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贫女论
长安贫女 余不闻饿死之事久矣,盖近三十年,海内义安,百姓富足,即乞食无告流落街头者,亦无冻馁之虞,一箪食,一豆羹,即可活矣。况城市百业之人乎? 今有朔方女子赁居于古长安者,断食十余日,遂饿死,余固知其饿馁身死之前,其心必有先死者矣。盖伯夷叔齐,非无食也,其以食周粟为耻,遂不食而死也。 於陵仲子将饿毙,非无食也,乃以其亲之食为不义之食而弗食以死也。 黔敖非无食也,以嗟来之食,耻莫大焉,不如死也。 至如长安贫女,非无食也,即乞于居停主,一豆食,一箪羹,可不得耶?食之则活,不食则死,然终不肯食者,乃有所取舍耶? 传此女虽贫,然其学业尚优,于国考屡拔头筹,然皆敗于面试,今其年三十四矣,犹未能中,至于三十五则大限一到,则此生无望矣。 打工乎,二十年之寒窗苦读,一朝而废矣。 考公乎?盖官场铨选,多内定者,非有结交于权贵,亦无望也。 归乎,无颜对父母亲戚。居乎,腆颜侍人,寄人篱下,不堪其辱。 况其年已老大,尚未婚嫁,长安虽好,大不易居,人生漫漫,何处可依? 死乎,百愁解消,百苦尽失。 生乎,百怨丛集,忍气吞声。 乃誓不食粟,其身遂死。呜呼哀哉,其谁之过欤?其谁之过欤?倘使掌铨选之吏,稍一垂怜,人间奇恨,可不顿消乎? 虽然,孔子曰,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庄子曰,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至于长安贫女子,何不转其念,徐徐图之,明日之事或尚有转机者耶。
作者微信hahazi33333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