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决定退考雅思
好像一份认罪书……

今年4月份就已经准备要考雅思了,但是期间几乎没怎么学。暑假回家,7月底开始准备雅思,8月28日考试,但是直到最近对自己的成绩都不太有信心,遂狠狠摆烂10天,逃避考试, 与母亲说明后决定弃考,11月再战。
我对于高分的追求真是超出自己的想象。听阅卡在6.0-6.5,偶尔7.0,但是对于自己的要求是7.5-8.0。母亲说达到最低要求就好,但是我的作文还不一定有6.0——小分不达标,这意味着我还要再考一次。又想到未来两个月都还要学英语,一时间觉得漫长而痛苦,但是比起去考场平白无故地浪费两千元,那还是退考的四百多块钱来的更实惠一些。

准备考试这几个月,我沉溺于刷题的快乐,但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分数上的提升。焦虑、不甘之下,上网查找学习方法。坏处有二,一是注意力的漂移导致后半段的时间全部用于冲浪,二是过度依赖别人的方法忘却了学习的本质;即我认为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所以没有进步,但本质是词汇量的问题。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甚至会南辕北辙。
不得不说,一个良好的生活框架对个人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从3月开始确保每天背一百个单词,也许到了八月底我的听阅也上去了。但是没有如果。过度的焦虑让我沉迷短平快的信息,把大脑接入互联网,享受着信息的冲击。直到夜深人静,我在返回宿舍的那段路上,才觉得天地偌大,痛苦却无从诉说。
心理问题(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导致了严重的网瘾,也许这是我要学会的life lesson。我究竟该如何应对?就目前而言,我焦虑的缓解仅仅是来源于我拖延雅思考试这一决定(直接原因),但是必须从根源解决——我确定我的读研去向、我确定我自身的能力——更深层的,我确定我的发展道路。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权衡是我难以面对的,毕竟我本人在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任务时也会非常紧张、非常在意,不完成就做不好其他事情。但也许,这个life lesson就是要让我如何与不确定性相处,如何通过长远规划与日常框架逐步提升。
于是今日起,我的生活回滚到3、4月份的状态,面对的难题并没有减少,只是把需要上的课需要复习的知识转化为了需要看的文献,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人啊,需要与压力共存,学着在任务间隙也保持乐呵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