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欧洲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和康波周期
欧洲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这个很容易料到。
欧洲要保护自己的产业和产业工人,防止被卷坏,加大社会矛盾,这是他们的核心利益所在。对于欧美的贸易战,中国也没有太多的牌去制衡。中国的低端制造业欧美是欢迎的,压制通胀,华为通信、比亚迪电车等“工程师红利”中端制造业冲击欧美“国本”,肯定是要被针对的 。
这两年电车作为国内经济唯一的亮点,是很多爱国民众和看多经济人士的“三观支柱”,情有可原,不过产业发展任重道远,还能真指望一马平川荡平四海吗。
70年代那次康波萧条,美国针对德国、日本的“高性价比”工业品和严格货币纪律的马克、日元的双重冲击,难受得要死,要求德国日本货币升值,减少产业保护,贸易战,又扶持韩国、台湾等新地区,看沃尔克等那个时代各国央行行长和总理的传记,飞来飞去都是忙这些,这是85年广场协议的大背景。只是那时候的德国日本争气,货币升值了,产业也升级了,而美国铁锈。羡慕不来。
美国也硬气, 领头计算机互联网的新康波。而日本为了经济,德国为了消化东德,各自放水又激发了大泡沫,97金融危机等,美国再次疲软大放水又激发了2007泡沫。结果中国2008崛起,“拯救了世界”。有中国压制通胀,欧美日开始mmt,但铁锈也更厉害,全球持续k型分化,各国右翼开始加强并互相震荡。
美德日是上次康波的主角,以苏联解体为告终,没有所谓的世界大zhan。美中是这次康波的主角。世界大战不是什么导弹飞天,而是贸易战和货币战,后者也不是什么布热津斯基基辛格运筹帷幄大棋,是草台班子的见招拆招。
2008-2024年16年了,中国抓住机遇了吗,产业升级了吗,人民币国际化了吗,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啦。
苏霍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拼多多的农村包围城市 (2人喜欢)
- 人口结构:大学生红利、工程师内卷红利才刚刚开始 (1人喜欢)
- 建议写日记记录自己开心、有内驱力、积极、高能量、宁静的时候。 (1人喜欢)
- 人只能同频共鸣,没法强行拔高 (3人喜欢)
- 牛奶测评个人记录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