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如何治愈心理创伤丨曼荼罗心理
作为咨询师,在对有些特别的来访者的治疗中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为什么督导师会说有些来访者不适合新手咨询师?
为什么有的来访者一开始就知无不言却突然结束咨询呢?
为什么有些来访者很容易脱落?
如何识别和处理来访者的创伤,防止二次创伤?
如何识别解离和唤回解离?
……
又或者,你是否时常会由于过往经历隐隐作痛?
你是否觉得现实生活岁月静好,却突如其来的陷入不明原因的痛苦感受中?
如果你有这些与创伤相关的问题,那么这次创伤治疗课程你绝不能错过!
一、创伤治疗的起源
创伤治疗兴起于二战之后,在此之后,传统的精神动力学取向、医学取向等维度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盲点”,这时出现了第三个维度——“创伤治疗”。

二、创伤是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心理创伤”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创伤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损伤”。在精神病学中,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
提到心理创伤,我们会想到战争、洪水、地震、火灾、空难等等,其实心理创伤远远不只是这些强烈的事件。还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长期经历到的忽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或者暴力,都会导致心理创伤的形成。
创伤分型目前多采用泰尔分法(Terr,1989)。将发生在成年期的一次性创伤称为Ⅰ型创伤;而将略微复杂一点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反复发生的、开始童年期)称为Ⅱ型创伤,即复合型创伤。

三、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CPTSD)
预定在2022年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1版(ICD-11)于2019年对外首次收纳了CPTSD(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也被称为发展性创伤,取代了曾经被称为Ⅱ型创伤或者复杂性创伤的名称,成为了一个新的、单独列出的疾病名称。CPTSD的童年创伤不一定来源于肉体虐待、性虐待等等重大创伤事件,而有可能来自父母或照顾者长期的羞辱、贬低、忽略、遗弃以及其他形式的情绪虐待(情感操纵)。有时候并不一定要有非常严重的创伤事件,只是一点点的伤害,却持续不断的反复存在就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创伤治疗的技术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格式塔创伤治疗?
1、减少创伤治疗的知识“盲区”;
2、学会如何识别创伤,在咨询中更好的把握治疗原则,防止二次伤害和脱落;
3、格式塔创伤治疗课程带领者——王婧老师多年研究创伤,对比多个流派后,发现格式塔创伤治疗是最有结构的技术之一,它具有一个创伤治疗模型。这个模型出现后,各个流派的创伤治疗技术皆可纳入模型框架中,从而整合出一个更加系统、详实、有结构的、易上手的创伤治疗的方法;
4、格式塔治疗中的觉察训练、躯体治疗和实验对于来访者的创伤治疗非常重要;
5、稳定化技术对于创伤治疗中的预防解离和解离后唤回非常重要。
人的一生是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在这段人生经历中,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创伤,直面创伤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没关系,加入我们的课程,在这里我们将会帮助你深入理解来访者心理创伤的本质,并提供有效的方法来辅助你,帮助来访者从创伤中逐渐复原。除此之外,本次课程还有关于创伤的自我关怀和自助疗愈技巧。

四、格式塔创伤治疗模型
1、评估
现象学表现
治疗原则
重点关注
2、寻找资源
3、治疗阶段
4、整合
新我VS旧我
遗产VS遗憾

五、授课对象
1、具备一定心理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心理学工作者。
2、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及护士。
3、获得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
4、心理学爱好者。
5、因过往经历隐隐作痛人士。
六、授课内容
1、格式塔创伤治疗的发展
2、创伤医学因素
3、创伤的保护因素
4、创伤治疗的阻碍
5、创伤与心理问题的并症表现
6、导致创伤的原因
7、CPTSD
8、格式塔创伤治疗模型

王婧老师
七、授课专家
王婧老师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干预协会会员
曼荼罗心理特邀专家
中德班完形治疗组成员
中德班催眠治疗组成员
参与空军医科大学教材《心理咨询与治疗》编写
多次参与国内外完形流派著名教师的培训以及工作坊
中国艾利克森研究院注册催眠师(证书编码:CEI-19-444)
长期接受个人体验与督导,心理治疗
在格式塔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催眠、个人成长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临床治疗经验
八、温馨提示
为保证本次课程的安全性及伦理规范,请报名前仔细阅读以下提示:
1、本次课程以了解学习格式塔创伤治疗技术为目标。
2、本次课程全程不准录音录像。
3、本次课程形式为体验式学习,课堂上会进行大量练习,请预先安排好工作及生活,便于全程参加课程。
4、本课程适合身心健康人群。如有精神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不适于本次课程的人士,谢绝参加。
5、正在接受王婧老师个人体验的咨询师或正在接受王婧老师咨询的来访者谢绝参加。
6、咨询师可选择自己附带个案,王婧老师会在课程期间进行案例研讨督导。
7、课程内容会依据现实情况有所调整。
曼荼罗心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沙盘游戏助力,改善校园不良行为 (1人喜欢)
- 给予孩子犯错的权利 (1人喜欢)
- 运用游戏力,巧妙应对孩子发脾气 (1人喜欢)
- 心理咨询与平常朋友聊天有何差别? (1人喜欢)
- 如何培养心理阳光的孩子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