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这一回的大致内容是:湘云犯杏癍癣,宝钗命莺儿去黛玉那里要硝,蕊官随之去看藕官。莺儿用柳条编一篮,送与黛玉。黛玉要和薛姨妈一起去宝钗房里吃饭,“大家热闹些”。莺儿又在柳堤坐下编篮,春燕来了,说宝玉说女儿未出嫁是无价之宝;出了嫁,变为死珠,于老就是鱼眼睛,举例说他妈和姨妈就越老越爱钱,春燕叫莺儿不要折柳条折花,她妈和姨妈分管这里,比得了永远的基业还谨慎。春燕娘来了,本为芳官之事上气,又恨春燕不遂心,便打春燕。春燕跑到宝玉房里,麝月命小丫头叫平儿来管春燕娘。平儿命撵出去叫林大娘在角门外打四十板,婆子流泪哀求方免。

这一回写小丫鬟,小戏子与老婆子们的矛盾,并用宝玉的名言:“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虽说,千年不决的是非往往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而在这里,基本是“宝珠派”更得人心。我觉得还是有一种阶段(权势)压迫的存在。老婆子们有理无理,最后都会屈于一种威势。 宝玉的名言,好像女孩的出嫁是一个分水岭;出嫁前是宝珠,后来则成了“鱼眼睛”了。其实是理想向现实,世俗化的转变,和低头。今天又何尝不是。再则,老了也该有老的样子,若老而不重,也就难免小的生厌了。
“宝珠派”的言辞有理有据,“鱼眼派”的言辞粗鄙不堪;“宝珠派”行事情真可爱,“鱼眼派”行事昏聩可笑。
“宝珠派”重在情,“鱼眼派”重在利。“宝珠派”代表的是年轻人,“鱼眼派”代表的是老婆子们。情和利的冲突其实也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年轻的时候无忧无虑,那知琴棋书画诗酒花当不得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怕是富贵之家,依样还有复杂的人际和操不完的心。
我们在捧着“宝珠派”,踩着“鱼眼派”的同时,切不要忘了世事更替,物换星移。 如花美眷——怎经得,似水流年。 只愿我们能有变化,能有造化。 持一生之情致,观一世之风花,直把少年之情流连到垂暮之日!
最后,“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2024.07.12.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