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
耳朵里可以藏进很多东西,前人已经提过了,比如龙、鬼、绢、帛、丝线、谷、粟、稻穗、银块、金银器皿、五谷、坐着小人的椅子、婴蜺 、顶虫盘瓠、猬。古人怎么会编出这些故事呢?我猜许多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但是再多的解释也不会十分有趣,也不会让相关的故事本身更有趣。而古人发明了一个新故事之后,那个故事本身虽然没有变得更有趣,我们却可以让它变得更有趣。 处州某个村里有个老妇人,鸡皮鹤发,状如山精,大概有一百多岁了。她的耳朵里藏有五谷,经常喊她的子孙用银耳挖刨出来。刨出来的有黄、白两种,有秔、秫这两种稻米,有大麦、小麦,有五色荳,累累不竭,每天都可以刨出一升多。谁也不知道那些东西从何而来。村里人就戏称其子为仓耳子。(《狯园》第15卷,第491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 《古今谭概》第33卷引用了这个故事的精简版,把仓耳子写成了苍耳子,并说其出处为《狯园》。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的呢?特别之处在于古人觉得老妇人的耳朵是个粮仓,于是称之为仓耳,而称其子为仓耳子。这种命名方式未见于其他古籍。即便是《古今谭概》记录的“苍耳子”也可以成立,因为古人可能为了防止读者一下想到耳朵和粮仓的关系,所以把仓改成了苍,为读者多设置了一道障碍,让某些读者以为作者在讲苍耳这种植物。 那我们怎么让这个故事更有趣呢?沿着古人的思路走。既然古人把耳朵当成了粮仓,我们也可以这么做,也就是把仓换成别的词,比如囷。如此一来,仓耳子就变成了囷耳子。但是这个说法放在故事里不自然,因为常见的说法里没有“囷耳”。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菌耳子”。“菌耳”就比较常见了。古今各种木耳不就很常见吗?但是,我们要是继续抓着“仓”的同义词、近义词不放,恐怕也玩不出新花样了。

以上这些字怎么融入处州老妇人的故事里?我没那个本事。我打算把仓耳跟聻联系起来,因为《酉阳杂俎》说过“聻为合沧耳”。不过我再怎么想,也想不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只好放弃,只好固守我对聻的原有解释。 酉盦翁 the Land of Plenty 2024年5月21日 《水浒传》&《西游记》小考各一则 由“白盖鸡油菌”想到的 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