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生机勃勃的生命之源——科普读物《树木和森林的世界》
【推荐给谁】5岁以上的儿童、成人
【适合场景】自然知识、森林科普

森林覆盖了地球上26%的陆地。在这占据地球上陆地面积近1/4的自然环境里,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种群,生长着不尽其数的植物种群,调节全球气候,是大自然的无价之宝。在森林里,最为突出、迷人的植物莫过于树木了。
从古至今,树木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生活材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的迷人传说、神秘传统里无法被忽视的一部分。

本书的作者热内·梅特莱尔以其精巧的画工、对大自然在宏观和细节上的细致观察和精准呈现,带领读者观察树木及被其庇护的花草鸟兽,漫步森林,感受大自然的阴晴雨雪、天色云彩等,以细腻逼真的手法呈现了大自然的鲜明、丰饶、多样和博大。

这本书里讲述了树木的演化历史。“四亿五千万年前,植物开始在陆地上繁衍生息。”然而,在这之后四亿多年的漫长历史里,植物经历了最初的演化,再到开花结果、等到昆虫的授粉。“如今我们见到的树木种类,许多可以追溯到三千七百万年前。”

有关树木的结构,光合作用,树液循环,树木的成长,以及阔叶树、针叶树、棕榈树这些细致入微又富有趣味的内容值得大小读者仔细了解。

北半球生长着哪些树木,生长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和海拔的树木和森林,有什么样的特征?温带森林里的青草、灌木、树叶和果实养育了食草动物,食草动物也是食肉动物的猎物,兀鹫和无脊椎动物忙于消灭动物尸体和残骸。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有着各自的生存优势。

热带雨林的树木在拼命向上生长,用高大繁茂的树冠吸收光照。就连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绞杀植物也学会从树木上生出根系、汲取养分。在热带雨林覆盖的地球上8%的陆地,栖息着80%的昆虫,84%的爬行动物、91%的两栖动物和90%的灵长目动物。这座巨大的地球宝库——热带雨林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动植物安家落户。


树木稀疏错落地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包括平顶金合欢和猴面包树,它们都适应了这里炎热的气候,却最怕食草动物的啃食。长颈鹿凭借颀长的脖子、坚韧的上唇和不怕刺的长舌头,一天能吃掉60公斤的叶子。大象则为了贪食大量的金合欢叶子,不惜大力搞破坏,推倒树木。
不过,大象却又是忙碌的“播种者”,将吞下去的果实通过粪便排出来,又用上好的肥料——粪便帮助种子萌芽、幼苗生长。

树木为动植物提供食物、庇护,也为人类的日常供给着美味的水果、木材,也是艺术家的灵感源泉,文化里美丽传说与民俗传统的主题。
书本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也紧密结合,也有对常见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无论读者年龄大小,走进树木与森林的世界,都足以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与动力,领略奇妙的大自然。


文字内容参考、图片来源:《树木和森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