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子女该怎么处理跟父母之间的关系
查看话题 >如何拯救女儿的母亲?

01
很久很久以前,我写过母亲的潜意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再是一个母亲。所以,当她面对同为女人的女儿时,她无法稳定在其中某一个状态,她只会极端活跃地反复切换。
尤其是当女儿不再是婴儿、女童,而逐渐表现出性别意识时,母亲的女性意识也会同时被重新唤醒。
于是我们做心理咨询的,最常见的悲剧,就是母亲不被察觉、不受控制的潜意识破坏了女儿原本该有的希望和未来。
最近正好有个例子。这个女孩儿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就接过她的咨询,现在她已经工作了好些年,男朋友也换了几茬,正要谈婚论嫁。
她跟我们说,这个男朋友吧,她虽然不太喜欢,但是他很喜欢自己,所以她觉得可以嫁,只要不把婚姻想象成爱情,理解为合作关系就可以了。我们问她觉得这个男朋友喜欢自己的证据是什么?她说他追了自己很久,并且他还为了接送她买了辆车。
巧的是,女孩的母亲在几天后也给我们打电话,她也觉得女儿这个男朋友不错,理由也是这个买车接送她的事。
这使我想起了这个女孩高中咨询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女孩想要买一辆电动车,她母亲答应了,并说好周末休假时带她去挑选。可是还没等到周末,母亲就被父亲怂恿,一起去把电动车买好了,等到女儿回到家一看,发觉那根本不是她喜欢的款式。当即她就和母亲闹了起来。她还拍了照片给我们看,先不说款式,从车体大小来看,它就非常不适合一个女孩子,于是当时云长弓就问她,这个车子买了到现在开过吗?钥匙呢?
我一瞬间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了。果然,钥匙在她父亲手里,买了车到周末也就两天,她父亲已经习惯开着它上下班了。
实际上,她家里已经有两辆小汽车了,母亲一辆,父亲一辆,可为什么父亲还要骑电动车上下班?因为小汽车不过是为了面子买的,真正堵车的时候,电动车才真的更方便。
这位父亲是典型的自私且品质恶劣,他无非是想借着给女儿买车的机会,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么显然的假公济私,她的母亲却没有阻止,甚至顺水推舟。
这个事情值得深思的部分,并不是这个父亲如何令人愤怒,他就是一个恶心的男人,值得深思的是这个母亲。
她并不是不能看穿她这个恶劣的丈夫,她都和他生活了这么久,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她还是装聋作哑顺水推舟,因为她内心深处,也许,也并不想满足女儿的需求。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她男朋友买车的理由:为了接她上下班。于是我们询问她,他是否每天送你上下班呢?她说他们的岗位不一致,并且她每天也需要跑客户,所以她自己买了辆车,自己开车上下班、跑客户。
看,这个男朋友的行为是不是和她的父亲如出一辙?只是这一次,她没有像高中时那样,一眼识破她父亲的虚伪,又哭又闹。而是和她妈妈一样感到这个男人是真的爱她。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她的母亲大概也是这样被她父亲追到手的。
为了接她上下班买了个车,她就觉得这个男朋友不错,跟女儿说早点和他定下来。这其实就是在重复她自己的婚姻。
实际上,女儿当年看见那台很丑也很重的电动车时,立即打电话跟我们哭诉,我们当时劝她母亲再给她买一辆她喜欢的,她母亲最终被我们说服了。
可是现在,七八年过去,女儿将近三十,已经忘记了当年自己的敏锐,她也觉得男朋友买车是为了她,于是当我尖锐地问她,现在这辆车,你男朋友用来干什么?她说,他上下班的时候开。不出所料,于是我说:所以,他买的车只是他自己在用而已,与你有什么关系?
她才觉得,事实竟让她如此哑口无言,或者说,现在的她,心里恐怕早已不认同我问的这些,尖锐的问题。
但她的母亲也看不出来么?她的母亲可是口口声声说,要她找个好男人,不要重复她自己的悲剧,可是在她母亲跟我们说起这个男朋友时,我们同样问了她这些尖锐的问题,她和她的女儿一样,都保持了沉默。
你说她是没听懂吗?反正我觉得是个正常成年人,都听得懂,她只是不想面对这件事。因为,如果女儿真找到一个好男人,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那么她会觉得自己被深深的伤害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说明世界上有好男人,可是,自己并不差啊,为什么自己不能拥有一个好男人?
女儿在母亲的潜意识里,也只是一个攀比的对象。
02
从这个角度去看所有母亲,其实她们都活得很挣扎。甚至这当中还有许多母亲会刻意干涉女儿的选择,以保证女儿能完美避开幸福的选项。
但我并不想把恶意加诸在母亲身上,因为我很清楚,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很难将自己不曾拥有的美好,赠送给他人。
在我成长的漫长时间里,我的母亲也常常和我说:我需要的东西也有很多没有得到,我还不是也这么过来了?
在很多需要选择的时刻,我都能看到母亲的潜意识里不断跳出一个女性,在家庭这个利益共同体当中,去和另一个女性,也就是女儿,争夺有限的资源。
我很早就发现了这件事,可能是我母亲对于生孩子这件事真的非常摇摆吧,她是在犹豫纠结之中,被周围的人哄着骗着生下的我,但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女性,所以她并没有苛待我。
可是她又是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女性,她是时代的骄子,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她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前途,她也有很宽广的见解,所以她时常流露出无奈,面对现实,面对养育孩子的责任,她不得不放弃许多。
这一切让我很早就明白,妈妈和女儿,在家庭里是竞争者,父亲给与女儿的宽容更多,母亲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存遭到了挤压,同样,认可、爱、金钱、选择……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一个家庭倾斜给了女儿,那么母亲就会拥有的更少。
这种时候,同为女性的母亲就会感到深深的不甘和不值得,因为明明为一个家庭付出更多的是母亲,而不是女儿,更不要说,她曾经也是人家的女儿,也曾是一个家庭里资源的第一享用者。
更重要的是,这个女儿正在越来越出挑,变成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性,而母亲,却只剩下奔向衰老和死亡。似乎,女儿是在变得有价值,而母亲是在失去原本有的价值。
像一个即将被用完所有功能,准备扔掉的破抹布。
人的本性都是双标的,所以母亲不会在心态失衡的时候,想起自己做过女儿了,现在可以让渡一些资源了,她只会觉得,我一直都是享有这些的,为什么来了你这么个乳臭未干的臭丫头,就来抢走了我的一切?
我所言,都是潜意识,并非表意识,潜意识并不容易被表意识所意识到,也就是说,母亲的这种争夺行为,是不会轻易被发现的,甚至不会被母亲自己发现。同时,这种倾向,也只会在女儿长到十多岁,表现出女性特征和女性意识时,才会出现。
所以,我必须强调,无论母亲的潜意识多么自私自我,都不影响她伟大,因为她为了孩子付出了健康、青春、时光、精力和自我,都是实实在在的牺牲。
是以,我的标题是,如何拯救她。
03
在同样悠长的咨询生涯里,我见证的、经历的无数女性来访者,她们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在不断证明我自小意识到的这种竞争,几乎可以说,母亲并不真心想要女儿幸福。
比如自己婚姻失败的,总是逼迫女儿相亲结婚,她们的说辞都很有说服力:我不幸福了,我不想我的女儿重蹈覆辙。
可是避免重蹈覆辙的正确做法,难道不是劝女儿谨慎,不要着急做决定,也不要着急步入婚姻吗?不是应该把自己的全部遭遇告诉女儿,一起分析自己为什么选错,什么样的男人不好,并且还要客观的说,男人的问题还是得去问问你爸,毕竟他是男人,什么男人靠谱,咱肯定没有男人懂不是?
当然,许多父亲甚至不是个好男人,更不要说是个好父亲,所以许多母亲,都深深恨着孩子的父亲,父亲也乐得没有负担,是以,我说的这种理想状态,几乎不存在。
但,逼迫女儿尽快走入婚姻就真的不是盼着她好了,这只是自己想重开一把的投射。
我们做的案子里,愿意给女儿花钱的大多是母亲,但不愿意继续花钱的,也还是母亲。这恰恰又证明了,女性作为母亲的表意识实现之后,看着女儿越来越好,她的潜意识又跑了出来——我当年要是接受了这些帮助,我肯定比现在有魅力也幸福。眼看着女儿就要活得自己渴望却不可得的幸福,她的竞争性会促使她结束咨询。
有一个妈妈更好笑,她给女儿去戴牙套,戴了两个月,女儿变得漂亮了,她心里嫉妒的不行,说:呀,你怎么越来越美了,我也要去整牙。
于是她戴了一个更贵的牙套。
这个问题的根源本来在丈夫身上,但期盼男人改变,简直就是祈祷公鸡下蛋。所以我在想,如果母亲的丈夫、父亲已经不中用了,母亲还有没有出路? 我一度以为是没有了,可是这几天,我突然发现了我母亲的质变。
她今天计划去新疆旅游,我知道她热爱摄影,于是我将我们一颗闲置的镜头送给她用。她本来以为是这颗镜头不够好,但其实这颗镜头比她的相机单机都贵。我再一次教了她一遍摄影基础,于是她带着相机和镜头出发了。
很意外的,这次,她的照片开始展露出思考过后的进步,看得出她用了心,并且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简直是自她买相机这么多年来的,一次巨大飞跃。于是我认真地认可了她,把她拍得好的拿出来夸,还有待进步的也向她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于是她得到了巨大的鼓励,甚至同一个景点她一天跑了三遍,直到拍出满意的照片。
从前她可没有这样的投入,也不会这样用心去记住知识、钻研技巧。她还很开心地和我分享她吃到的美食、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象、她遇见的独特见闻,并且再三强烈要求给我寄来一箱土特产。
我知道,这是质变了。要知道,半年前,我同她说要勤加练习,不能只靠理解,她没有这么聪明,理解了就永不会忘,她却跟我说她觉得她挺聪明,只是老了记忆力才不好的,或者说,我都这么老了,哪里还能去适应那么多新东西?
你看,那时她还在同我狡辩。
可是今天,她已经可以体会到学习进步的乐趣,不会再去在意聪明不聪明这件事。这在我们这些搞专业的人看来,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改变。
这已经和摄影无关,它是一种状态,她开始忘记自己的年纪,忘记我是年轻人,她是老人,她不再寻找任何借口,也不再靠对我产生过度的依赖来满足她的懒惰和退缩。
我在我母亲身上,看到了曾经的她,勇敢、热情、执着、永不放弃、不怕挫折。拍不到好的,就再去,直到学会,直到记住,直到熟练,直到,拍到好照片。
这才是一个可爱的女人,这才是我最愿意看见的她。她不再想着依赖我,或者用母女关系强迫我去承担她的私心。而是愿意自己努力,通过向我求助,获得方法,然后靠自己,去实现目标。
当她一再感谢我,不小心又做错了什么,又来一再同我说对不起。我感觉我的父亲,真配不上她。
而当她非要给我寄特产的时候,我第一次从她的脸上,看见她的青春,因为她的眼睛里再也没有疲惫,没有深优,没有面对时光的无奈,而是只有兴奋、快乐,和分享旅途收获的直率单纯。
我想你们懂了,我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了一个纯粹的女人,一个爽朗天真、活力四射的魅力女人。她不再是谁的妈妈,谁的妻子,谁的女儿,谁的大姐,她只是她,一个独立的人。
我和她是平等的,独立的,可以互相帮助但不必互相妥协的朋友。我为了让她了解这件事,让她从母亲的角色里解脱出来,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并且,也不是只靠我自己的力量。
04
量变可以追溯到我还在读大学时,我的意识彻底觉醒,用云长弓最近最爱的话就是,我彻底黑化。我绝情地、尖锐地、粗暴地、不顾后果地去和她切割,我要和她分裂,在一种大家都没有准备好的时刻,用一种大家都难以承受的方式。云长弓当年说我:你搞个爆炸,用的还是核弹,把你爸妈炸飞了,你自己也没留个全尸。我当时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真TM懂我。
这种分离不止母亲痛,女儿也会很痛,因为骤然失去依赖感,就像……你吃惯了辣,突然天天不让你吃辣,就给你清淡的,不用几天,你浑身不得劲,久了,你甚至会哭,为什么呢?因为你觉得好像失去了全部的温暖。这是因为,习惯是安全感的全部来源。一旦习惯被剥夺,人会首先陷入暴躁,继而开始抑郁。
就好像我们习惯了过年回家,突然有一年,没有回家,除夕夜就特别容易令人崩溃,看着街上逐渐冷清,看着家家户户逐渐热闹,孤独和苍凉会把人压垮,因为冷。
这不仅是个比喻,这还是我做出的第一次最重的努力,在毕业几年后,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阻拦我,我自己决定,不回家过年。那是人生第一次。
我记得很真切,除夕当天,不论我做什么,买菜、做饭、玩游戏、看春晚……无论我做什么,心里总是有一层寒冰,忧伤或者是畏惧,每分每秒都在怀疑自己的决定,总觉得我应该回去,现在就回去。
可是,我忍住了。我明白,这只是一次尝试,大不了大年初一再回去,总之我得忍过今晚。结果是,大年初一,我就习惯了。
那种惴惴不安其实只是一种幻想,以为自己会被遗忘,可是当我的父母给我打电话说新年快乐时,我看到他们热闹的气氛,突然感到了释然。
因为我突然发现,我只是喜欢看着他们热闹,而我自己可以留在安静里,这才是我最自在的活法。
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和我的母亲才真正开始了彻底的切割,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自然分裂,我逐渐放弃对她的苛责,也接受我没有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这个遗憾,继而淡忘对母亲的许多怨恨。
云长弓开始建议我给我母亲送礼物,于是我不情不愿的照做了。之所以不情不愿,是因为我觉得我能和她平和对话就是我们母女关系的天花板了。
可是,在我开始给她送礼物之后,她开始表现出了剧烈的挣扎。她反复横跳,一会儿切回张牙舞爪的母亲,对我的选择、生活诸多指责和评判,一会儿又切回一个拿了好处的女人,高兴地感激我正好送了她需要的东西。
这漫长的时间里,还包含着她的父母离开,在一次次葬礼上,我看见了一个孤单的女儿,她的父母终于将她独自留在了人间。
她有时会发呆,在殡仪人员同她讲解流程的时候,也会忘记接下来要做什么,会找不到她正拿在手里的东西,会坐在沙发上,机械的掰着手指。
我知道,她在忍受巨大的失落和沮丧,无底的深渊,她在下坠,不知道还要失重到何时。她焦虑。于是我提醒她流程,解决她哭天抢地的小妹,替她安排宾客的茶水,提醒她那些复杂的仪式顺序。她开始同我商量一些细节,她许多重复再重复的絮叨,让我感到她的力不从心。
当老人们都入土为安,她才同我说:你现在可以了,事情都可以放心交代给你了。
这大约,是她第一次发现,我是一个大人,再不是小孩了。
从那之后,她的反复横跳变得越来越少,她逐渐趋于稳定,从前她看见我穿的好看衣服,就想直接要,现在我逛街给她挑裙子,她说她衣服够多,不要买了。
她开始进入了漫长的摸索阶段,因为一个母亲一旦意识到要放下母亲的身份,她会无所适从,因为做母亲的时间和重量都太厚了。于是我总是在打击她,告诉她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去什么地方能买到小姑娘用的发卡,夹住她的刘海,给她实用的购物链接,批判她过于老旧的审美,教会她新的娱乐,教育她先想想自己喜欢什么,再去管别人喜欢什么。
她在一次次打击中,重新确立了标准。
直到今天,直到,今天。
她终于找到了她自己。
她失去一个女儿,交到了一个新朋友。
05
真的算一个意外之喜。
我没想到在我和我母亲旷日持久的斗争中,会让我得到一个这样的结局。
我变了,她竟然也变了。我们一直认为,父母再不可改,所以我只想解脱自我。
但,没想到,我得到了一个新的办法,去拯救我们的母亲。
当一个女儿,终于长成一个女人,她应该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女性,建立完善全面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感到力量和快乐,她要远远比母亲强大,在方方面面。
然后,她要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和言行,友好的方式,重新进入母亲的生活,让母亲再次体会到认识一个新朋友的快乐。
用新的生活去影响她已经老旧的生活,但,切记,不要靠得太近。
这个方法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对吗?好像只要自然长大就行了。
呵呵,真要这么简单,我何必奋斗这么久?
这里最考验人的,并不是所谓成长,而是彻底放弃依赖。我们每个人依赖母亲是一种本能,一个人要是想对抗本能,几乎是不可能。
除非,真正直面本能带来的痛苦。
说具体点就是,人生的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苦,都不能再想到她,至少不能首先想到她,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想办法熬过去。
习惯之后,女儿才能真的把母亲当做另一个普通的女性,而不是自己依赖了几十年的妈妈。强调一点,即便和母亲不亲近也不代表放弃了这个依赖,一直的怨恨也是一种依赖。
因为母亲还在以一个自我推卸责任的对象存在。
说直白点,女儿要想拯救母亲,女儿必须失去母亲。
其实,如果父亲能在这个过程里贡献一点能力,那么女儿会轻松很多,如果女儿有一个可靠的丈夫,那么又会轻松很多。
但,大多数情况是,这两个都没有。
最后,如果母亲没有女儿,只有儿子怎么办?
那就只能永远困在母亲的角色里了,因为儿子无法真正理解母亲身为女性的感受。
说白了,女儿能拯救母亲,是因为女儿有少女时代,她能很轻易的体会母亲从人家的女儿变成人家的妈妈的感受,但儿子……永远不能。
成长得好一些的儿子,最多能用一个强者的目光去看待母亲,但要让他理解母亲成为母亲之前是什么角色,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没有少女时代。
云梦长弓逛江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女人眼里的好男人和男人眼里的好男人 (2人喜欢)
- 逐渐危险的心理咨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