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妈妈,你会愿意生二胎吗
原创 戏西夕 戏西夕
家属家族庞大,兄弟姐妹众多,目前为止,结完婚的,只有我们还没有将二胎列入计划。 关于二胎,母亲早就开始催我说,早一点生,趁她还年轻帮我带大了就好了。 当我坚决地告诉她,我不会要二胎的,她骂我:乱讲!怎么能不要二胎呢?还是两个孩子好啊! 她早忘了自己生两个孩子的苦了。 家属喜欢孩子,也觉得一个孩子太少,现在不提只是因为现实条件还不达标。对于要不要二胎,我懒得跟他掰扯,这件事我已悄悄做好决定。 🌻🌻🌻🌻 总有人跟孩子开玩笑说:让妈妈再给你生个妹妹好不好啊?跟妹妹一起玩。 小孩生性纯真,什么都说好,但后来在我的“教育”之下,也学会了说“不好”。 我说:不好,要是有了妹妹,妈妈就不爱你了。 这是吓唬孩子的假话,却也不一定全是假话。 我是一个对情感专一的人,多一个孩子必然分散我的精力,这对两个孩子都会不公平。我不想对孩子无法投入百分百的专注与爱。 前些日子老领导提起她的孩子不生二胎的原因也说:对老大不公平。 小宝在刚睡醒这种情感脆弱时刻,我若哄他说:你自己睡吧,妈妈走啦。他都会委屈地默默留下眼泪。 都说儿子像妈,对于情感上的一些敏感,两岁多的娃,都能感觉出来一些跟自己相似的地方。 我总不长记性,老是说些“伤害”孩子的假话来威胁他或者欺骗他。也不知道是否会对他弱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我生性孤僻喜静,不是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选择生孩子,是因为知道在俗世枷锁之下,我不可能躲得掉。 但既然生下孩子,自然要百分百爱他,不容半点折扣。 🌻🌻🌻🌻 家里有个孩子,总让人感觉时间像装上了翅膀。记忆中孩子才刚刚坠入人世,眼前却一溜烟跑的老远。 两年前的那些晚上,随着孩子的长大,痛苦的记忆也慢慢减淡,只记得那些日子要自己时刻记得:那些孤独,我不想重来一次。 家属因为工作原因未能见证孩子出生,我已生出极大怨气与无奈。 阵痛期间无所依靠,加深了我对人世间孤独的体验。 产假期间独自照顾孩子,在深夜里独自面对难以实现的睡眠也让我极其躁烦。 有次跟家属说:每次奶完孩子我都会等一两个小时才能再次入睡,可刚刚睡着,孩子又饿了。 他表示自己一点也不知道。 还是我生性孤僻,不擅表达,再多怨气没有机会也难以发泄,每每自己酿在肚子里,小事也成了大事。 生孩子的体验太糟糕了,生理上的疼痛大概率忘得差不多,心理上的折磨却是难以忘却。 虽然那些体验时间并不太长,虽然知道选择生孩子的女性都会面对这些问题(有一些知道不亏待自己的女性可能不会),照超现实主义的家属来看,我或矫情。 🌻🌻🌻🌻 由于家庭原因,我恳请母亲帮看孩子。好处是免了婆媳相处,坏处是,女婿跟丈母娘也有讲不清、理还乱的矛盾。 南北差异更是放大了这种矛盾。 这两年我成了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那个人。关键是,我不擅处理人际关系,学不来左边哄着父母、右边理顺老公。 都是至亲之人,我只能感恩于他们看在我的情面上,对彼此包容。理解,是难以实现的。 这两年来生活细节摩擦生出来的根根锐刺,让我怕了。孩子好不容易长大,我希望大家都能觉得幸福、都齐心协力去追逐自己的幸福。 身为女性,因孩子而起的生育、养育、复杂相处,体验这一遭足矣,我绝对不想重来一次。 🌻🌻🌻🌻 身边的85后、90后跟95后对待生二胎这件事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85跟90后一致觉得应该生二胎,一个孩子太少。95后就比较随意,也更顾及自己的感受。 这两种态度的原因可能有以下: 95之前的人,经过时间的积累,家里都有了为二胎打下的现实物质基础;比起95后,他们也更无私无我,觉得自己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多总好过孩子少。 95之后的人,感觉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现实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对于生育望而却步。 有父母帮衬还好说,没有父母帮衬,光是应付自己的生活就耗尽了全部精力,哪还能奢望去养育孩子。 我们也更关注自我体验。孩子虽可爱,但毕竟前几年免不了黏黏糊糊、吵吵闹闹。
男性角色若能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多替妻子着想也好说,怕的是,男性不知女性苦,也无法提供情绪价值。 🌻🌻🌻🌻 曾经说自己只负责生不负责养,当真正做了母亲才发现身不由己。孩子从母体脱离,依然会带着在肚子里对母亲的天然依赖。 害怕、恐惧、快乐、欣喜、无助他都会第一时间找妈妈,相比爸爸,妈妈也总是第一时间回应。即使睡觉,孩子一丁点儿动静,妈妈都能感知。 孩子聪明,也是人性,谁对他的需求回应快,他就会更喜欢谁、更黏着谁。 爸爸未体验生育之痛,对于生命也缺乏细微之处的敏感,在前几年,只能做那个“搭把手”的人。 全文完~ 愿自己、也愿跟我一样的95后妈妈,能在孩子、家人、自己之间寻得平衡。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也能自洽享受角色的赋予。 戏西夕 顺其自然,静待花开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19 0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