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今年暑期档有这么多老片重映?

重映是一门生意
8月31号,今年暑期档的最后一天,星爷的《食神》重映。
从年初至今,扒扒捡捡算一下,宣布重映的电影数量有些多,比如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灌篮高手》《航海王:强者天下》《白蛇:缘起》《孤注一掷》《流浪地球2》,以及更老一些的《食神》(1996)、《控方证人》(1957)等。
为什么重映电影越来越多?而且还集中在暑期档?

因为2024年的暑期档,跟往年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弱爆了。截止到8月25日早上8点,2024年暑期档(6.1-8.31)总票房只有110亿,相比于去年暑期档的206亿,成绩不尽如人意。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今年暑期档上线的电影,普遍口碑不高,导致影院收入走低,整个大盘都显得中气不足。
新片集体沦陷,只能靠经典老片救市了。从2009年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重映算起,过去15年里,国内约有30部经典影片在院线重映。

需要强调的是,其中20部经典的重映时间,集中在疫情发生之后——如此多的重映集中在疫情之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下的电影市场活力匮乏,上线的新片质量不振,反倒给经典电影的重映,开辟了新的赛道。
实际上,重映不是国内院线独有的现象。放眼全球,这都是电影市场维持自身活力的一个常态。以2022年的法国电影市场为例,超过90%的影片都是重映影片,可以说重映影片占到法国电影放映市场的绝大多数。
尽管如此,国内院线的重映举措,还是存在很大不同。还以2022年的法国为例,据法国电影中心(CNC)的统计数据,当年法国电影全年共制作了287部新片;同期相比,国内电影的新片数量依旧维持在1000部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深受疫情冲击,当下国内电影的产量供给依旧非常充足,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如此多数量的老片重映,背后的问题就相当值得深究了,那就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
经典重映扎堆,的确反衬出中国电影行业在产能和创意上的严重不足,以至于到了观众不愿意为新片买票的地步。
摄影拉片课
8月29日,我们邀请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资深教授齐虹,筹划的《当广告摄影师跨界去拍电影——摄影拉片课》即将开课。
齐虹教授的广告摄影及影视制作经验超过30年,参与过多部S+级影视作品创作,其中包括《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她的城》《灼灼风流》《四海重明》等。

从2002年起,齐虹教授教育生涯长达20多年,培养出众多影视摄影人才,特别针对广告、影视剧行业青年摄影师。
在这门课上,齐虹教授会结合自己从业30余年、执教20余年的经验,从广告摄影和影视制作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影视创作的秘密;并以《一代宗师》和《海街日记》做案例,解析经典影片背后的创作秘密;通过互动式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大家对影视创作的更深层理解。
任长箴纪录片工作坊
8月31日,著名纪录片导演任长箴的《纪录片工作坊》,就要开课了。
任长箴,国内首屈一指的纪录片导演,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实践课特邀讲师,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导演,《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生活万岁》导演,代表作还有《第一人称复数》《碳路森林》等。

作为我们最受欢迎的导师之一,任长箴老师在即将开授的课程上,会结合自己三十年的创作与拍摄经验,以及对创作本身的研习与体悟,系统地分享纪录片创作全流程的方法与技巧,包括选题调研、创意策划、结构设计、故事讲述、拍摄剪辑、录音文案等,既能高屋建瓴帮大家提高认知与理念,又能脚踏实地地落到实操中的每个环节。
喜欢纪录片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竖屏短剧剧本写作实训营
竖屏短剧因其体量轻、节奏快等特点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如今已走过野蛮生长时期,成为视听新势力,发展愈来愈趋向规模化、多元化、规范化,其影像文本创作语法也在不断深化和成熟,影视行业更是趁此竖屏风潮积极布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为帮更多爱好者接住这波泼天流量,我们邀请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专业学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专业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艺术创作理论专业博士,同时也是北京菡笔生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制片人、编剧韩佳彤老师,开设了《竖屏短剧剧本写作实训营》。

这门即将在9月12日开课的《竖屏短剧剧本写作实训营》,由韩佳彤老师采用线上教学的模式进行授课,与学生线上连麦进行沟通教学。老师进行演示PPT、播放影片和板书书写等工作。
学生需要每周提交相对应的作业,老师每周在进行理论课程讲解的同时,点评修改学生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剧本修改的方与建议。
最终学员能够掌握剧作方法,从大纲到剧本,集体完成一个至少24集的竖屏短剧剧本。
影视Al全流程创作
经过此前两期《影视AI全流程创作课》的基础性培训,我们邀请从事影视行业十余年,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AIGC创意工作坊课程主讲人的布鲁斯,围绕AIGC、开设了全新升级的进阶课程《影视Al全流程创作(升级实操班)》。
这门即将于9月22日开始的实操课,布鲁斯老师会以此前两门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转入全面的实操阶段。这次实操课,分为线上基础班和线下进阶实操班两个部分。

学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线上基础班中,系统掌握AI工具的基础操作方法后,进入为期5天的线下进阶学习。
线下进阶实操班,则以每位学员创作一条“专业商业级AI视频作品”为导向和最终成果,以学员个人实操和老师个案辅导为基础,在向学员精讲专业级商业AI影视作品的核心创作方法,以及更加复杂的升级操作的同时,辅导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创作实操演练。
在课程的最后一天,每个学员完成自己的可商用专业完整视频作品,并进行作品展映和评奖。带“一个具体脚本”来,带“一个专业作品”走,通过个人充分实操、课程精讲和个案辅导,帮助每个学员成为专业AI影视视频创作者。
8月重磅新书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世界》,以270多张拍摄实景图和精彩剧照,全景式地还原了昆汀二十多年的电影导演生涯,在设计上充满了“昆汀·塔伦蒂诺”式的视觉冲击力。

从导演的处女作短片《我最好朋友的生日》(1987)开始,到《八恶人》(2015),著名影评人汤姆·肖恩,对昆汀的每一部电影进行探索,将采访笔记、人物访谈、辛辣影评无缝结合,为读者揭示了潜伏在荧幕后面的故事、创作思路、困难和障碍,深入天才导演本人的电影理念和工作轨迹。
书中充满有趣的细节,比如导演是如何带着满满一箱的犯罪小说,关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间小公寓里写下《低俗小说》的第一稿……此外,本书的尾声还列出导演的“未完成的创意”,这些创意读起来比已完成的作品还要有趣。

在新出售的一众影视类新书里,《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世界》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精彩读本之一。
其他好课
除了上述课程,我们还开设了一系列聚焦于影视教育行业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的老师,我们邀请到的都是在影视圈里耕耘多年的资深从业者。
此外,我们还有即将于10月10日开课的《剧作结构专题课》,主讲人是韩佳彤老师。
韩佳彤老师是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专业学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专业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艺术创作理论专业博士,同时也是北京菡笔生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制片人和编剧,在剧作领域有着深厚的实战和教学经验,是10月份不容错过的重磅课程。

排版丨Amethyst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 起 推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