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理想进村做公益,他走过什么弯路?|食日谈Vol.35

我们趁在南宁开会间隙,找到了老朋友黄亚军。
作为一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80后的亚军在十几年间已经经历过乡村发展的多个阶段,从民间的自发探索到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不同的村子里,他和村民种过水稻、卖过大米;养过鸡、卖过鸡蛋;采过青梅、酿过青梅酒;开过旅社,做过乡村旅游……也经历过不同的挫折。
而这次促成对话的想法则缘起于一篇学术论文。文章作者认为,亚军他们在乡村的工作,有悖于整体“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以才会屡次失败。
然而,什么才是发展的趋势?是否应该“顺势而为”?对这些问题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十几年间,不同的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都试图指导乡村发展的实践,但对亚军来说,重要的是,实践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反思。
本期播客的内容就是亚军作为实践者的陈述。它不仅代表乡村工作者眼中的意义,也让我们再度思考乡村问题的去处。诚然,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是每个村子都能发展起来,但总需要有像亚军这样执著探索的人。
食通社也希望,所有身处城市的读者都深切地感受到食品安全、社会公平、人口与劳动力等等问题与乡村的复杂联系。如果不理解中国乡村,我们恐怕也无法真正理解切身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相信这期节目能为你带来启发和思考。

本/期/嘉/宾

本/期/主/播







时/间/轴
00:27 在乡村发展的浪潮中,不只有“乡建”:亚军和他的团队也是乡村浪潮里的多样化尝试之一。
06:46 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村的存在就只是为城市服务吗?农村是否有更多可能性?
08:26 亚军和同事驻村工作,为农民们创办了水稻种植、青梅加工等等合作社
09:52 为什么农民要抱团成立合作社?拎着自家的鸡去菜场卖不行吗?原子化个体存在的农民面对市场会发生什么
13:37 帮农民们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合理的销售渠道,要面对多少困难?
19:49 年轻人为什么愿意“进村”做公益?抱着朴素理想的年轻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乡村?看看亚军他们在乡村的工作方式。
37:33 学术研究和在地工作间,是否可以有更紧密的互动?除了批判,学界是否通过观察与反思,对实践者有更多支持?
43:33 如果理论认定“乡村没有出路”,就应该放弃吗?不能抹杀行动的必要性。
▼
点击标题阅读相关文章
引发这期播客的学术论文:
深耕团队对于论文的回应:
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荔枝 | Apple播客
订阅「食日谈」播客

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不定期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备注“食日谈”,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

本期播客创作团队
制作:晓晶
音乐:岜农
编辑:王昊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食通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活动|手工市集里的小农餐桌,五天不重样 (2人喜欢)
- 天不时,人如「合」|农村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坊招募(咸阳站) (2人喜欢)
- 街采外卖员:社保新策遇冷,他们的烦恼和困境 (33人喜欢)
- 儿时的甜蜜为什么消失了? (15人喜欢)
- 今天不发午饭,改发书单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