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的功课
女人的事里,作者说,生育后男人关上门走出去就可以回到现代社会,自己却不得不成为史前的自己。生育比历史更早,但没找到终极应对方式,以至于经济学家想要用人造子宫拯救生育率。当然现实中没有人造子宫,只有感到被工具化的女性。
成为史前工具人的这一年,我感受到了太多。因为这种工具性来自基因,身体的变化有时候让我感到生命力,清晰体验激素的潮起潮落。 有人说成为母亲让人生更完整, 即使并不一定是愉快的体验,只是让人甘之如饴。例如哈利波特里,莉莉的母爱甚至是以自己的生命为盾。
在无法入睡的时候,我常常读育儿书、小红书,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显然这些内容互相矛盾,大家都在做来自史前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我开启了这个人生项目,但还在接受对孩子无法全部掌控的事实。以下是我对自己的宽慰:
-生育决策
是的,生育权属于女性,但很多时候会有被剥夺感。甚至自己的生育意愿也可能是来自社会意识,来自激素或是基因,这问题很难解,因此事实是结婚率和生育率双双下跌,同时辅助生殖科又人山人海。
另外,在决定备孕前我有段时间挺焦虑的,感觉房子不够大收入不够高,害怕生活的剧变。现在回头看自己想得没错,暂时是笑对挑战,给自己稍微一点压力。总体来说,感恩多过埋怨,因为生命很奇妙。我是远远比不上上一辈的女性例如外婆和奶奶,也幸亏有他们。反思很多曾经对父母的不理解,这好像是很意外的收获,也安慰了曾经少年的自己。
-孕期
和朋友聊起来两个人都马后炮地认为孕期很幸福,实际上并不轻松。和三十年前比起来现在产检这些都很专业,但我流产了一次,没有去检测原因,第二次怀孕就忧心许多。孕期和妈妈相处很长时间,有不愉快的时候但更多是惺惺相惜。现在回想每天听胎动也不觉得辛苦,担惊受怕更不好受。
花很多时间看纪录片、看书,挺有必要的,因为产后基本没什么时间了。我还算努力,一直上班保持不无聊,同时收拾喂养台、采买母婴用品。琐碎的生活里最大的惊喜还是一个身体三颗心跳,后期胎动多到睡不着就有点熬不住。
-手术
一般来说,从手术开始就有很多的决策需要做。即使看了很多攻略,决策起来也不容易。我选择回到衢州手术,其实不算主流,很多人会因为双胞胎风险大到省城来。过程中有无数类似的决策,此时此刻还面临身体恢复、哺乳开始的挑战。不过与其把决策权交给别人,还是自己瞻前顾后好一点,并且要坚信自己肯定会好起来。
-哺乳期
一般公立医院都会鼓励母乳喂养,所以如果想要断奶必须提前做好和家人的沟通和药物准备。80%哺乳的痛苦都在前一个月甚至是前一周。在这个阶段也会有很多家人开始干涉,并且哺乳难免会有羞耻感,心理上需要适应。目前我打算背奶到10个月,如果中途有什么意外随时断奶,当然,断奶也并不容易。这是动物感和史前感最强的一章,虽然我的体验和苦难不足道也。
-育儿
在抓紧和放松之间寻找平衡,智慧都不够用了。把对自己的要求扩展到别人身上,难上加难。说实话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应对孩子有自我意识之后的事情。走马观花看看书里的理论,别人的案例,偶尔怀疑娃是不是大运动落后焦虑一会。
回想一下这六个月育儿还算比较投入,电视都没怎么打开过。现在回忆基本上忘了,幸好隔三岔五会写一下日记。和妈妈、婆婆偶尔会冲突,都是关心则乱。
---------
很多具体的事情以后慢慢摸鱼写,目前离开宝宝们是挺想念的,可能是付出了太多PUA到自己了。
-
PaPaPaLo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1 22:18:43
-
尤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31 0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