多更细致的新形态。
一种新的发展趋向是,设计领域不再局限于以实在的产品为设计对象,开始拓展到一定的环境,气氛,活动过程等的设计。
三,设计美学的对象和内容
(一),关于设计的美
什么是设计的美呢?美是什么?
从189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在美的问题上,出现过14个流派,其中有10个主观流派,4个客观流派。
A,设计师的审美创造
B,设计作品之美
C,人们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欣赏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但绝不是对现实的模仿。
它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对现实美的一种创造。
艺术美表现了艺术家对外界客体的选择和评价,有他们的情感态度,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二),关于美的设计
怎样的设计才是美的设计?首先要建立一个评判标准。
各个时代,人们对设计的不同要求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但是这对于我们要探索的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关系不大。真正要紧的是应该如何界定设计。
美的设计形态
美的设计作品 美的设计过程
设计美学应该研究什么?设计美学是要研究设计学和美学之间的问题。
设计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美学对设计的影响和设计的艺术因素对审美的贡献,就是研究美学和设计学发生关系后才出现的那些理论和实践问题。
A,中外设计美学思想
中外设计美学思想凝结了人类对设计审美创造活动的理性思考,指引着今天的设计审美创造活动的发展。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是对美的分析,是对崇高的分析,是论艺术的美。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以人本主义为核心
B,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设计美学的性质:
形式美,社会美,事务美,风格及设计主体,设计语言,审美趣味,设计批评,设计学原理
C,设计美学的分类
服装设计美学,工业设计美学,服饰设计美学,材料设计美学,环境艺术设计美学,
园林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家具设计美学,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美学,展台设计美学。
D,设计美学中的诸多美学课题
设计与产品,设计与消费,设计与未来社会,设计与时尚,设计与新科技,
设计学科建设中诸多美学问题。
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
艺术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全部范围,一般来说,应以设计的产品为中心。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设计美的性质,构成
设计美的类型,风格
设计的文化意蕴
设计的形式美
设计的创造性
设计美的境界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生产中的地位
设计师的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设计天才
设计与社会审美趣味
设计与科学技术
设计与市场信息
设计与生产制作
设计与形式法则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产品消费的个人心理
产品消费的文化背景
产品消费的时代风尚
产品消费的民族心理
产品消费的信息反馈
可口可乐包装 百事可乐包装
D,部门设计美学
建筑设计美学
家具设计美学
环境设计美学
E,设计美学史
设计风格发展史
设计心理发展史
部门设计 如建筑,家具等
四,设计美学的基本特征
设计美学是关于设计作品的美感和审美价值的研究和探讨。
常见的设计美学特征
A,功能性
设计作品应具备实际的使用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目标。
功能性是设计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指的是设计作品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并实现其预期功能的能力。
在设计美学中,功能性与美学价值密切相关,因为功能性的实现对于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功能性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B,技术性
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技术。
设计的风格和美学特征,总是不可避免地依附于材料和结构等技术条件之上。
设计的变化也许会受到艺术潮流的影响,但也可能完全不依赖于艺术认识的变化,各种设计风格的发展会因为技术的变化而突然改变。
不同的设计领域(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也需要不同的技术和媒介来实现设计理念。
建筑中的穹顶
现代设计的机器美学风格
后现代设计的高科技风格
美感,指对于设计作品所产生的美的感受和体验。
美感是主观的,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和偏好可能存在差异。
审美价值,是对设计作品或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元素和原则的评价。
审美价值是设计美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A,设计美学关注的核心史美感和审美价值。
B,美感是对于美的感知和体验,而审美价值则是对于美的评价和判断。
C,设计美学探索什么样的元素,形式和组合能够产生美的感受,并通过审美价值的评估来确定设计作品的质量和魅力。
创新与独特性
创新是设计美学中至关重要的特征。
创新意味着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思维方式,技术或材料,打破传统的限制并开辟新的设计可能性。
创新可以体现产品功能,形态,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方面。
独特性是指设计具有与众不同,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独特的设计可以表现为独特的外观,独特的设计语言,独特的创意等。
创新和独特性体现了设计美学中的创造力和个性。
设计师通过尝试新的概念,材料或技术,以及独特的设计思路和表达方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个性的设计作品。
第二讲,中国传统设计美学
一,从原始到战国时期
(一),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历经上万年才掌握的技术。是人类第一次利用自然界中的原料制造出来的。
陶器制作过程——选择比较细腻的黏土。一些小型的器皿为了捏制楚更大的器物时,会采用泥条盘铸法,也就是说搓成泥条,盘筑成器形后,再入炉烧造。
在原始陶器中,按照胚体颜色划分:红,灰,黑,白。
彩陶属于泥质红陶,主要以色彩取胜。黑陶以造型见长。
中国彩陶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齐家文化彩陶,大汶口文化彩陶。
彩陶,在胚体上,以矿物质的颜料绘制图案,然后再进行焙烧,多属于泥质红陶。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国家博物馆
人面鱼纹陶盆——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形和鱼鳍形的装饰,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的外轮廓重合,似乎是日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
黑陶是在窑炉内烧成的,烧制温度一般高于红陶和灰陶。最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高柄杯,它采用轮制成型,造型规整周正,展现楚黑陶的漆黑光亮。它不以色彩,纹饰为重,以造型和工艺见长,风格简洁爽利,胎壁薄如蛋壳。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彩陶器和黑陶器的造型与装饰图案设计
(二),青铜器
在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发现了黄铜制品。
在河北大城山遗址和甘肃齐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红铜制品,包括小件工具,装饰品,刀等。
新时期时代晚期到夏朝早期被称为“铜石并用时代”。
青铜器不仅代表当时最尖端的生产技术,也是最重要的人造物品。
青铜礼乐器还凝结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展现人们的精神信仰。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文化遗址
青铜器设计
商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身与四足采用浑铸法铸造,鼎耳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进行单独铸造。形制巨大,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古蜀国立人像,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立人像头戴莲花状的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左侧有两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己”字相背状。
青铜器兽面纹
青铜器兽面纹装饰纹样,主要采用饕餮纹,即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其他还是有鸟纹,象纹,鱼纹等,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
结语:
A,在历史价值上,青铜器展示了商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客观存在,对于了解人类历史,把握社会发展,提供了文献和实物的佐证和参考。
B,在教育价值上,它以独特的造型和符号语言,记录了商周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的成就,诠释了艺术与科学的本质。
C,在经济价值上,它是重要的生产力,能在深化产品的精神性和艺术性上,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二,秦汉,魏晋时期
(一),织绣染织
主要织物:丝,麻,葛,毛,棉。
A,锦
汉代的锦成为”经锦“。
经锦经线多用三色,二种色织出花纹,一种色织作轮廓线。
这种锦的图案特点:同一纹样,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
绒圈锦——锦花型层次分明,圈大小交替,纹样具立体效果,因而外观甚为华丽。其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织造工艺高超。它是这批汉代丝织物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几何纹绒圈锦
B,纱
纱是一种平纹丝织品。汉代的纱极其轻薄且致密。
素纱禅衣,现藏于湖南博物馆。是汉朝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袖口较宽。除衣领和袖口边缘用织锦做装饰外,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孔眼细密,结构精细,轻薄透明。这表明汉代丝织技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汉代丝织品的装饰图案
云气纹 花卉纹 动物纹 几何纹 吉祥文字
还有菱形纹
六朝时期的丝织纹样:构成有规则的波状骨架,形成几何分制线。
南北朝时代的织物在装饰图案纹样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联珠纹,由连续的圆珠构成,可排成条带状,菱形格,也可用于构成对波,套环的骨架。常见珠圈环绕主纹,小的珠圈主纹有抽象花朵。大的主纹为对称的鸟兽。
联珠对孔雀文锦
C,刺绣
秦汉是我国刺绣发展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时期。
信期绣——用线细,单元小,花纹精密,因图案中有变形的燕子得名。
长寿绣——纹样循环较大,云气块面大,形成的效果比较生动,造型似由早期的“固”字形图案而来。
乘云绣——造型与长寿绣接近,循环略小些,纹样中有一鸟头,似凤头。
(二),漆器
秦汉漆器 木胎 夹贮胎
木胎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旋,斫,卷三种。
旋木胎主要是旋削出器形,而后挖空内腔。鼎,食,钟等就使用此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制胎的漆器,胎壁会比较厚重。
彩绘云气纹漆案及所托杯盘,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器形呈红漆,黑漆。红漆处素面,黑漆处绘有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内外壁均绘有几何云纹。使全器表现在装饰上有动静结合之效,不失雅致与柔和。
西汉后期的漆器
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手法:漆绘,戗金,戗银。
云气纹
彩绘云气纹漆鼎,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底部有“二斗”两字,盖内有戳印。腹内留有明显的旋削痕迹。器身两耳在黑漆上用朱漆绘勾云纹,云气纹变化多端,继承了楚艺术的灵动,更富于韵律和变化,体现那时人的宇宙观。
三,从隋唐到元代时期
(一),陶瓷
南青北白
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
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
隋唐时期是陶瓷大发展时期,陶瓷的器形设计较为秀气。
龙颈双腹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两瓶身相连,颈部有三周凹弦纹。肩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修长的龙凤柄,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上面有细小裂纹。
唐瓷,趋于圆浑饱满,多仿瓜,花的造型,也日渐向实用性发展。
唐三彩,包含釉下彩技术。其造型生动逼真,线条粗犷,采用堆贴,印花等装饰艺术,以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案为主要装饰题材,其色泽艳丽而富有生活气息。
三彩骆驼载乐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呈现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再到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的长毛,柔丽漂亮。在驼背上驾有平台,并铺有一条黄绿相间的毛毯。在平台上有两个背对而坐的胡乐俑,正在吹打乐器,另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
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馆。胡人是西域康国人的形象,面部敷有白粉,五官及胡须均采用墨绘。其余部分采用的是三彩釉。胡人和骆驼以深浅不同的赭黄色为主色调,而骆驼的头,颈,四腿及驼峰上的绒毛都是浅黄色釉,骆驼背部的披垫施以绿,赭,黄三色釉。
唐三彩
元代制瓷业的进步
元代瓷窑 景德镇窑 龙泉窑
元代中晚期 青花瓷 釉里红
青花的风格特点是精美富丽,工整明净,给人以温润典雅的感觉。
青花花鸟纹八棱葫芦瓶,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馆。用青白亮色,是蒙古族崇尚青白两色的体现。同时葫芦瓶改成方形,不易滚动,易系,适合游牧民族实用,携带方便。
(二),金银器
宋代金银器的工艺特色是采用了立雕装饰和浮雕型凸花工艺。
宋代金银器与唐代金银器的造型特点相同,仍以花式为主,但宋代的金银器造型花样更多,变化较大。
双龙金香囊,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为鸡心形,佩戴在腰间,用于辟邪除灾。用两片金叶捶压合成,中心鼓,边缘薄,边缘有连珠纹和草叶纹,两面纹饰一样,镂刻了双龙纹,中间是填香料的地方,顶端有一个穿孔,用以佩挂。
辽代的金属工艺: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继承了唐代的传统。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金属工艺。
八角铜镜,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是青铜制品,呈八角形。铜镜的铭文共五行,这件八角铜镜最有价值之处,在于镜背铸造的契丹字铭文。
西夏金银器,造型轻巧,外表光莹,器壁厚薄均匀,做工精致。有多种铸造工艺。
西夏金器的铸造工艺:生金熔铸,熟再熔,熟打为器。
鎏金铜卧牛,现藏于宁夏博物馆。形态呈卧式,空腹,体态丰满,昂首前视,颈肉清晰,生动自然,栩栩如生。
(三),结语
1,隋唐时期工艺,在织染,陶瓷,金银器,漆木器等方面全面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属唐代瓷器“唐三彩”尤为著名。
2,宋,辽,夏,金时期的工艺制品相比唐代,显得质朴清新大方。
3,部分器物在注意实用性的同时,也重视器物的形式美,用料考究,做工精良,但又不失其清新质朴的时代特征。
四,明清时期
家具制作 建筑 营造园林
(一),家具
明代是家具设计的辉煌时期。明代家具制作,无论是从技艺,用料,装饰,以及整体的审美方面,皆体现出古人的造物水平,并形成凝缩了中国文人审美内涵的式样,也就是明式家具。明代家具类繁多,用料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种类:桌凳,几案,橱柜,床榻,台桌,屏座。
明式家具采用的材料:紫檀,红木,花梨木。
明代家具的特点:家具表面涂料通常不覆盖木材纹理,充分呈现木材本身的材质之美。
明式家具在造型方面:采用木架构的结构,多采用榫卯结构,少量地使用钉或胶辅助黏合。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会严丝合缝,不易损坏。
紫檀宝座,现藏于故宫博物馆。宝座取材厚重,木质精美,造型圆浑,舒适耐用。宝座上的荷花,叶,梗,藕,都是以自然形态布满整体,颇似元明时期雕漆花卉器物上的雕刻手法。
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设计上基本继承了明代家具设计的传统。在装饰设计上,宫廷与达官显贵为了让使用的家具出现富丽堂皇,华贵气派的效果,多用雕镂,镶嵌,堆漆等多种手法,对家具进行装饰。
红漆描金云龙纹交椅,现藏于故宫博物馆。为木质座椅,以红漆涂于木胎之上,使整器呈现出红色。其宽大的椅体上装饰有描金的云龙纹与神龙纹饰。
(二),建筑
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建筑和唐宋建筑之后的,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
清朝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程作法》
宫式建筑装饰日趋繁华,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繁密的斗拱更多是为了华丽的装饰构件而存在的,建筑色彩设计也已制度化。
北京故宫古建筑群——故宫建筑屋顶铺满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他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规模宏伟,布局严整,主次分明。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汉式和汉藏结合式三种。
民间建筑的类型非常丰富,各地均有按地方特色的风格进行设计的建筑。在色彩上,多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装饰,或者采用粉墙瓦檐,木柱,梁门窗等。在颜色上多用黑色,褐色或原本的木面原色,形成了素雅的格调。
皖南古民居,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园林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代表了古典园林设计的高峰期水平。
明清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
有法无式:“因借”之法,无固定程式。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苏州拙政园,以水为主,池塘广,树木茂盛,景色自然,临水处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较为分明。
在西部水池呈现曲尺形态。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园林设计崇尚意境
承德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承德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
园林小结
1,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传统造园思想,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2,它早在七八世纪已传到日本,十八世纪又远传欧洲,引起英,荷,德,法等国园林设计者的纷纷效仿。
3,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四),总结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许多重要的设计创造传播到世界广大的地区。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设计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设计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庚续文化基因,提炼思想精华,展现艺术魅力。
第三讲,西方古典设计美学
一,原始和古典艺术时期美学思想和设计
(一),爱琴文化
西方古代文明:爱琴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
爱琴文化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850年出现在爱琴海地区的克里特岛,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所在,也是公认的欧洲最为古老的文明。
以彩陶为例,在使用功能上大大增加并根据不同用途又专门化倾向。
在审美上装饰纹样不断丰富,表现人们对自然事物越来越高的抽象表达能力。
造型姿态富于变化,从实用出发又根据审美需要对其加以规范。
在烧制技巧,纹样变化,色彩运用和造型结构上,都达到西方古代彩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迈锡尼文明: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作为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克里特文明。
(二),古希腊文化
1,强调和谐和比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任何有规律的运动都会产生和谐的声音,整个宇宙都在发出音响,这是天籁交响曲。
在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2,重视美与实用关系的苏格拉底
试图在目的论和道德学的基础上思考美学和艺术问题,提出所谓“真善美”统一的观点。
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严肃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
3,对美的定义进行探索的先哲柏拉图
在著作中第一次把美和艺术的概念纳入严谨的哲学体系。
恰当只是实现善的手段,它本身也可以不是善的。
4,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观点
物质是万物的基础。
美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
(三),古希腊陶瓶
A,几何纹样期(前11到9世纪)
虽然表现技法较为抽象,内容却大多取材于现实,如狩猎图,陆战图,海战图等。
B,东方样式期(前7世纪)
顾名思义受东方国家的动植物形象影响,如狮身人面像,羊身,莲花纹等。
C,繁盛期(6到5世纪)
黑绘 红绘 白底彩绘
D,衰落期(前4世纪以后)
白底彩绘阶段后,由于不少优秀陶工改行而使陶艺水平下降,进入衰落期。
黑绘陶器是在陶器橘红色的底子上,用黑色绘制出剪影般的物象轮廓,细部用针刻,以美丽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黑绘式的优点在于它有效地突出图像的平面装饰效果。人物造型非常优美,采用大量弧线,并根据陶器表面弯曲度进行设计,使人感觉到有一定的空间透视。
代表作品《阿喀琉斯与埃阿斯掷骰子》
红绘陶器色彩上与黑绘相反,用笔直接地勾勒物象轮廓,然后把背景,轮廓涂黑。内容除神话故事外,也有不少反映当时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题材。红绘式优点显而易见,充分利用线条莱表现形象的前后关系,衣纹的复杂变化和人体结构等特点,技法的改进大大释放古希腊瓶画师的创造力。
代表作品《辞行出征的战士》
白底彩绘式陶器,器形多为细颈瓶。其特点是在白色底子上,用少数几种色彩画出物象轮廓。陶画人物更潇洒,线条更清晰,形象更真切。从白底彩绘瓶画中,此时的希腊人已经掌握透视缩短法,用线条的走向来暗示物象的转折及其空间关系,朝着在画面上反映出眼见的真实的方向努力。
代表作品《战士向他的妻子告别》
(四),古希腊神庙
古希腊神庙建筑是古希腊人将实用功能,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他们杰出的艺术才华完美结合的典范。
古希腊神庙建筑
“柱式” 柱式分析图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柱式”
1,多立克柱式
代表作品帕提农神庙。视觉上粗壮结实,柱子从底部到顶端有稍微收分,柱身上竖直排列带尖齿的凹槽,体现男性气概,实用性强。
2,爱奥尼柱式
代表作品伊瑞克提翁神庙。比例上比多立克细长,带有装饰细部的柱础,柱头上的一堆卷涡是其最明显的标志,看起来比较柔美和女性化,柱身的齿槽采用的是平齿。
3,科林斯柱式
代表作品宙斯神庙。最大的特点是柱头围着一圈毛叶的装饰,成为其最具装饰美的柱式,在古希腊之后的古典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五),古罗马文化
1,拱卷结构
拱券结构示意图
拱示意图,简拱示意图,十字拱示意图
拱的使用突破梁——柱结构在空间跨度方面的局限,拱顶极大满足公共建筑对室内空间的要求。
2,混凝土技术
将火山灰与石灰混合制成灰泥,在其中填以碎石作为加强材料,凝结后具有很高的强度。
3,玻璃
A,玻璃织造技术:采用模制技术来制造玻璃器皿,把彩色玻璃薄片按照一定的图案事先放置在模子中,然后一起融化。
B,吹制技术:和今天无多大区别,模子中吹制达到特定形状的容器,模仿雕刻风格进行设计,并采用“车刻”“雕刻”技术。
代表作品波特兰花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二,中世纪美学思想和设计
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曙光初现的一千年,被视为基督教世界的“中世纪”时期。
(一),美学思想
1,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
A,美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受的
B,美不在比例对称
C,真善美统一于神
D,光是一切美的事物中最美的
中世纪美学的神性思想
2,圣巴塞尔自然世界的美和神圣世界的美
A,自然世界的美主要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和谐的比例和悦目的颜色
B,神圣世界的美存在于单纯而同质的神圣物质——光之中
君士坦丁堡菲亚大教堂
3,托马斯阿奎那
A,美是有三个要素组成的,即完整,和谐,鲜明。
B,事物的美在于协调和鲜明。
C,美与善的一致和区别。
D,只有人才能得到美的乐趣。
(二),中世纪设计艺术体现的美学思想
1,巴西利卡
基督教建筑师对巴西利卡进行两点改造:
A,缩小巴西利卡的尺度。
B,由于巴西利卡的布局是柱廊对柱廊,后殿对后殿,其空间有一个明显的中心点,无法满足基督教徒在教堂内的活动路线要求。
圣保罗教堂
君士坦丁时代还发展起集中式形制的教堂,如万神殿。
2,拜占庭的建筑设计
建筑特点:
A,更喜欢集中式建筑
B,发明帆拱技术
C,砖砌或砖石混砌建筑结构,贴面装饰技术
3,哥特式艺术
A,法国哥特式
辐射式 代表建筑:巴黎圣礼拜堂
火焰式 代表建筑:圣马克卢教堂
B,英国哥特式
盛饰式 代表建筑:埃克塞特大教堂
垂直式 代表建筑:国王学院礼拜堂,亨利七世小礼拜堂
C,德国哥特式
代表建筑:科隆大教堂
D,意大利哥特式
代表建筑:米兰大教堂
三,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和设计
文艺复兴是人们对14世纪后半期到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文艺思潮的称呼。
1,列昂 巴蒂斯塔 阿尔伯蒂——美是和谐
A,美制定的三条标准,即数字,比例和分布。
B,美是事物的各部分之间和谐。自然的每一部分之间都存在合适的数字比例。
2,布鲁内莱斯基
代表作品: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
建筑特点:
A,追求古典建筑的兴趣以及建筑人格化。
B,运用基本几何形状和简单数学比例。
C,对空间集中性的重点强调。
D,两色配色方案。
3,列奥纳多 达芬奇——自然是艺术和科学的对象
A,强调直接艺术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B,艺术的本质在于反映自然界最基本的比例关系或和谐。
4,工艺设计追随“大艺术”原则
A,“设计师”与手工艺发生分离——赞颂熟练技艺,但却鄙视体力劳动。
B,意大利金匠本韦努托 切利尼
四,十八世纪的设计风格和美学
十七,十八世纪可以说是西方工艺设计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两种至今仍在影响着设计的风格——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
(一),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较常见的一说认为它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
在十八世纪初,巴洛克风格被用以指此前一个世纪的艺术时,同样是指一种堕落败坏的趣味。
巴洛克风格理解:
A,从空间上看,巴洛克风格的基本特征是,无限的延伸动感以及极其说服力的造型力量。
B,巴洛克的建筑世界可比作大剧院,多样的戏剧性处理手法。
C,巴洛克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D,作为一种国际性风格,并不意味着是一场统一的艺术运动或风格。
与艺术遥相呼应的巴洛克式美学思想:
“巴洛克”一词提供一个美学术语,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时代的文学,打破大多数文学在分期上对政治和社会史的依赖。无论巴洛克则会个术语还有什么缺点——我在分析它们时并未吝惜笔墨——它是一个为综合面准备的概念。它使我们不仅停留于对现象的观察和事实的积累上,而且为一个未来的作为美的艺术的文学史开辟了道路。
——R.韦勒克(美)
巴洛克时期的美学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的不同:
A,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讲究和谐与美。
B,巴洛克时期的理论家们认为统治世界的是不和谐。
C,”敏捷的才智“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
(二),洛可可风格
一种具有女性气质的精致华丽风格,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其他相关的装饰设计中,在十八世纪中后期之后,逐渐成为新的国际时尚。
1,洛可可室内设计的特点:
A,从巴洛克注重建筑结构本身的造型,转向对建筑表面的经营。
B,房间的布置与陈设也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苏比兹府邸的公主厅
2,纺织工艺和服装设计:以追求表现人的形体美为己任,完全衬托出女性的形体之美。
手工业
刻意追求装饰,精雕细刻的审美趣味。
克洛德 佩罗
法国建筑设计师克洛德佩罗,他放弃文艺复兴时期的比例及和谐的艺术美和设计美的基础,指出比例本身并不美。
第四讲,现当代设计美学
一,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美学
对工业设计与现代设计进行一定的区分
“工业”强调的是科技和经济特征,以区别于其他文化领域的设计。“现代”强调的是时代特征,以区别萌生于纪元前原始时代的传统意义上的设计。
从目前情况看,现代设计与不少人所理解的广义的工业设计并无多大区别。
(一),技术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
1,技术美学总体上是在艺术的生活化和技术化,生活和技术的艺术化的方向上发挥其作用的,可以说属于实用美学领域。
2,现代设计美学在考虑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分析大量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心理的,生理的和卫生的诸因素。
(二),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和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
1,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
A,时代背景——现代工业大规模系统化生产能力的形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B,直接催化剂——随之而来的人们物质精神需求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对工业产品审美特征的重新认识和审美要求的普遍提高
2,从罗斯金到新艺术运动
英国约翰罗斯金
英国威廉莫里斯
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德国新艺术运动
3,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
在现代设计运动和现代设计美学的形成过程中,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的包豪斯。
A,1907年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宣告成立。
B,1919年4月1日,包豪斯学校在德国魏玛宣告成立。
C,包豪斯开创了现代设计的道路,实际上成了当时尚处于初始阶段的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美学的研究中心。
二,现代设计原则
(一),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所谓功能原则,就是指设计产品要考虑该产品应当具有的目的和效用。功能原则其实也就是合目的性原则,强调以功能目的为设计的出发点。
包豪斯魏玛时期(1919-1925),德国&瑞士,《MI8台灯》
德国玛丽安 布兰特《Tea Infuser》,原件被Josse家族购买
(二),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所谓经济原则,就是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考虑原材料费用,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运输,贮藏,展示,报销等费用的便宜合理。在一般的情况下,力求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质,美观的设计。
上文台灯
(三),科技原则
反映这种不同于手工业技艺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代科技生产的进程相同步,且它的对象也往往是现代化机械生产和现代科技的产品。
现代设计的科技原则是指设计时要考虑现代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式所起的作用,因材施教,要考虑反映新科技成果和新加工工艺,以利于优质高效的批量生产,使产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法兰西体育场,由马卡里,俞伯雷纳,莫尼,里贾波尔和康斯坦提尼等共同设计,位于法国巴黎市郊地圣丹尼地区,为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而兴建。
(四),信息原则
现代设计的信息原则就是指现代设计师要重视现代设计的信息因素,了解现代设计信息发送,传输和接收的客观规律,在设计时要考虑设计产品应当具有的信息成分和如何迅速正确地传递有效信息。
知名川味火锅连锁品牌“蜀大侠”的文化衫
(五),艺术原则
现代设计的艺术原则是指设计时要考虑所设计产品或作品的艺术性,使它的造型具有恰当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味,从而给受众以美感享受。
美国纽约弗兰克 劳埃德 怀特 古根海姆博物馆
(六),合理原则
所谓合理原则,就是合规律性原则,或者说合逻辑原则,指的是在进行现代设计时要考虑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Z字型椅“ 1934年 荷兰 赫里特托 托马斯 里德维尔德
三,从不同角度分析现代设计美学
(一),从人体工程学角度
人——机系统
举例:椅子设计
芬兰裔美国人埃罗 沙里 宁郁金香椅子
(二),从环境科学角度
全球性的”贝内通“(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广告设计
这些服装广告设计,并不着眼于服饰展示,而是关注当代人类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环境污染,艾滋病,民主与和平,战争,自然灾害,种族平等与和睦,难民问题,等等。
(三),从环境科学角度
1991 Condoms
1991 Cemetery
1991 Tongues
2024 James and Other Apes
(四),从文化学角度
日本龟仓雄策1964年东京奥运会标识
中国香港靳埭强1978年第三届亚洲艺术节(香港)海报
英国伦敦Amber Pinkerton 2022年Citizen M 酒店”可爱的午睡“系列多层橱窗展览
现代设计是否可以摆脱文化传统?
举例:字体设计
英国吉尔(Eric Gill) 吉尔无衬线体
四,现代设计审美心理
在垂直方向上,人们习惯于从上往下观看。在水平方向上,人习惯于从左往右观看。在一个有限的平面中,观看者的视线落点有了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规律。
(一),视觉
最佳视域
图——底关系
举例:1991年乔纳森 戴米《沉默的羔羊》电影海报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沉默的羔羊》电影海报
(二),色彩心理效应
婴儿摇篮作品 Baby Cradle
德国彼得凯勒《Baby Cradle》设计于1923年魏玛第一届包豪斯展览
(三),光影感
色彩效果的设计要与用光相结合,现代设计产品必须要有光才会被受众视知,它们的实际效果也与光的处理联系在一起。
朗香教堂 (1950) 法国孚日勒柯布西耶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古典绘画馆 (1972) 美国路易斯康等人
悉尼歌剧院 (1957)澳大利亚悉尼贝尼朗岬 丹麦J 伍重
(四),空间感
空间是现代设计观念体系中一个重要概念。现代设计中的空间感也必须充分重视那些平面形态的设计作品,唤起受众的三维空间感。
法国卡桑德尔
《北方之星》 1927年为“北极星”夜班火车而作
美国曼雷(Man Ray) 1932年为伦敦客运局所作
(五),图形错觉
进大远小,近实远虚以及色彩冷暖,强弱所造成的透视变化,也被现代设计师们广泛用来处理设计作品中的字形图画。
黎巴嫩 《Rocky 书柜》
《视错觉酒架》
五,现代设计形式探讨
(一),点线面
1972年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象征标志
沃特 阿依夏 1972年 《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象征标志》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建筑
意大利利伦佐 皮亚诺& 英国查理德 罗杰斯 《巴黎蓬皮社艺术文化中心建筑》
1972年动工 1977年建成
(二),整齐一律与调和
A,整齐一律
美国广播公司标志
美国兰德1965年 美国广播公司标志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企业招贴 1982 美国兰德
B,调和
白地带装饰花纹女装
女装(20世纪70年代) 美国约翰逊
(三),均衡
荷兰皮特 蒙德里安 1921年 (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
日本青叶益辉 和平招贴 《终结》
(四),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中外比)
1960年《影片》 展览招贴 苏黎世 布鲁克曼
(五),对比与特异
在美国国旗背景前起跑的奥运之星刘易斯(1984)
美国《生活》杂志
包豪斯展览招贴 (1923) 德国J 施密特
(六),节奏
杜布奈特酒招贴 (1932) 法国 AM 卡桑德尔
(七),形式个性
檫拭纸样品包装盒
此外,有机整体性也是现代设计的一种形式,如系列包装设计,系列书籍装潢设计等。
檫拭纸样品包装盒(1998) 硬卡纸 美国 P 辛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