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问:什么叫做保持意识清楚的力量,怎么理解住看清楚?
第179篇:修定最简单方法,如何明心见性
作者:高月明
1问:下面我对不断察觉理解是否正确?不不断察觉就是不断的自查、反观、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事情。把自己从妄念相续的状态(没修过禅定的人都是这种状态)中截断,让自己从妄想流转中清醒过来,不断察觉就是知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事情,至于想什么不要管,一管就分别了。每一次知一下、返观一下、照一下、意识一下,都是让自己返回到意识的根本作用上:(知道一切妄念,而不随妄念流走)
高月明:你用“我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事情”来体验空境、体验清楚的方法,实际上我在书中讲不断察觉的时候,没有这么讲。我是讲,比如说我看,我看到这个,观察当下,对当下的察觉,就是我察觉一下,察觉一下。察觉一下什么呢?就是察觉一下我对当下、对此时此刻的觉知,我察觉一下脑中是不是有妄念。
这句话来自于《圆觉经略说》里边南老师所说,当你察觉到妄念的当下,那么当下就是空境体验,所以说不要再去那里找空境,不用再去去除妄念了。
所以说,察觉什么?就是察觉我们脑中是不是有妄念,就是察觉。就是当我们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就是察觉。所以说,我们不断察觉,就是不断去看的意思。所以准确的描述是不断的去看。
我们去看一下,是吧?看一下当下,很清楚。那么对于遇泉来说,他把这句话转换成他自己的语言了,他说我看一下这个自己,自己是不是在想事情。他这样做是对的,他说的这句话的意思与我表述的是一样的。
就是说,对于体验空境,每一个人用的语言不太一样,但是它的效果是一样的。
你说“不断察觉,就是知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事情,至于想什么,不要管,一管就分别了。每一次知一下,反观一下,照一下,意识一下,都是让自己反观到意识的根本作用上”,你这样理解是正确的。
比如说,我拍一下桌子,是吧?当下一切皆空。因为当下,你会感知到一个很清楚的自己的存在。那么此刻,比如说我拍一下桌子,是吧?大家,比如现在,我们当下很清楚,是吧?突然就一切皆空了。
什么叫空呢?就是过去、未来,所有一切都不想了,只有当下。
2问:我这样理解正确吗?每次不断察觉都是看一下在净觉海(意识)中是否有有形有相浮云妄念。如果你在感知着妄念的形状,样子,内容。那么你还在分别中,察觉到有妄念时,已经离开了分别,只知道是有形有相的有妄念的状态,因为是让自己处在意识根本作用上,所以是知道着妄念,清楚着妄念的状态,而察觉到有妄念时已经处在了意识的根本作用,所以妄念马上跑掉了,清清楚楚占据意识中央。处在了虽然大脑由于惯性思维不断被带出些许妄念,但是却可以一直清楚着妄念的状态中。于是知道了什么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是念念流转的起念状态,万里无云是修定达到没有妄念的清楚着一切禅定的状态。
高月明:你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大家要明确一个方向,就是如何修定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比如说,当你察觉到妄念的当下就是空境体验,那么我们只要去察觉一下,当下很清楚,那么对当下的体验,就是清清楚楚,就是空境体验。
当然。每个人的用的语言不一样。比如说,对于遇泉来说,他说那我看看,看一下是自己是不是在想事情,也是可以的,没问题。因为这都是一个语言上的工具。
上面的这个同学,他描述的比较多,我认为整个的描述没有问题,任何人的禅定实践体验都可以作为借鉴。他的描述是他的体验,而我把方法告诉大家,什么方法?
比如说,什么叫不断察觉?不断察觉就是,例如我一拍桌子,我们察觉一下当下,此刻你感到很清楚,那么你这个清楚,你体验的时间稍微一长,比如 2 秒钟或 3 秒钟过去了,就是你需要再次通过察觉,来保持这种清楚的存在。
所以在这个清楚当中,有两种感觉体验:
第一种感觉体验就是我们看一下自己在想什么,是吧?我们察觉一下,察觉当下,察觉当下,当下是吧?每一次通过对当下此刻的觉知,来保持这种清楚的状态。
在清楚状态当中,一切都不分别。什么叫不分别呢?就是我看到了眼前的景象,听到了声音。比如说我看着前面一幅画,我们看的画看的很清楚。看的是什么清楚呢?就是说,不是我们看到画上的、关注到画上的某一个事物很清楚,而是我们这对当下此刻正在观察这个事很清楚。
我再强调一遍,就是我们看着眼前的画,一幅画,然后,我们对当下此刻正在观察的这个事,很清楚,而并不是说我们要分析分别这幅画中的景色。
当然是我们在看着这幅画的时候,我们去察觉一下,是吧?当下很清楚。就像我眼前的这幅画,我们看到有3 只鸡,我们看到这三只鸡呢,很清楚。清楚什么呢?我们清楚有三只鸡,实际上我们看的不是鸡,而是说,我们对于当下正在看这个事特别清楚,就是察觉一下,很清楚,是吧?察觉一下,很清楚。
我们再察觉,再察觉就是通过不断地察觉,去体验当下对此刻的清清楚楚,你要不断去练习,去找这个体验。
第二种感觉体验,就是说不断察觉,我们的练习的时间长了,时间久了,我们有了心力了。有了心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一下,保持住当下此刻的清清楚楚。比如说,我们现在一同来察觉一下,当下很清楚,对不对?好,我们保持这种清楚,我们清楚眼前的虚空,清楚眼眼前的一幅画,清楚对周围环境的觉知体验,我们清楚着“我们在清楚着”,这是第二种感觉。
第二种感觉就等于说,是在住看清楚了。首先要通过不断察觉,我们察觉一下,察觉一下,再察觉一下,很清楚,保持这种清楚。
你想象一下我们的心就像镜子一样,镜子很清楚明了,那么镜子映现出的一切影像,我们对一切影像,以及镜子的本体清清楚楚就行了。如果我们随着影像跑掉了,这就错了。
我再用一个比喻,我记得是在,在当年我在禅定的时候,我了解那个诗,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什么叫沿流不止问如何?就是我们的妄念流,像河流的水一样。比如说,我们站在小溪旁边,看着河水一直在流,河水上面,有树叶、树枝还有浪花,一直在流过去。
我们的眼睛看着河水流动的时候,能不能保持住眼睛不随着河流的流动,往下去看?大家过后可以找一条小溪,比较浅的水,可以站在小溪旁边,去做一个测试,我们看着河水一直在流,那么你的眼神很难保持住不随着流水被带到走。
如何让我们的眼神不随着水流往下流去呢?只有一种状态可以保持,就是保持一种似看非看。我们看着水流,但是注意力不在水流上,这样的水流的流动就不会影响到眼神,你就可以保持这个眼睛不动。
沿流不止问如何?我们的妄念就像水流一样,一直在流,不断的涌现,大脑里面的想法观念感觉,不断的出现,问应该怎么办?
真照无边说似他。什么叫真照?就是心,只有心才可以真照。当然这个心是真心。如果妄心就是妄照了。
真照就是我们的心,心的本体,照就是清清楚楚,这就叫照,就是我们清楚着就叫照,我们看着念头,念头来来去去的,是吧?这就叫照,清清楚楚着念头来来去去叫真照。
真心在哪里?如果去哪里找一个真心,就错了。真心即妄心。真心就在当下此刻。如果我们去分别,去想象真心是什么样子,那就是用心去捉心了,就错了。如果你用心去找,就抓住一个妄心了。
所以就像我们说的,我们的手能不能抓住,因为手怎么可能抓住手呢?那么我们的真心也无法说抓住我们的真心,那真心就是不可说的,但是它就在当下,就是此刻,所以说真照无边,说是它真照,就是用真心去照。什么是照?清楚着就叫照。真照就是真心在照,那么我们照着一切,照着一切妄念的来来去去,清楚着它,就是在照着它。
为什么说真照是无边的呢?因为一切生灭无常的事物,都有大小边长,而一切事物都生于真照中,所以不能说真照是有大小边长的,只能说他是无边的。
为什么要“说似他“呢?比如我们说妙不可言。什么叫妙?如果能说出来就叫不妙了。妙是不可言说的是这个东西无法言说。同样,我们说出一个东西是真心真照,那么说出来的一定是错的,所以才说“似乎有一个他”。
如果说确定有一个东西,就一定是错的,如果说“不确定有一个东西”,就离开分别了。所以用“似他”来表达真心真照。
这就像我们眼睛,我们用眼睛去找眼睛,能不能找到?找不到,我们用眼睛看眼睛也看不到,对不对?所以说我们说眼睛在哪里?眼睛说“似它”,有没有?存不存在眼睛?存在,但是能不能找到?找不到,因为它就在当下。我们用眼睛看着这个世界,所以说我们在世界之当中,找不到有一个眼睛。
同样道理,这也叫明心见性,就是认识到这个心就在当下,但是这个心,你找不到。如果能找到有个心,那个心,一定是个假的。因为心是不可找的,不可见的。
因为一切都是心所创造出来的,所以说“说似他”,说似他就是非逻辑了,大家理解这个事就行了。
我用这个比喻就非常恰当,就是我们的眼睛,他是找不到眼睛的,但是眼睛就在当下看的这个世界。同样道理,我们的心呢,也是找不到的,我们说找一个真照,什么叫真照?真照就在当下,我们用真照去找一个真照,那是找不到的。所以说要认识到真心就在当下,就在此时此刻,一切唯心所现,我们去找一个心是找不到的。
下一句,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什么叫离相?首先一切现象就叫相。名就是我们对相做个标记,比如说,水杯是一个事物,是一直现象,我们就叫它为一个相。名就是水杯这个名字。一个相可以有很多名字。例如,水杯也叫玻璃杯。还叫什么?茶杯,还叫什么?用英语来说,还叫 cup。全球有 几百种语言,所以这个相可以有 几百种名,但是相只有一个。
就是说,对一个相,我们用很多的名去标记它。这就像佛法一样,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经典,很多的经典说的都是同一个无上智慧。所有的经典都是名,不同的经典就是不同的名。不同的名说了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相。什么是无相?无相就实相无相。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无相的,也叫非相的。也就是一切相都是虚妄的。
但是虚妄不会单独它就成为虚妄,虚妄是由心生的虚妄,所以说一切都是心生的,那么这就是最高义了,也是最高智慧了,获得这个智慧就是成佛。
所以修定学佛不再执着世界是实有的,不执着世界是实有的就是离相。正如我们看到经典里面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以及“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法说的都是让你离一切相。
所以说这个东西,这个心,这个真照,这个本质本来,这个不可说的心在哪里?要离一切相,要离一切名才行,他能不能表达出来?表达不出来,所以叫做人不禀。
禀是告诉、禀告,说出来的意思。真心是不可说的,要离开对一切相的执着分别,要离开对一切名的执着分别。
我们说八万四千法门,这都是相都是名。离开对一切法门以及一切相的执着分别,认识到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幻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个真照,真心是它是无法被表达的,而他就在当下。
吹毛用了急须磨,急须磨的意思,就是佛法,或者修定这个事情要不断去学习、不断领悟。
不单单说我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行了,即便是知道也有深有浅。
比如,我们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句话大家都明白,但是还没有悟到实相。实相是非逻辑的,所以一切的道理、一切的法,都是在通过一个逻辑道理,让你认识到那个非逻辑的无上正等正觉。这个非逻辑、不可说的了义超越一切逻辑分别。
有多么不可思议呢?举个例子。一般人们认为有时间、有空间,有过去,有未来,有生前、有死后,这叫逻辑。什么叫作非逻辑?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没有生前、也没有死后,所以这是不可理解的。时间是虚幻的,这就是非逻辑。这个非逻辑只能靠悟,最高智慧,是悟的,无上正等正觉是悟的。
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我做个评论,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没有问题,你按照我所说的,就是不断去察觉,那么不断去练习,就可以了。
就是一切相都是虚妄的,然后去体证。什么是真心自性,真心自性在哪里?就是在此刻,在当下,当下即是,动念即乖,我们去寻找,去找就错了。一寻找就如同是用手去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