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行—沈阳
对于从未踏足过这片土地的南方人来说,东北地区代表雪花,冰雕,寒冷和神秘
几年前惦记着要去那儿见识下,旅行首站选择了沈阳。
沈阳,龙兴之地
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称大汗,国号后金,便迁都至沈阳
沈阳故宫
天光正好,头顶烈日,走在长长的满清一条街,两侧店铺林立,大多挂着旅拍的广告揽客,不时走出着清宫服饰的嫔妃,阿哥,格格们,在各自摄影师的带领下朝入口处的通道聚拢,景区大喇叭喊着朝前走别停留,通过安检,继续向前,忽然正门大清门就到了。
沈阳故宫,作为盛京的皇宫,大清王朝的开端,比北京故宫确是小很多,检票过大清门,可见横向分布的三路建筑群,正中间一路是皇太极的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后,加入了中原文化,效仿中原前朝后寝的宫殿规制建造,与北京故宫的前三殿一致。作为临朝理政的崇政殿,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殿柱是圆形的,两柱之间由雕刻的整条龙连接,龙头向外探出,龙尾直入内殿,两边各一只,呈现双龙戏珠姿态。殿内前后四根金柱绘满和玺彩画金龙腾飞,正上方高挂乾隆题写正大光明金字匾,下面红漆木制地坪,陛前双柱一对金龙蟠柱,肆意张扬,宝座与屏风以九条金龙为装饰,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屏风上刻的铭文与北京故宫乾清宫屏风上的相同,皆雕刻精美,金碧辉煌,尽显帝王风范。相较北京故宫的单色调,装饰得更繁富色彩更艳丽,绘制了许多动物图案。




经左翊门可见位于崇政殿后面高台上的凤凰楼,沈阳故宫内廷部分,这跟北京故宫殿高宫低的布局恰恰相反,非常具有满族风格,凤凰楼因施工暂停开放,故须绕行才得以参观清宁宫。

原路返回出左翊门往东径直路过东所,跨过东掖门,先来看一下努尔哈赤的一殿十亭,这是东路建筑群。努尔哈赤按游牧民族特色将宫殿分离成宽广的院落,满蒙行军大帐式样的帐殿式建筑左右依次排列。位于中心位置的大政殿是一座双层八角亭子为汗王处理政务的宫殿,殿门外两柱金龙蟠柱,殿内八根彩绘金龙柱直插殿顶,穹顶正中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周围精美的梵文和龙凤图案,富贵祥和附有宗教色彩。十个亭子分别为左右翼王,八旗统领办公地,一殿十亭就是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场所,皇太极时期成为举行重大庆典,朝贺,筵宴等仪式的地方。此处与其说院落更似个小广场,无遮无挡,简直暴晒,亭子两两相对距离很宽,互相间商议政事想来颇为麻烦,作为大型庆典活动倒适合。



行至御花园,所谓的御花园堪称迷你,如同住宅小区的街心公园。御花园前的长廊临近红砖墙有一段台阶,拾阶而上豁然一个广阔的平台,这便是帝后居住的内廷清宁宫,左右四间为妃子居住的寝宫,形成一个大的四合院,典型的满族风格建筑,口袋房,万字坑,大烟囱,进入房内,分两室内,外屋是挑高的大通铺,吃饭,小憩,闲聊,嗑瓜子……白天活动皆在外屋,内屋是就寝的卧室,摆放着床榻幔帐被褥。其中永福宫就是孝庄文皇后的住所,顺治帝在此出生。





下来往西路建筑群,乾隆三次东巡盛京建造的宫殿,加入了钟爱的江南元素,东西所,太庙,文溯阁,戏台,游廊。其中文溯阁尤为抢眼,乾隆为存放四库全书建的藏书楼之一,仿宁波天一阁的造型,阁楼外观两层实则三层,外檐绘有苏式彩画书籍图案,彩画瓦件皆以蓝绿色为主,黑瓦做顶则因黑色代表水,为避免藏书楼失火的用意。戏台在维修,沈阳故宫大致参观完毕,虽小细观也需2~3个小时。


离开沈阳故宫,沿满清一条街右手边有个市民广场,纵向走过广场,得见少帅府巷的路牌,左拐直行就能看见大帅府前矗立着的张学良将军雕像

大帅府,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私宅。整体建筑分西院,中院,东院,院外。集合了各种建筑风格。经影壁入正门,先是中院的连着的三进四合院,清朝王府建筑特点,张作霖及姨太太的住所,哪位得宠一目了然。穿过假山石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仿罗马式青砖洋楼:大青楼,是张作霖和张学良进行政治活动的办公所在地,与小青楼遥相呼应,和沈阳故宫对照,大帅府前朝后寝的格局,体现了张作霖依然有皇亲贵胄的思想,把私宅建得如沈阳故宫一般豪华气派,花园更是远胜御花园。西院的红砖欧式建筑群为张学良接替父职后建造的。







另外,院外专为赵四小姐营造的中西合璧式二层别墅小楼,独立成院,内设有会客厅,舞厅,琴房,起居室,书房等,布置温馨洋气,同大帅府内形成鲜明对比,难怪张学良久居于此,赵一荻确是他的知心人,两人可谓情投意合。



大帅府逛完已是日落西山,饥肠辘辘,于是决定体验下沈阳的快餐文化,16元60个菜的自助随便吃,炒菜点心面条汤水果黄瓜蘸大酱,应有尽有,餐厅24小时营业,可以无限续,注意别拿多吃不了浪费,饱餐后去中街散步消食,顺道买了一盒丹东草莓一股奶油味儿太好吃了,当地物价感人!


-
狂热逗逼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28 04: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