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批新语154- 试守孝子
原文: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解析: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毕竟亲爹生死未名,难道要天天喜笑颜开的,这也太没心没肺了。本篇咱也不想非要较真,但问题就是,如果不这么做还有别的办法吗?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一个人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坚持不懈的克服了重重困难,然后达到了什么什么样的成就。小的时候看到这些还会很感动,横向对比一下不同人的环境,感觉对方确实非常了不起。但是,这种事情见得多了之后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这里就简单谈三点,一个是选择,一个是习惯,还有重复练习的效果。
先说选择,也就是环境对于个人的制约。看似很多选择,其实并没有,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对于有些人来说肉糜是一种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呢?根本没有这个选项。或者换个角度,有些人总是事后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殊不知当时人在当时的情形下只能是黑暗中苦苦摸索,看到前面有一点亮光就拼命冲上去。选择无非两个,等死或者不顾一切往前冲。
再说习惯,有人天天跑马拉松都不累,有人做10分钟广播体操都浑身疼。这能完全归因于个体差异吗?还是和个人习惯有关系,一个事情不断的重复做,自然会形成一种习惯的动力。当你习惯了之后,自然就感觉不到累了。很多人觉得累主要是习惯的变化,如果让马拉松运动员做500个俯卧撑,估计也会觉得累,毕竟锻炼的方式和习惯变了。
最后说重复练习,很多事情是孰能生巧的,当然也有很多是靠天赋加孰能生巧的。黄鼠狼怎么练习都不能学会飞,但是即使拥有飞行能力基因的雄鹰也需要不断练习才能飞得好。回到人类的主题,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多事情的潜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激发出来。
总结一下,外在的环境让个体只能做有限的选择,而做的多了自然就形成习惯,做的久了自然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