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者之间如何对待彼此的缺点
爱者之间如何对待彼此的缺点/弱点/邪恶的,暂时没看专门针对这个的讨论。
写得并不细致,很多可能的情况没有进一步区分。这些想法也没什么价值,没有定论,写一下玩……
品质理论认为,爱一个人的理由是爱对方身上好的品质,那如果我们所爱的人身上同时有缺点在呢?爱的关系的性质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对待爱人的缺点/弱点/邪恶的方式,不同于我们对待其他人的方式,例如同事、同学等普通熟人、不那么亲近的人,这种区别是什么?是什么构成了这种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缺点方面,我们对待爱人还是对待别人,都应该一视同仁的进行评价,而在在行为对待方面,则根据一个人的义务和情分。
在给出观点论证前,一些概念需要界定。缺点、弱点、邪恶,我暂时给不出清晰的界定。弱点,例如一个人的英语很差,可能部分不是ta自己的责任;缺点,例如一个人不太上进,不懂得捍卫自己的利益;邪恶,例如偷偷摸摸,报复心重。也许这三类有重合之处。以下我通称为缺点。
缺点是否是缺点,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诠释,也许确实有一些客观评价的方式。这里我暂且不讨论“我理解的缺点是否真的是缺点”的情况,暂定“这确实是一个缺点”。
一个人对待另一个人的缺点的态度和行为,包括:
- 1)公开表现出负面的态度,讽刺/嘲笑/谩骂/指责/批评/愤怒/仇视/鄙视/不屑。
- 2)回避,无视,沉默,刻意避免和对方有这方面的来往和谈论。
- 3)纵容对方,认为没事、没关系,顺其自然,ta怎么样发展,是ta自己的事情。
- 4)利用对方的弱点/缺点/邪恶,为自己获取利益。
- 5)提醒,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对方调整,给对方时间改变。
使用以上哪些方式,不仅取决于A和B的关系,还取决于B本身承担的的责任、缺点的严重性,B应该受到别人什么样的对待。A是否是B行为的受害人,利益相关者,也影响A对待B缺点的方式,暂且不讨论这种情况。
那么在爱的关系中,A对待B的缺点,如何不同于以上5种呢?
但似乎我们对待爱人的缺点的方式几种有相反的可能,宽容派认为一个人会应该更加相信、理解和同情我们爱的人,严苛派认为我们应该更加严厉地对待朋友的缺点。
宽容派观点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宽容和理解爱人的缺点。看到爱人的缺点的表现之后,相比于其他人,一个人不会对ta先下定论,以外在的方式评价对方的缺点。相反,爱者可能会有更多的耐心,对对方做出这个行为的困难处境、动机、理由等信息方面有更多的理解。例如,基于对B的悲惨贫困的童年的了解,A理解了他愤怒的原因和吝啬后面内心的脆弱和害怕。因此,相比于其他关系,A对B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 反驳是,心理咨询师也能以同理心、宽容和理解的方式对待患者,甚至比朋友/家人做得更“富有同情心”和专业,因此,对待爱的人缺点的理解和同情的行为,并不是爱的关系所独属的。
- 并且,A对B缺点的理解和宽容,和A对B的爱有什么关系呢?也许相比于其他人,A对B的邪恶动机和冥顽不灵,有更多的理解和体会,因此对爱人更怨恨、愤怒和无法原谅。
另一种严厉派观点认为,爱者应该对被爱者更加严厉,因为他对被爱者的要求更高,相比于不是爱人的其他人,他会希望对方更努力,更上进,更健康的生活,好好准备面试,更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利益,要求对方道德感更高一些,他对被爱者的缺点表现,有更加失望的负面反应。
不论以上哪一种态度反应,面对被爱者的缺点,相比于其他人,一个人不应该立即疏远和放弃对方,似乎会稍作努力介入帮助对方,用间接和直接的方式,慢慢改善这些缺点。
B会如何看待A对他的缺点的认识?似乎也应该区别于B如何看待其他人对他的缺点的认识。但是这一点也会有不同的情况。
一种观点认为,B应该更【在意】A对他缺点的看法,仅仅因为那是ta爱的人A的看法,不同于B在意别人的看法,例如,B在意他的同事和老板对他的看法,因为这将影响他的职位竞选。B在意A对他的看法,仅仅因为A是他的爱的人,他珍视A的评价,他不想令A对他失望。由于对A评价的重视,B也许会对A隐瞒自己的缺点,因为他担心这会破坏B在A心中的印象和评价,令他们的亲密关系变得疏远,或者,B希望让A看到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他有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他没有投降和屈服于自己的缺点。
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相比于在别人面前,B面对爱的人,这种爱应该能够使得他更有安全感地敞开、不隐瞒自己的一些缺点,例如他喜欢偷懒、不爱好运动,偷吃很多甜食,做饭不好吃,或者,过于节俭,生活如同苦行僧,过于悲观,穿衣服的品味不好,身材胖嘟嘟的,但是B相信A不会对他有过于恶意的揣度和低劣的评价,这些缺点甚至成为了他们之间的玩笑,成为彼此善意的打趣调侃的资料,给关系增加乐趣,因为B知道A会宽容这些,他们的关系不会受此影响。甚至一些缺点在对方眼中不是缺点,至少不是令人讨厌的、嫌恶的,而是无伤大雅地被接纳。这并不是说,B不在意A的看法,只是B信任A,即使A了解到了B的缺点,这件事情并不会令A感到惶恐不安。也不是说B不会因此改正,也许在接纳、打趣和调侃中,B会慢慢调整自己的行为(也许不会调整orz)。相比于在别的关系中,B也许会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别提缺点了——被他人恶意诠释,解读,缺点也被讥讽嘲笑。
一些问题:
讨论“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爱的人的缺点”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爱的关系的性质,以及探讨爱的关系对一个人缺点的realization的独特影响,爱的关系如何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缺点的自我认识?如果没有爱的关系,我们对待自己缺点的方式,又会有什么不同?
似乎有一些缺点只有在亲密关系和互动中,才会显露出来,我们才会更加重视自己的缺点,更深入地了解到这些缺点,例如一个人会认识到自己非常缺乏安全感,不懂得快乐地生活。因为我们更在意我们爱的人,也更加敏感于和爱者的差异的对比,这些缺点在其他关系中不重要,但是在爱的关系中变得格外刺眼,夺得我们的重视。
有必要专门讨论友谊中如何对待缺点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否被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取代:自我在爱的关系中的角色,爱的关系对自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