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
与我而言,周末很难,就像老话说,忙时易处,闲暇难熬。工作以后,时常感觉身体疲累,许是精神上的压力或者身体上的疲乏不能在当天被消除掉,越积越多,当我想回到浑身轻松通透时,遇到一些困难。很难通过某种活动把这些堆积之物给释放掉,反倒容易陷入某种急躁。
我需要饱满的精神才能进行一些真正的闲暇,像读书练琴。于是闲暇的前提自然的变成——能否在周六把一周积攒的疲惫一扫而空。
事实证明,之前的许多努力是失败的。我尝试了很多如散步,静坐,冥想等,但这类平和的恢复方式只是延缓了疲乏的集中爆发,并没有消除疲劳和精神浮杂,总之效果一般。
昨天洗了洗衣服,打扫房间,今天依然打不起精神。昨天晚上妈妈要我张照片相亲用,我找了一张,被评论说衣服太黑显老。今天又拍了一张白色的,又觉得说,因为拍照的时候,我看到旁边的箫,顺手提起吹了一段,拍了一张照片。有点儿显摆的感觉,她又不满意。一时间很烦,中间传递信息的挑三拣四,莫名其妙的受了些奇怪的否定。之后勉强集中精神看《沙之书》,也进不去,躺下看着天花板来到三点,心里闷闷的,决定下楼去转一圈,既然散心,就不带手机了,只是拿着钥匙。
来清河边的路上,看到幼儿园的门里放了好几个彩色的风车。特别有意思是每次我一看,那个正对着我的风车就转起来。离开视线,他就停下来,恢复视线又开始转。这一下无中生有的互动,心情好了特别多。到清河边,忽然来了兴致,不如跑步吧!
想起上次跑步还是一年之前。开始跑步,先两公里,就特别累,于是停下压腿。压腿却发现手指摸不到脚尖,我记得工作之前很随意的手心都能摸到地面,已经退化成这样了吗?稍做休息,又跑了两公里感觉更累了,停下来休息,继续压腿,又跑了一公里。整个人身体上的疲累感觉来到一个巅峰,
在林子边上散步,看卖西瓜的,打牌的,当然最多的肯定是钓鱼。一个接一个,像运动会上的旗帜。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走路都勉强,然后,收拾精神又打了一套金刚功。做这个时候更累,感觉好多动作大喘气儿。心里似乎有一股执念是越是累越是要坚持。
整体做下来,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我尝试把这种感觉描述下来,第一个,人是一种猴子,在奔跑或跳跃的时候,会感受到某种由内而外的舒畅。对比读书,弹琴等等这些安静活动,可能在精神上有某种愉悦,但这种愉悦不好说它比肉体上的这种通透高级一些,甚至我觉得它还不如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从整体上通过肉体释放出潜在的活力,虽然很累但特别通透,其中有种微妙是能够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快速,于是周围的世界都自然的变慢了。
中途,我在想黑格尔说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构建,正向。第二个阶段是反,否定批判与解构的阶段。第三是合,通过批判把原来粗糙的地方去掉,重构新的东西。我觉得这里还缺少一个环节就是空。无论是佛家的空,还是道家那个无。
就是怎么说呢?工作了一周很累,这种累是一种积累下来的东西。就像书包里装了一些东西,觉得很沉,想通过一种很柔和的方式把某些东西清除掉,实际上因为所清除的东西和可用之物混在一起,很难清理。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把书包翻过来,东西全部倒出来,再把真正需要的东西放进去。
跑步我还在想这个东西,既然想消除疲惫,不是说要把一部分去掉,最好全部清空,往下推,推到更累,不能再累时,空的阶段自然出现,从零开始重新构建,加入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日常的锻炼。否则,你的状态一直是一锅温吞水,干一天工作已经累了,再细微调整也没有那种力量。还不如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把所剩无几的力气也全部用了,回到一种空的状态,而且这种消耗不单是把身体恢复到起点,而是把所谓沉淀在身体里的某些化学物质给激发起来,利用一种激烈的运转给它释放掉。
在既定之物上转换,先摧毁。把所谓的疲乏也好,能量也罢,全部清空。你越累的时候,越是要跑步,让你的身体接近某种空的状态。归零之后,你的身体反而能够快速的恢复过来,而非背负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不断加,有些积累的东西时间长了,不好清除。
现在想起来,那种感觉很强烈。金刚功练完之后,已经没力气说话,一瞬间浸入一种特别的空,这种空和平时读诗的时候那种空,还是有区别的,这种空就是整个肉体说不出来的安静,整个肉体的安静。我也想过这个,因为在人安静的时候,有时会听到肉体的某些诉求,比如身边也有朋友抽烟的,我就想为什么他们要抽烟,或者说像鲁迅,毛主席都抽烟,在抽烟的时候,以我的猜想应该可以让肉体有一种满足,种种诉求暂时沉寂,不再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食色的需求,安静下来,方便进入到真正的深度思考。
有时候静坐,什么也不干,容易听到肉体的某种呼唤或者性冲动,但经过一场彻底的跑步之后,这些冲动或诉求好像在某一种程度上被满足,他们都平静下来,彻底的平静下来。这种静,不是通过思索得到的,而是当身体把剩余力量全部释放掉而达成一种空,这种空也很妙。不同于短时间内我什么都不用想,没什么力气所以什么都想不了?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而是肉体经历长时间的蒸腾后得到了某种安宁,念头自然就消失了,妙啊。
最近觉得在自我提升上遇到了瓶颈,即便道理我都懂,现在重点是保持平静的心态去逐步积累。现在读荀子,胡塞尔的东西特别晦涩,当想要真正深入这些思想之中,会遭受一种阻力。这个阻力就像压腿的时候,本来日常保持锻炼,手心是能触到地面的,但是现在手指都碰不到鞋面,明显体会到一种倒退。有些东西不去追求,就会跌落到下一个境界上。而当你再去向上追求,会觉得很难,但是这个难在某种程度上,怎么说呢?是一种正常能量韵律的缺失造成的难。
就像现在这个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能量不足的限制,比如胃不是特别的活跃,吃饭总带有种强迫性,有滋味,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不吃的多,做事又没有力气。
吸收能量的根源上缺陷,给自己造成了一些阻力,这种阻力就限制了你去实行有高强度的思维活动。高中读书这种本不会消耗能量的地方,现在竟也有些吃力。某一项偏离了正常,做事才容易感到困难。若在正常状态,这困难或许并不存在。
保持日常的锻炼,你向下压,筋脉自然是拉开的,手心就能碰到地面,这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有一天发现他变得困难,即缺失了能量的自然补给,会发现做很多事情都很难。这个观念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启发,在自我提升上寻求精神的超越,需要身体给予非常强烈的能量的支撑。如果没有这股能量支撑,很容易感到困难,可是,这种困难不是一种客观的困难,而是正常状态的偏离,现在我感觉到了这种困难。回到锻炼身体,扭转当前困境的关键,你需要把自己身体的活力再震荡起来。
野蛮其体魄是文明其精神的基础。
去保持锻炼肯定是对胃是有好处的,能够提升他的活力。这应该是一个关键的点,而非仅仅在思维或者读书上去提升那虚无缥缈的思维。况且现在读的书,更是需要消耗能量,身体的活力不充分,根本没法儿往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