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帝王谷》3
第五集《江山美人》公元前307年,秦国国内发生严重内乱。这时,东方六国开始合纵抗秦,东方六国歃血为盟,数十万大军直逼秦国的函谷关。祸不单行,秦国西北部的宿敌义渠戎趁势东侵,形成对秦国的夹击之势。一时间,秦国陷入严重的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宣太后审时度势,几乎以一己之力帮助秦国度过危急时刻。中国古代的“太后”这一称谓,始于宣太后,后世一直沿用。宣太后在秦国统治了四十一年之久。秦成长于西戎,楚崛起于南蛮,它们在自诩拥有礼教正统的中原国家眼里都尚未开化。但秦在商鞅变法后国势日益壮大,楚国意识到和秦结盟的重要性,于是派出公主与秦联姻。联姻的秦惠文王继承商鞅之法,东夺河西,南并巴蜀,占据黄河长江的上游,虎视中原,秦国国君自他开始称王。秦惠文王死后,惠文后和儿子秦武王合谋,将芈八子的长子赢稷送到遥远的燕国去当人质。三年后,还没有子嗣的武王意外身亡。在长达三年你死我活的王位争夺战中,芈八子最终以其强有力的政治手腕把自己的儿子赢稷推上王位,史称秦昭襄王,她自己被尊为宣太后,垂帘听政。宣太后主政之后倡导秦楚联姻,联楚抗齐。这使原本存在的楚齐联盟被拆散,齐韩魏因为楚国背叛盟约而恼怒,一起攻楚,又达到削弱楚国的目的。自此,成功扭转合纵抗秦的险恶局势。宣太后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暂时解除了西陲的威胁。宣太后与义渠戎王的特殊关系维持了三十年。自宣太后听政后,秦与义渠近四十年相安无事,秦国得以恢复国力,集中力量攻略中原。当秦昭襄王羽翼丰满,大权独揽时,为了肃清西陲而诱杀母亲的情人,为打赢长平之战亲赴河内举国动员,还为了维护王权的至高无上而杀掉名将白起。
第六集《铁血长平》赵国欲在长平与秦国一争天下。秦军将领白起作战擅长避实就虚,出其不意。赵国将领廉颇则构筑壁垒固守。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是相持三年的消耗战,秦军反而损兵折将。史料记载,秦国用离间计让赵国把主将更换为赵括。赵括大举出击,长平之战的战况急转直下。结果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带领四十多万赵军一败涂地。学者们对此提出质疑,相持战中真正拖不起的是赵国,二十万军队消耗三年,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就完全暴露出来了。而秦国所处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拥有当时农耕条件最好的土壤;秦国在所有国家中最彻底地实行土地私有,鼓励开发荒地;秦国是最早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国家,有极高的农业生产率;秦国用法律保障所有的农户都能使用最先进的方法种植庄稼;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成为秦国后方的大粮仓。所以,在秦昭襄王中期,秦国的粮食产量已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为赢得胜利,赵王压上全部筹码,让赵括带领二十五万援军奔赴战场。而秦昭襄王则秘密派遣白起赴前线领军,同时下达全国动员令,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手持精良的武器,再经过严格训练和长年实战,秦国方阵战斗力惊人,组成铜墙铁壁,牢不可破。一旦出击则横扫一切,所向无敌。在军功爵的激励下,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面对士气旺盛的秦国虎狼之师,饥饿的赵军最终力量不支,死的死,降的降。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扫除最后一个强敌。秦昭襄王是大秦帝国的实际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