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
前两天,陈双惊说,你和妈妈都相当老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2000年的时候,你们都是二十岁左右,那还不老?
2000年对我们来说,就跟昨天似的,怎么会觉得是很久以前的事呢?但对2011年出生的她来说,2000年位于她没有个人经历的时间点,自然显得极为遥远。如同——
如同我看1972年。
1972年对我来说,也不过离我出生十一年而已,但却是完全来自影像和书本的概念化世界和时间。1972年的物理痕迹在我小时候还存在着:乡政府墙上的美术体大字,一分纸币上的卡车和印制年代,街头买烧饼需要的粮票。但也都只是痕迹而已,一个人成长的年代往前,哪怕三五年,更不用说十年,对他本人来说,也不过是历史。
对于先出生的人来说,个人的经历与后来的人感受到历史是重合的。比如,对我来说,2000年怎么会是历史,你什么意思?我们刚上大学,一切都还新鲜在目,三点儿五英寸软盘塞进口袋上机房,校门口的炒面香味还能闻到,周末结伴去买蚊帐。但对2010年出生的人来说,那已是我们时间感上的1970年;对于2020年出生的人来说,等他们懂事一些,2000年就是我们时间感上的1960年。
前两天广播里偶然说到,二十一世纪头四分之一什么什么。我一惊,二十一世纪,都过了四分之一?可我还记得很清晰得很,那盼望着一个新世纪到来的激动,新世纪快要变成老世纪了吗?
但对于我们这些出生在二十世纪后四分之一的人来看,十九世纪的确是老世纪。真的很老,老到任何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时代事件都显得极其遥远,很稀疏。相比来说,我们二十世纪多新,事件多密集,进步多么大,残酷和幻灭又多么骇人。
对1990年代有同样感觉的人,再过五十年就要出生了。
五十年很长吗?五十年超长啊!小时候会这么感觉,因为我才十岁,十岁再过四次,这太可怕了,半个世纪,所有人都会死光吧。
但到了四十岁,就觉得,五十年并不很长,再过百分之二十,就五十年了,上山觉得山顶好远,下山,就快多了。
五十年并不长,自己躺倒,拉长一点,四舍五入一下,就是五十年。
睡觉前,我问陈双,你看我像四十岁吗,她说,不像,你看上去像六十岁。我说我要是真的六十岁,你多大,她算了一下,一惊,又想了想,不对,自己不会那么老,然后说,三十二。
时间感是相对的,历史需要拉长、拉远,事后捋顺,年华已过。孩子是自我时间感的尺子,她们长长,我们变老。但都要沿着时间的箭头向前,无法回头,直到尽头。
-
Blazk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13 20:15:40
陈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契诃夫《在大车上》 ,In The Cart (4人喜欢)
- 2025-2027 重读书单 (18人喜欢)
- 厄休拉·勒古恩在《Steering the Craft》中的推荐阅读 (34人喜欢)
- 2025书单 (12人喜欢)
- 2024年的20本书 (2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