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书 3
妈,如果我处于你的境地,会对未来进行如下思考:
1-老公死后,自己怎么办?再找一个男人去依靠的可能性很低了。
2-只能依靠女儿们了?肯定没办法和小女儿一起生活,很明显她只愿意一个人生活。也许能和大女儿一起生活。
3-或者,能自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条件1,房子。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拎包入住的二手房就好了。房源可以下载App链家查看。
条件2,钱,买房钱两个女儿均摊。生活费由两个女儿均摊,每月月初支付。
条件3,如果生病了怎么办。无法自己承担必须需要别人照顾的话,房子要买在兄弟姐妹或者女儿所在城市方便被照顾。
条件4,如果感到寂寞怎么办。房子买在兄弟姐妹或者女儿所在城市,作为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只能去需要别人的陪伴。
4-也许可以开始培养点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公不一定支持我,但是他没办法对我的余生负全部责任啊。所以,管他呢。
5-也许可以在刷小视频之外,多学习一些衣食住行、保健就医、旅游探亲等等与生活相关的技能。不要相信小视频的假科普,他们真的科学的话,早就在医院或者科研院校等处任职了,还用得着靠小视频挣钱吗?
6-世界日新月异,从方便生活工作的角度来看,只会更便捷,不可能更不便,不然不会进步。跟进还是无视这种趋势,取决自己想要怎么样的生活。
7-丢掉幻想,接受现实,在现实中寻找解决方案。
8-永远记住,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与其通过对别人好或负责,来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好或负责,不如直接对自己好或负责。
9-只有身体残疾和心智不独立的人,才需要事事去依靠别人。
10-没有人能主宰别人的生活,小孩很快长大,就无法继续像木偶一样任由摆布。
11-可能陌生的新生活一开始会令自己感到不知所措,但相信自己,当能够掌控新生活时,会爱死这种自由。
12-任何未知的事物,通过学习和练习都可以掌握。学习和练习的方法、途径,充斥互联网和书籍。
此外,我最后一次重申:
1-对于家庭和婚姻,目前为止,我所遇见、看到及观察的婚姻,没有一个令我有兴趣,甚至还感到或多或少的厌烦。对它们,我可以例举无数疑惑或槽点,但没有一处激发我产生亲自体验的想法。选择婚姻的许多诉求、需求、追求,在我这里都不成立,唯一的可能就是真爱,互相爱到想要一起长久的生活。我暂时没有遇见这样的人。无论遇见还是没遇见,我的幸福感都是由内而外的从自己的身心灵流淌出来,源源不绝。
2-我坚定的不想要孩子。中国,甚至亚洲的社会规范和文化底蕴下,与其说家长在养孩子,实际不过是管孩子。什么是管呢?就是巴不得孩子是个木偶或者洋娃娃,线全操纵在自己手上,完完全全做自己意志的延伸。什么是养呢?就是除了供吃穿住行以外,能把孩子当成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了解另一个人一样,还有兴趣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梦想什么,为什么喜怒哀乐......当然,对于没有被这样养过的家长来说,这一定是陌生的领域,他们可以找出一千种理由来拒绝或逃避这个领域。而他们生活的环境,和他们对环境的理解和掌握,又促使他们更加偏向于这种选择。我对此毫无兴致。
3-我生活幸福,不缺爱,低物欲,不寂寞,没毛病。老了以后会进养老院,我对未来的康养产业充满期待。假设我不幸于65岁前辞世,我会将自己身上任何有用的器官组织骸体进行捐赠,并且已经进行了遗体捐赠的志愿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