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8日丨听雨雅集5 展品预览③

写在前面
雅集④ 写对师友的印象小文时,提到玉友的真诚和内敛,说有位卢兄一说话会脸红手足无措。有次吃饭,卢兄翻出文章,又找到聊天记录,家人说你描述得很形象。开心得当场浮一大白。
为什么想到这段呢,因为整理图片时,才想起卢总也是开口就脸红。这种巧合让我对着电脑,傻笑了几秒钟,行文时嘴角应该还挂着笑意。
古玩城里,打交道的并不多,实在不谙社交之道,二来也是稍稍抽身,才能客观审看。朋友提及这个老师那个高手,见一脸茫然,发叹出惊讶,然后热心地拉着去那边厢喝茶。
好像就这样认识了卢总,干干净净的店堂,别有一种大气。朋友介绍基本是欧美回流,通吃瓷杂。这才想起,几回经过橱窗,对着一件碧玉花觚,发过几次花痴。还是瓷器居多,当场暗动贼心,将来如果能办古瓷展,这批当可压箱底。
开始办听雨雅集后,就去借展这件,两个人都有点手脚不知道怎么放的过分客气。想着那种互相鞠躬的场面,要是被年轻人看到,会当场花枝乱颤。同事说,人家脸红看得出,你没事,黑得透不出…
这批东西,搬进搬出几次,或展或拍,颇存歉意。说起来很有海外大中小拍的特点,但又无从描述这种意味。古玉展呢,多一些色彩,多一种品味。
卢总
当时正在琢磨青铜器, 偶读文章, 乾隆仿古青铜器, 特意跳的玉材。 恍然大悟的感觉。

问了几次, 卢总冲我笑笑, 说是暗春宫, 搜了好久,才明白所以…

沪上藏家出手, 多精挑细选, 按翠的名词, 应该属于春带彩?

有级别的新工呢, 多名匠, 多珍材, 见之心喜,触手喟叹。

想起来些了, 回流的大件偏多些, 不知道是否见识浅陋, 摆件、立件。 盘玩之趣,限于本邦。

恭迎9月初莅临观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