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胜利可言 挺住就是一切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很难想象这样一句话, 是用来形容照护这件事。
圆周派这一季好像真的围绕着“老”的话题,第二期讲的是照护老人,嘉宾胡泳教授是北大的教授,也是一位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母亲很多年的儿子,一起和窦文涛,许子东,李菁,大家一起来聊照护和被照护。
这一期触及到了生活中非常残忍的一个话题,照护失智失能的老人。这其实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只是借用节目中的话说,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轻人的社会,所以社会中对于这些关于老人的问题看不见, 讨论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所以,像节目中,胡泳教授这种记录自己照顾母亲的过程,甚至上圆周派这样的节目,引发大家的关注,这种行为本身就非常有意义。
关于养老照护,胡泳老师讲到了一个观念非常重要,每一个家庭的选择都是他最好的选择。每一个家庭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工作子女,各方面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他只能在他的情况下做出他能做出的选择。任何其他人都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判别人的选择。 任何没有亲身经历的人都没办法对照护的工作深刻的理解。
另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胡泳教授在节目中提到,大家现在依然习惯性的会把照护划分为一个更低等的工作,或者是说价值更低的工作。不断会有人建议他作为教授,应该去做研究去发表文章,做学术,而把照护的工作交给更专业的护工。且不论工作的价值是应该如何去评判。单纯从陪伴的角度来讨论,当我们是父母时,许多父母会愿意花很长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比如许多的全职妈妈,可是当父母需要我们的照顾时,会有多少人愿意花10年的时间来陪伴父母老去呢?
同样是陪伴,陪伴孩子从来不会被认为是低价值的工作,可是当我们陪伴老人时,却会被认为这个是低价值的工作。
第三点是,胡泳老师在节目中谈到,他自己现在是一个高危的平衡状态。他的母亲的身体状态,全职护工的稳定状态和他自己,三者稳定平衡,才能维持现在的状态。一旦其中某一点被打破,他的整个生活会马上坍塌,而这种坍塌是未知的,也没有任何的应急方案可以准备,只能等问题到来时再想办法。这就像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困境,但是毫无办法。
一个多子女家庭,并且子女也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成功人士,在面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龄母亲时,依然是如此多的困难,更何况是普通人的家庭。
最残忍的是,数据告诉我们,当年龄来到85岁时,阿尔茨海默症患病的患病率是50%,也就是父母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就可能会有阿尔茨海默症。
我们的当下是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社会并没有为老龄化做好准备,也没有完善的社会养老的条件和制度,但是我们又必须面对老龄化,这个挑战不是某个人,而是每个人必须面对。
当节目最后习惯性说一句祝福语时,窦文涛说,不知道祝福啥,胡泳教授说,说那就祝福我挺住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