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航向巴西》
巴西这个国家距离中国很远,飞行距离30个小时。它是永远的发展中大国,自然条件优越。巴西人自己都说,上帝给了他们所有的条件,唯独把人忘记了。足以看出来对自己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愤愤不平。一个国家人的行为表现千差万别,但主要的表现、思想都不会脱离其历史的影响。于是咱就主动的来搜集一些翻译好的书籍,也希望以此来更多的理解那个遥远的国度。
看《航向巴西》这本书名,以为是个探险类、地理类的轻松书籍,却不成是一个“散文”类的历史书籍。主要是描述了巴西国家形成中的重大事件:1808年葡萄牙国王唐.若昂及王室逃亡巴西。整体写的挺好,用故事和人物来串起来历史事件,读起来不像编年史史书一样枯燥。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要将葡萄牙王室在巴西的历史从相对遗忘的囚牢中解放出来,并尽可能的还原200年前的历史主角所扮演的角色。”
“人们创造了历史,但很少有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一个弱小的葡萄牙在法国和英国之间穿梭,唐.若昂(摄政王)成为“唯一一个骗了拿破仑的人”,经过100天的航行到达其庞大的殖民地,最终停靠里约。而这个时候的巴西的状态,是民众贫穷而无知、物质匮乏、封闭、奴隶制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圣保罗只有2万人,里约只有6万人。到达组阁之后,建设巴西的计划开始,工厂、道路、教育、市政、艺术,音乐等。1821年(王室返回葡萄牙时)里约人口翻了一倍,奴隶制仍存在,抢劫、凶杀、卖淫、赌博等时刻发生。就是一直到现在里约还是这样!客观评价唐.若昂的作用包括,他锻造了一个统一的巴西,避免了分裂,塑造了一个“新巴西”—“深深扎根于葡萄牙,却又与之不同”。这个新巴西的精英的变化,就是那个图书管理员马罗克斯,他逐步爱上新巴西,也被葡萄牙家人逐渐疏远。
对人的描写非常传神,比如唐.若昂,害怕甲壳动物、螃蟹和雷声,肥胖、萎靡、懒惰,但是却在大事件上不糊涂,能踩对点。王后卡洛塔.若阿基娜确实一个性格相反,几次密谋推翻丈夫的人。
书中描写的奴隶制的情况,十分惨烈。相比较,中华文明早早的就废除了这一制度,其后代的我们,即使是再有同理心的人,也很难能真正的理解这一制度给人带来的桎梏。书里面提到在16到19世纪,有1000万非洲奴隶被卖到美洲,非洲损失了一亿人口。
乱世从来不缺梦想家,书中描写了一个梦想家“Antonio”, 绰号 “卡布加”在1817年创立“伯南布哥共和国”的实践,当然最后它是被镇压了的。伯南布哥人向来以追求自由而出名,这也许是伯南布哥诞生了卢拉的原因吧。
理解一个国家、国家的民众从来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方法唯有多读、多思考而已。

湖心泡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食南之徒
- 我在伊朗长大
- 乡下人的悲歌
-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 (1人喜欢)
- 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