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薪火,可以燎原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切实以“人才薪火”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尤其是在农村基层,面临人才流失严重,老龄化现象,亟待解决农村发展缓慢问题。
引凤回巢,服务农村。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凤回巢”,招聘选调生、到村任职大学生、三支一扶等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将高学历人才的专业知识、技术充分发挥出来,应用到发展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数字化乡村建设、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社保认证就近办等,将市县机关优秀人才下放基层服务锻炼,下派第一书记、驻村队员等,将工作经验运用到农村,同时发挥自己工作专长,例如:农业农村局、银行、招商局等发挥指导农村种植技术、提供小额贷款、招商引资,助推乡村振兴。
合作协议,指导农村。深入实施省校合作进农村,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推动传统行业发展实现突破,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就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发展合作达成意向,对接合作,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开展林下养殖、果树种植、食用菌培育等农业技术指导,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响应省校合作三级云论坛建设工作,切实发挥线上合作模式作用,建立“省校合作云论坛”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校企地”三方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等具体问题开展常态化、灵活性的线上交流互动,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智力支持。
制度机制,保障农村。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根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及农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成立“雁归桑梓,引凤回巢”人才服务站,结合省校合作进农村,成立组织建设、沟通联络、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建立“13113”工作机制,落实征集、建账、协调、销号、回访“五步工作法”制度,实行议事制度,每月的25日为议事日,综合利用网络、微信等各类平台汇聚各类人才,建立人才联络常态化机制,定期邀请人才回归指导,定期线上互动,定期举办各类联谊、座谈会等活动,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人才薪火,可以燎原。通过紧抓“人才变量”这个核心关键,让人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补齐转型发展中的短板,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的活力,生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