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生命整合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线上公益课(1)

7月20日(上周六)19点-21点听了胡迪老师线上公益课,收获很多,简单说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希望没有参加课程的人也能有所收获。
1.生命整合是什么?
2.生命整合工作的核心:现象学的态度
3.问答互动环节
这篇文章先分享第一个知识点:生命整合是什么。
首先,胡迪老师介绍自己在大学学的是哲学,90年代遇见海灵格时,被系统排列直观地把人的潜意识信息通过排列呈现出来的工作方式,以及海灵格强调的每个人的生活、生命都是与其他人、社会都是紧密相连的观点所吸引。
1996年,胡迪老师开始用系统排列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服务,2013年见到威尔菲德·内勒斯和他发展出来的生命整合程序(LIP),他感觉这是排列工作的一个巨大飞跃。
接下来胡迪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生命整合(LIP)是什么以及它的工作特点。
一、生命整合(LIP)是什么?
生命整合(LIP)是德国威尔菲德·内勒斯老师2011年在系统排列的工作方法上发展出来一个工作方式,填补了传统家庭系统排列中缺少对个人成长,自我对话以及意识发展方面不足,强调一个人与自己内在对话,通过内在的自我觉察与领悟来了解自己,让意识自然成长发展和成熟。
生命整合把人生按照分成七个阶段:1.胎儿期、2.童年期 、3.青春期、4.成年期、5.成熟的成年期、6.老年期、7.死亡。
1.胎儿期-共生意识-身体感受

胎儿期对应人的意识状态是共生意识,阶段特征是用身体感受整个世界。
胎儿在母亲怀孕期的经历和感受会进入孩子的身体里,例如有的双胞胎,假如其中一个死掉了,另外一个出生后,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种感受和TA在胎儿期去世的另外一个双胞胎就有关系。
胡迪老师举了一位经常被莫名奇妙的恐惧感困扰女士的案例,她是她妈妈的第四个孩子,在她之前的三个孩子都没有活下来,可以想像她妈妈在怀她的时候,内心是多么地恐惧——担心自己现在怀孕的孩子也无法活下来,而妈妈这种恐惧也传递给她。
所以,虽然胎儿期我们没有记忆,身体却会记得当时的很多感受,当我们看向胎儿期时,通过身体感知,我们会知道很多这个阶段经历过、没有记忆,但是对身体、情绪、感受一直有影响的事情。
另外,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LIP中,我们看向第一阶段,也是在看我自己的生命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我有什么特点,这些信息都已经在精子遇见卵子那一刻被保存在里面了。
2.童年期-团体意识-感受感知
童年期对应的是团体意识,这个阶段主要特征是通过身体、情绪、感受来感知家庭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
意识的主要特征是团体优先于个人,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就像孩子的“子宫”,离开家庭,很多孩子很可能无法存活下来,所以想要归属于一个团体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在这个阶段感觉到安全,当然是好的,如果感觉到危险(父母关系不和、家庭变故),每个孩子都会感觉很不好。
童年期,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被教育的阶段,这个过程我们会慢慢对自己不满意,我们想要成为另外的样子,因为真实的我是一个样子,真实的自己和别人希望我成为的样子不可能完全重合,在这个阶段,其他人的看法优先于我们个人的愿望和想法,所以我们想活成另外的样子。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距离真实的自己会越来越远。
生命整合(LIP)在这一点做的刚好相反,我们是去看内在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
生命整合(LIP)的工作是让我们的心回到了我自己的家,当我们真正能够看向自己的内心时,我们的身体是放松的,身体也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会让我们内在更加确信自己这个样子就很好,不用活成另外的样子或成为别人,不过这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通过1-2次的生命整合(LIP)就能实现。
和归属感对应的是对外界的探索,这也是一股在生命中持续很长时间的张力:童年时一方面想要归属于家庭,一方面又想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过去是读书、去大自然中玩,现在是看手机、平板、玩电脑);长大后一方面想要归属于一个团体(公司、组织),另一方面也想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感觉家庭的圈子越来越小,我们想要冲破家庭的边界时,我们就进入了青少年。
3.青少年-自我意识-思想认知
青少年对应的是自我意识,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思考、思想去认识自己、认知他人、理解世界。
在这个阶段我们脑子里会充满各种想法和画面,“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对我来说,什么样是好的,我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我应该怎么面对我的家庭,未来我应该做什么工作……”
青少年主要通过脑子去想象,脑子里的这些想法和现实不一定完全一样。
很多人在青春期都想做得和别人不一样,例如大家都留短发,我要么留特别长的头发,要么就特别短,甚至可能别出心裁在鼻子上打个洞。

也可能某段时间非常喜欢体育或者喜欢某个明星,不过这些行为更多是停留在想象当中,就是想象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这种思维定式也会被带到我们的夫妻关系中。
我接待过很多夫妻个案,在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经常想的问题是“对我来讲,是我原来脑子里存在的那种画面更重要,还是我面对的真实的人更重要?”
“我发现,我们经常会死在我们原来的画面里,就是经常生活在我们头脑预设的画面里,甚至我们会按照我们的预设去全盘操控我们的生活。在我生活的瑞士、欧洲,每一个人都想控制或者想要更多控制他自己的生活状态。我们生活在我们的想法里,我们的世界也永远被禁锢在我们的想法里。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符合我预设的世界,所以,符合我的需求的地方才是我的家,在我们眼里,我们根本不认可也看不到有可以和我们不不一样的地方,也会不花精力去寻找、去学习跟我们想法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发现生活不像我们想象时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在我们的政治中,或者说我们生活中的‘政治问题’上,我们更多的会找一些借口去评判这件事,而不是去认可和接受生活就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我们从十几岁一直延续这种行为模式,尽管我们能够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一直忘记有一个更大的规律,这个规律永远是在我之上的。在中国这个也许被叫做‘命运’,当我接触中国文化的时候,我突然理解这个东西叫‘空’或者‘道’。”
4.成年期-自性意识-生命生活
成年期对应的是自性意识,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学会相信生命,充分地接受和享受生活。
这和我们前半生是相反的过程,我们不需要预设我们的生活,也不需要刻意去定义和控制我们的生活。
我跟我们的生命、生活是同行的,是生活和生命在带着我往前走。
当你认可这一点时,你的整个人、整个精神状态也会轻松起来。当我们走过生命接下来的每个阶段时,我们也会发现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的宽阔。
如果我们按照1.胎儿期、2.童年期、3.青少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去生活的话,我们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因为我太想掌控和操控我周围的所有的一切。
当我们认可和接受生命中4.成年期、5.成熟的成年期、6.老年期时,我就会发现我的生命的宽度会越来越宽,越来越美好。
不过,要得到这一切也需要付出代价,就是要放下“所事物都必须在我的掌控之内”的感觉,这会让很多人恐惧,因为在1、2、3阶段我们一直在发展我们的“自我”和“掌控感”。
第七阶段是我们的死亡阶段,世界的开始,也是世界结束的阶段,对任何人讲,那都是一个安静的阶段。
以上这些就是生命整合(LIP)最根本的东西。
小结
生命整合(LIP)的工作是在两个层面在工作的:
1.第一个层面是用排列和代表这种直观显像化的方式回看我们自己的胎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2.第二个层面是精神、心灵层面在生命整合(LIP)过程中我们自发地进入到一种类似冥想、觉察的状态中,这个过程会让我们降低自我因为想要“掌控一切”从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帮助我们带着更多的觉察和勇气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当我在中国和大家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多的了解到中国的道教和道家文化时,我感觉道家也是按照这种模式在工作的,当我们更多地去相信和认同生活、生命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是生命和生活在带着我们前行在更远、更开阔的道路上的。
未完待续……
===
课程预告
7月27 周六晚19点-21点
讲座主题:职业与职业规划
8月3日(周六)晚19点-21点
讲座主题:健康

9月份的工作坊

---

福库心理
心理咨询 系统排列 生命整合
从心发现 生命·生活·生意 三生有幸
身心同调 调神·调心·调形 形与神俱
福库心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迪(瑞士) | 生命整合应用于企业管理不同在哪里? (2人喜欢)
- 胡迪&库恩 | 倾听企业的声音--企业生命整合 (1人喜欢)
- 内勒斯 | 道途
- 生命的起点: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爱与亲密关系 (1人喜欢)
- 成熟的亲密伴侣关系面临的2个困难与挑战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